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隨著各類新媒體平臺的發展
微博、微信、抖音、Vlog……
小夥伴們都玩得很溜
想給大家安利一些新的知識點
也必須有新花樣
這不
你們熟悉的TA又來了
聚焦理論工作與新媒體的
深度融合與放能傳播
構建增強理論自信的新敘事
第六屆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
今天開幕
作為全國理論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風向標,本屆論壇持續深入研討了融合新思路、發展新路徑,還首次增設了「學習強國」城市學習平臺交流研討會。
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副總編輯範希春,福建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章錦德,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輝躍,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廈門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江曙曜,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戴志望等出席論壇。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總編輯周亮,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光明網董事長陸先高等業界知名專家學者、新媒體人士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探討如何藉助新媒體的思維方式、新媒體的技術平臺,進行理論的大眾化、時代化傳播,同時增強新媒體工作的理論自覺。
本屆論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廈門日報社承辦。
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副總編輯範希春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的決策部署為我們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做好理論宣傳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奮鬥目標。
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受眾對象,尤其是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廈門從事理論宣傳工作的同志們及時把握新媒體與理論宣傳工作融合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率先發起了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
今年第六屆論壇在往屆論壇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著力創新機制、創新內容、創新項目,推動論壇迭代升級,推動理論宣傳與新媒體的深入融合和創新傳播。今年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增設了「學習強國」城市學習平臺交流研討會,讓大家齊聚廈門,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研討工作,並分享各城市平臺出品的優秀理論宣傳視頻,探索創新理論宣傳的融媒體工作方式和運行機制,這一舉措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發展、運用新媒體做好理論宣傳工作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祝願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越辦越好,越辦越出色,越辦越有影響力。
福建省委宣傳部
二級巡視員章錦德表示:
5G的加速應用和短視頻風口的到來,使媒體的生態和傳播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理論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全國各地加強學習研究和創新突破,推動理論宣傳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新媒體時代的理論宣傳和理論傳播如何更加快速,如何更能抓住受眾的關注點等一個又一個問題擺在理論工作者和媒體工作者面前。
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歷經五年,已經發展成為全國備受矚目的理論工作和新媒體相融合的平臺。我們相信廈門論壇不僅是理論界的,也不只是新媒體界的,應該是跨界的,展現出互聯互通、融合共生的強大力量;廈門論壇不只是廈門的,也不只是福建的,應該是跨區的,展現出共享共建、融合共贏的廣闊空間。我們要推動廈門論壇不斷進步,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和加快新福建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廈門市委常委、
