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裡,青滬深入貫徹落實「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指示。為更好地落實國家發展戰略,2021年1月8日,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普洛斯、月星集團、益海嘉裡、寧聖集團等百餘位上海企業家,海爾、特銳德、新華錦等百餘位青島企業家,以及青島赴上海專業實訓幹部等300餘人共同見證。
現場,既籤署了青滬企業家交流合作協議、青滬兩地行業協會商會戰略合作協議,還籤約落地青滬兩地合作項目31個,籤約基金管理規模達277億元,產業類項目總投資達199億元。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活動並致辭,青島市副市長耿濤主持新滬商企業家投資青島懇談會,上海寧聖供應鏈集團董事長劉伯黨作為聯誼會副會長應邀出席。
浦江潮湧膠州灣 青滬企業同潮生
青島與上海,黃海之濱與浦江之畔,一南一北兩座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攜起手來,共促未來,是兩地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2020年7月6日,王清憲帶領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對接上海現代服務業;時隔4個月,再次率黨政考察團在上海自貿區考察學習。兩次對接會現場籤約總投資額達361億元的26個項目,目前已註冊8個,開工運營5個,數量已經過半。短短幾個月內,城市主政者「頂格帶隊」,兩度南望上海,不難看出青島主動探尋更多開放經驗、改革魄力和發展機遇的決心。青島與上海全面激活雙城合作,激蕩新發展格局下南北新活力,這是雙方的時代機遇。
「深化青滬間的交流合作,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動,更需要市場主體間的深度互動。成立青滬企業家聯誼會,就是要為兩地企業搭建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大會致辭中說。
深化青滬間交流合作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在新發展格局中,青島既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又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雙節點」,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正努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青島和上海都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應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的邀請,上海寧聖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伯黨作為聯誼會副會長出席本次大會。公開資料顯示,寧聖集團是以新物流、新基建、新消費供應鏈為主要方向,以投資+併購重組結合為一體的多元化供應鏈管理集團。經過多年的砥礪深耕,公司利用數位化工具,通過組織重塑、技術賦能、生態協同等方式,實現精細化運營,創造了最大化價值。自其資產整體上市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整體保持較快增長,目前已布局的產業涵蓋了煤炭、鋼材、石油、天然氣、航運物流、黃金、有色金屬、塑料化工等領域,當前已經在上海、山東、江蘇、河南、陝西、廣東、新疆等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子公司。
在國家戰略的加持下,寧聖集團旗下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正式開展深度合作。用企業創新、創意、創造的精神,踐行聯誼會的溢出效應,為在新時代掀起改革浪潮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兩地交流的深入,雙方企業家越來越覺得需要一座有實質、有溫度、有情懷的橋梁,來實現兩個城市及企業和企業家加強溝通交流、拓展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的共同目標。「在新發展格局下,青滬兩地的企業家頻繁互動,把上海市場化、法治化、開放型的先進理念、經驗、做法和資金、技術、人才等優質資源要素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青島、輻射到山東甚至更廣闊的北方地區,這既是青島與上海,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的共同價值追求,也是一南一北兩座城市攜手互動,對中央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責任與擔當。」王清憲如是說。
把握全球產業潮流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
作為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的上海,處在全國乃至全球最前沿,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特質造就了一批極具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的企業家。作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品牌之都,青島誕生了「五朵金花」,享譽全球。對青島而言,要承載國家戰略,就要擁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不斷提升現代服務業的能級是必須補上的一課;對上海而言,要讓開放的力量輻射黃河流域乃至中國北方地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現代服務業的資源聚集到青島這個雙向開放的支點城市來。
在王清憲看來,青滬企業家聯誼會的成立,只是開始,後續要組織一場又一場的活動,在金融、租賃、文化等各個細分領域走動起來,通過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讓產業、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互動耦合,產生輻射效應。
隨著我國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將為經濟轉型提供更充足的動力,未來兩三年,符合國家戰略、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將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機會。作為供應鏈領域的先驅代表以及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寧聖集團也將藉此機遇積極布局實體經濟支柱型產業,以全球化視野合作創新,持續深耕大宗供應鏈,抓住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等發展機遇,不斷突破原有商業模式,拓展新的商業和實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