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刷微信、看視頻,流量省著用,不夠用。因此,消費者就形成了去哪都要問一句「WiFi密碼是多少?」去哪都要「蹭一下網」。今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免費WiFi的問題,演示了黑客利用免費WiFi網絡竊取用戶郵箱帳號和密碼的過程。專家建議免費WiFi使用需謹慎,涉及個人信息輸入切換至3G、4G網絡比較安全。
WiFi網絡較「脆弱」安全隱患多
無線網絡發達時代,隨時隨地的搜索免費WiFi已經成為人們的習慣。據WiFi聯盟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WiFi需求量最大的市場。WiFi在我國的滲透率達到21.8%。現在的WiFi覆蓋了大型綜合商場、賓館酒店、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環境。
然而,WiFi本身存在一些安全隱患:WiFi非常容易被發現,為了能夠使用戶發現無線網絡的存在,網絡必須發送有特點參數的信標幀,這樣就給攻擊者提供了必要的網絡信息。入侵者可以輕易的進入WiFi網絡。
免費的WiFi毫無安全防護措施,一旦攻擊者進入之後,就可以對網絡中傳輸的數據進行截取。3·15晚會演示的黑客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截取到用戶的郵箱、聊天信息、銀行密碼以及基本的設備信息。
另外,即使公共WiFi設置了密碼,但由於密碼過於簡單,黑客可惡意修改路由器的DNS地址,當用戶訪問正常網站時,被指向一些惡意非法網址或者釣魚網站。
還有一些黑客自己用電腦或手機搭建一個「熱點」,仿冒免費公共WiFi的名稱,用戶一旦連接上,各種登陸信息,被抓包軟體複製並揭秘,竊取信息。
WiFi也分甲乙丙丁 連接需謹慎
目前WiFi熱點分運營商所建的熱點和商家自建WiFi。運營商級WiFi是電信級管理,採用了多種安全措施,並且有24小時監控,安全級別最高。
商家自建WiFi又可以分為大型單位建設的大規模WiFi覆蓋,比如機場;還有一些是商業場所利用有線網絡搭建的WiFi熱點,比如小餐館提供的WiFi。這樣的WiFi沒有專門進行安全設置,安全級別較低,容易受到攻擊。
教你如何安全使用公共WiFi
首先不能貪圖小便宜,選擇來路不明的WiFi,尤其是免費、不需要密碼的WiFi。第二,不要使用公共WiFi進行個人信息登錄或者購物。3G、4G蜂窩網絡採用SIM認證方式,安全性最高。因此,專家建議涉及個人信息輸入切換至3G、4G網絡比較安全。
第三,養成良好的WiFi使用習慣,儘量不要將WiFi設置成自動連接。手機會把使用過的WiFi熱點都記錄下來,如果WiFi開關處於打開狀態,手機就會不斷向周邊進行搜尋,一旦遇到同名的熱點就會自動進行連接,存在被釣魚風險。
第四,需要安裝安全軟體,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對木馬程序的掃描,尤其在使用重要帳號密碼前。每周定期進行一次病毒查殺,並及時更新安全軟體;
第五,儘量使用有驗證機制的WiFi服務。可以找工作人員確認後連接使用。(靜之)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