宣傳部部長李輝躍表示:
廈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萌發地、實踐地,廈門市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工作時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始終注重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建設了「廈門理論在線」融媒體平臺、開展了「大學習i分享」線上徵文活動、拍攝了「學習故事」宣講視頻等。
今年,「學習強國」廈門學習平臺和廈門日報強國號正式上線,為廈門市新媒體理論工作開闢主陣地,增添新動力。本屆論壇特別設置「學習強國」城市學習平臺交流研討會,旨在更好地推廣好、使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理論工作的質量和實效。
希望以廈門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理論工作與新媒體的融合,打通最後一公裡,助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本屆論壇為期兩日。今天上午,受邀嘉賓就融合時代主流媒體如何創新發展、黨媒應當承擔起新媒體理論傳播的主體責任、新型主流媒體與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等議題展開演講。今天下午,多位嘉賓共論網絡場景下理論宣傳創新之路。
拿出優質作品
吸引受眾關注
周亮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總編輯
滑動文字可查看全文
周亮在主旨演講《融合時代主流媒體如何創新發展》中提出,當前,以紙媒為主要載體的傳統媒體生存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出路就是要樹立競爭意識,克服單向傳播的弊病,並在三個方面進行爭奪:第一是爭奪影響力,如今的媒體生態是一個多種媒體充分競爭的生態,而影響力就是競爭力;第二,想要爭奪廣大受眾有限而寶貴的時間,主流媒體就要拿出有魅力的優質產品,讓公眾認為時間花得「物有所值」;第三是要爭奪主流價值觀的定義權,面對當今日益複雜多元的社會價值觀念,要發揮專業、權威的功能作用,引導好社會輿論。
而在競爭中,周亮認為,主流媒體需要主動擁抱融合發展,探索形成獨特優勢。首先,傳統媒體容易陷入文、圖、視頻等簡單相加的融合形態,所以要更加注重可視化的方式來表達,研究融合技術應用。其次,主流媒體要適應新媒體生態,要拓展議題設置能力和熱點引導能力,積極介入話題,主動參與並加以引導,並在面對質疑時有較強的承受能力。最後周亮提到,改變話語表達方式也是關鍵,做到「短、實、新、活」,即提供有效信息節省受眾時間,內容真實權威讓人信任,呈現生動、鮮活、有趣、抓人的新面貌,並吸引受眾參與到多樣而鮮活的討論中。
理論工作要思考用戶需求
並積極參與新媒體傳播
陸先高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光明網董事長
滑動文字可查看全文
結合光明日報線上線下打通、多維立體聯動的經驗,陸先高發表了《黨媒應當承擔起新媒體理論傳播的主體責任》的主旨演講。他首先剖析了當前理論傳播存在的「融合生產和傳播能力不足」這個主要問題的三個成因:一是缺乏網際網路時間概念,理論的大眾啟蒙、大眾傳播必須要快;二是缺乏用戶思維,必須敏銳把握用戶理論需求,引發共情和共鳴;第三是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優秀的網絡理論傳播成果得到的認可相對有限。
緊接著,陸先高與我們分享了光明日報在新媒體理論傳播中的探索與實踐。2016年,光明日報啟動「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工程」,形成包括思想理論專家庫、思想理論成果資料庫、思想理論專題網站、網絡文藝創作平臺在內的思想理論新媒體矩陣,旨在建立權威網上思想理論資料庫,制定理論網絡文章評價標準,推動主流專家學者上網發聲。對此,他認為,各級黨報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應致力於理論宣傳的能力建設,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思想理論支撐,這是作為理論工作者和新聞工作者共同的職責和歷史使命。
深耕地方特色
以全媒體格局推動社會治理
黃楚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
副主任兼秘書長
