為慶賀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桌球博物館正式開館,4月13日至4月16日,由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桌球博物館、上海市桌球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體育集郵研究會承辦的「輝煌銀球——桌球主題集郵收藏展覽」在乒博館舉行。
桌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9世紀末,由網球運動發展而來,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20世紀初,傳入中國後,便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項熱門運動,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桌球運動開始承載中國人太多的榮耀和驕傲:有改寫中國桌球歷史,榮獲「首金」的容國團;有「小球轉動大球」美譽的「桌球外交」;有多次包攬世乒賽、世界盃、奧運會冠軍的「乒壇霸主」……由此,桌球被中國人稱為「國球」。
此次展覽以「桌球」為主題,展出來自上海、江蘇、北京、香港、湖北、福建、山東、天津、廣東等省市和特別行政區32位集郵和收藏愛好者提供的專題、開放、極限、郵政類集郵,以及賽事門票、運動員籤名照片、電話卡、報紙、剪紙、明信片等藏品100框。
展品中有多部專題類郵集在中國國內體育和國家級郵展中獲獎。如:10多年來,以收集桌球題材藏品見長,來自上海東方宣傳教育服務中心的張偉平,此次展出的一部5框《桌球:一項由聲音命名的運動》專題郵集,用大量取材於國內外桌球的珍貴郵品素材,系統地講述了桌球運動的起源、興起和發展的過程。該郵集曾在國家級郵展中獲得大銀獎,在國內體育郵展中獲得鍍金獎。
來自江蘇常熟的桌球收藏愛好者湯淦賢此次展出的5框《世界桌球郵票首日封》,匯集了世界桌球郵票首日封中的諸多精品,其中有世界第一枚桌球郵票、小全張和郵戳;世界桌球錦標賽主辦國發行的郵票和郵戳;奧運會主辦國發行的郵票和郵戳;世界各國桌球郵票和郵戳。值得一提的是,曾為運動員,後擔任國際乒聯官員的姚振緒,在百忙之中不忘桌球收藏,此次他帶來的展品是8框《桌球賽門票》和一部5框的《桌球情緣》開放類郵集,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桌球運動的深厚情感,其中不乏有許多珍品。
另外,來自香港雷志強的《桌球今昔》、江蘇無錫董朝陽的《打桌球--桌球的魅力》和上海吳以揚的《桌球運動》等專題郵集,也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桌球運動的故事。除此之外不少與桌球題材有關的報紙、明信片和老照片則生動地記錄了桌球運動的發展歷史。
此次「桌球主題集郵收藏展覽」展期至16日結束。此次展覽主辦方還專門設計發行紀念封和加印有桌球運動圖案的郵資明信片各1枚。
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桌球博物館開館至今館內運營情況良好,參觀人數已達7817人,群眾參與積極性很高,普遍對互動體驗區、3D影院等項目較為熱情。觀眾參觀完後基本表示非常滿意,值得一看,同時也在遊客意見表上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本文文字、圖片內容由上海體育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