滑動文字可查看全文時隔三年,第二次來到新媒體與理論工作廈門論壇,黃楚新覺得這個論壇辦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影響力了。此次,他帶來題為《新型主流媒體與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主旨演講,將新型主流媒體定位為協調社會運轉的粘合劑、疏導社會矛盾的安全閥、引導主流輿論的舉旗手。他認為,新型主流媒體應通過加快建立融媒體傳播矩陣,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守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時代正能量,不斷凝聚社會共識,促進社會進步。現場,黃楚新提出以全媒體格局推動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觀點。他說,新型主流媒體需要遵循傳播和發展規律,打破不同媒介形態之間的壁壘,建立融媒體傳播矩陣,在智能媒體時代應遵循網際網路思維,開展輿論監督並推動政府實現信息公開透明。
此外,黃楚新也提及,媒體的融合過程中,當地媒體要更加體現自己的地方特色,深耕本土內容,如果推出了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內容,那麼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就達到了。
保持自我學習、社會學習
和終身學習是關鍵素養
張志安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網際網路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滑動文字可查看更多
張志安在《新傳播業態變革與傳播實踐創新》主旨演講中提出觀點:如今的「新新聞生態系統」中,「新」在傳播者已經多元化,如專業媒體、機構媒體、自媒體、平臺媒體等,且這些角色並非固定的,而是流動的,會採取「隨機新聞行動」,都可能帶來強大而持久的影響力;也「新」在新聞採集、生成、分發的傳播模式和行動邏輯被改變,例如算法成為處理、過濾和選擇信息的重要形式。另外,受眾也在使用或不使用某種媒介中無縫轉換,媒介與日常生活整合在一起。
因此,在這樣的生態下,傳統媒體要保持危機感和開放性,保持自我學習、社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立足公共傳播與社會變遷,深化融合生產、公共連接和專業精神的能力培養。
把「內容為王」的理論宣傳
打磨成「連載小說」
牛瑾
經濟日報社評論理論部評論室副主任
滑動文字可查看更多
牛瑾把演講主題定為《理論宣傳與「流量路線」》,探討新媒體端的理論宣傳的流量路線怎麼走,現場分享了三點思考:運用大眾化的表達,向用戶傳遞信息增量和價值認同;適時推送,創新理論宣傳的多樣化形勢,把嚴肅重大的理論問題與讀者關注的現實問題結合起來,通過新媒體全方位、不間斷地推送,使理論宣傳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保持定力,堅持做長期主義者。通過最大化的內容規模、最合理的內容結構和最高質量的作品,支撐「內容為王」的理論宣傳,把其打磨成一部連載的中長篇小說,把某一領域的理論內容完整地說清楚,系統化、完整化和學科化。
在牛瑾看來,對流量的爭奪,產生了「流量為王」的傾向,導致了信息焦慮和流量焦慮。理論上,精品可以創造高流量,而流量分析又可以反過來為精品創作提供借鑑,二者互相促進。她認為,理想的資源配置模式是:生產階段「內容為王」,銷售階段「流量為王」。
以重大主題報導為契機
重視選題和形式策劃
萬鵬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政中心)記者
人民網理論頻道主編
滑動文字可查看更多
萬鵬的主旨演講主題是《做好新時代的理論傳播》。他說,在工作實踐中,他發現理論傳播擁有較好的受眾基礎,所以要做好理論科普工作,需要吸引更多年輕朋友學理論、懂理論、用理論。他舉例,有的平臺將理論傳播用影視劇片段來呈現,得到了青年群體的良好反響。而人民網也主動推出可讀性強、角度新穎、信息量大的作品,尤其看重選題策劃創新和宣傳渠道推廣。如:對理論宣傳進行二次原創,策劃一系列融媒體作品,以適應碎片化閱讀;追求視覺化和「顏值」的呈現,推出講座、動漫等形式;另外,構建融媒體工作室、加強報網多維互動,提升技術合作等,都是理論宣傳工作的重要渠道。
此外,萬鵬認為,每一次重大主題報導都是加強理論工作融媒體創新的契機,對於人民網而言,要保持鮮明的定位、深度的思考,並加強用戶培養,提升傳播的感染力和產品的體驗度。
堅持主流價值
持續挖掘優質內容創作者
張芸芸
字節跳動媒體合作副總經理
滑動文字可查看更多
抖音等年輕網民聚集地,如何在小屏場景下傳播正能量?張芸芸以主旨演講《踐行平臺責任點亮主流評論——小屏場景下的媒體評論創新傳播》進行了解讀。她首先介紹了字節跳動旗下的全線產品,並傳遞了激發創造、豐富生活的產品理念。張芸芸說,在平臺推出的內容中,既有堅持對主題主線和主流價值的海量曝光,也鼓勵潮流熱點話題的討論有張有弛、能量充沛;另外,內容創作者也開始以不同視角和多樣剪輯的方式,獲得更好的信息傳播效果,達到互動和交流。在評論方面,平臺也將持續發現和挖掘優質評論創作者,支持高水準評論內容分發,鼓勵嚴肅優質閱讀。
最後,張芸芸也認為,短視頻迎來了加速爆發期,而播放場景是設定在手機端的,所以隨著通信技術的逐漸提升,「短」的特性也會越來越不明顯,但小屏觀看、碎片化消費、全天候的生產分發和互動將是一直會持續的特性。
本屆論壇首設的
「學習強國」城市學習平臺交流研討會
將於明天正式亮相
來自全國的各城市平臺負責人代表在廈探討創新理論宣傳的融媒體平臺工作方式方法和運行機制。
論壇期間
廈門日報官方微博、
潮前智媒App、廈門網
對論壇全程進行圖文直播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