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老北京「八大胡同」之石頭胡同裡的清末老飯莊子

2021-02-14 京爺說事兒

石頭胡同也是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鐵樹斜街,全長448米。明永樂年間,北京修建皇宮、城牆,從房山等地運來大量建築石料存放於此,故名石頭胡同,並沿用至今。

從清代開始石頭胡同就熱鬧非凡,五行八作幹啥的都有,從北向南有大北照相館、診所、戲園子、澡堂子、書茶館、餑餑鋪、油鹽店和酒館、大煙館、妓院、白面房、當鋪、棺材鋪等。

石頭胡同83號院看上去是個民國時期的院子,外立面雕飾精美。據查閱資料得知,此院曾經是一座民國時期的大煙館,老街坊說幾年前門楣匾額上還能模糊看見用白灰抹成的「公記號」幾個字的痕跡呢。

這裡號稱是老北京最後一處大煙批發棧的遺存,由於石頭胡同是「八大胡同」所在地,妓院、煙館雲集,批發大煙肯定會有市場,所以這家「公記號」大煙館「土藥」批發棧也就應運而生。當年「公記號」因出售一元一炮兒的大煙而出名,是癮君子們的鐘情之所。從老照片的大門上貼著的「修理內部,煙室暫停」的通知可以看出,當年這裡不光批發煙土,還提供煙室供菸民吸食。(圖片來自網絡)

這所院子在清光緒年間是家叫「天和玉」的客棧,而「天和玉飯莊」開業的時間應為晚清時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天和玉飯莊才改成了公記號大煙館,開始經營土藥,即煙土。

天和玉飯莊門臉上方刻有磚匾三幅,正中刻「天和玉」,落款為「秋江趙汝湧」,下面還有兩方印章,刻的均是趙汝湧印。

北側牌匾刻有「餐秀」二字及印章兩枚,為「臣汝湧印」和「秋江」,秋江是趙汝湧的號。

南側匾額刻的是「含芳」,兩枚印章同上。由此可見這三塊匾額均為趙汝湧所書。那麼趙汝湧是誰呢?

趙汝湧(?—1936),榜名趙汝勇,也做趙汝湧,字伯江,號秋江。山東省登州府蓬萊縣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二甲22名。同年五月,升郎中。趙善行楷,取意蘇、米,結字勁瘦,其書法作品在當時廣受歡迎,達官顯貴、書肆店鋪也都上門求字,至今仍有很多作品流傳於世。匾額落款印章上有「臣」字說明趙汝湧題字時應該還在朝為官。

大門兩側原刻有小字,現在部分字跡已被遮擋且有破損了。但細看起來還是可以辨識的,上寫:「本館包辦滿漢酒席、應時小賣、隨意便飯,一應俱全」,由此可知後來此處已由「天和玉客棧」改為「天和玉飯莊」,字號沒改,說明經營的老闆應該是同一人或同一家人。

39號院是著名京劇老生張二奎的故居。張二奎(1814-1864年),又名士元,原籍河北衡水,幼時隨父經商來京,嗜愛戲曲。二十多歲時曾任工部都水司一小吏,常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演出。清朝時是不允許在職官吏唱戲的,為此張二奎因違反規定而被革職,為了生計,他正式下海搭和春班演出,後入四喜班,並成為臺柱子。後被譽為京劇老生三傑、三鼎甲(京劇形成的奠基人張二奎、程長庚、余三勝)之一。61號院是著名京劇老生余三勝故居。故居當年為三進院落,前院有東、西房各3間,門道直通北遊廊;中院西房3間半,帶前廊,北房、南房各2間;南跨院設南房3間。余三勝(1802-1866年),四大徽班之春臺班班主,京劇老生三傑之一。

62號是座具有民國時期建築風格的二層小樓,是舊時二等茶室(妓院)的遺存。

胡同北口路西有一座建於八十年代的三層水泥樓房,這座樓的前身就是全國聞名的大北照相館

大北照相館創立於1921年,創始人趙雁臣,是當時北京隆福寺街鴻記照相館學徒。趙雁臣在鴻記照相館裡學到了拍攝、修版、放大等技術,便與其同鄉一起籌辦照相館。幾經選址後終於在石頭胡同找了個房子,因靠近胡同北側,便取名「大北照相館」。由於石頭胡同是「八大胡同」之一,當時的顧客主要是「八大胡同」裡的「姑娘」們,這些煙花女子為了招攬生意,紛紛在相機前騷首弄姿拍照片,所以趙雁臣當時的生意頗為興隆。

為了把買賣做大,趙雁臣模仿鴻記照相館的做法,收買舊戲裝拍攝劇妝照,青衣、花旦、老生、小生、花臉、丑角,各種扮相應有盡有。趙雁臣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票友」,他還親自給顧客設計劇妝照裡各種動作和表情,生意相當不錯。此外,大北還準備了結婚的中西式男、女禮服,學生穿的博士服,以及西裝和中式長袍、馬褂等,很多衣服都是其他照相館沒有的,當時的大北照相館有6個化妝換衣間,還是忙不過來。趙雁臣作為掌柜很具有超前意識,花巨款從國外購進了大型轉機,鏡頭可以旋轉180度,所以民國時的國民會議都要請大北照相館的師傅幫助拍攝,逐漸大北就名噪京城了,直到五十年代才遷到前門大街東側現址。現在國家每有大型活動,遇有千人的合影還要大北照相館來完成,可見他們的技藝之高,設備之精良。

相關焦點

  • 北京胡同故事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北京胡同眾多,最著名的是煙花巷柳的代名詞「八大胡同」,位於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包括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朱家胡同、小李紗帽胡同(現小力胡同)。這八條胡同中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妓院,級別多是一等二等,所以特別出名。
  • 老北京八大樓、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坊、八大祥、八大胡同、八大處、八大怪,您都清楚麼?
    咱們老北京人特別喜歡八這個數字,不信,咱們就來數數,八大樓、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坊、八大祥、八大胡同、八大處、八大怪,甚至吃食都有八
  • 北京「八大胡同」,古時候的青樓妓院,煙花柳巷之地!
    現在北京的八大胡同就是古時候的青樓妓院,煙花柳巷之地!今天就帶你們了解北京八大胡同。妓院,可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易場所之一,古代文人墨客,表面上斯斯文文,最愛去的還是這煙花巷柳之地,從元稹、白居易到李白、杜甫,無一例外,淫詞豔曲也留下不少,就連皇帝也樂此不彼,比如宋徽宗趙佶,為了一睹京城名妓李師師的芳容,就讓人挖了一條從皇宮直通煙花柳巷的地道,可謂「用情至深」!
  • 北京西總布胡同-近距離望見中國尊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深地記錄著市井生活軌跡。小紅書:李33北京西總布胡同,位於北京城的根。又是一條與熱鬧的王府井僅一街之隔的老胡同。西總布胡同寧靜低調卻能眺望北京繁華CBD地標建築-中國尊和國貿三期等。
  • 北京的「死胡同」與「活胡同」
    說是「死」胡同,卻不是死氣沉沉,實際上充滿生氣和活力。當下北京老城區許多胡同成片地倒下,隨著胡同的消亡,死胡同也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在胡同裡生活過的老北京人在聊天兒時,才流露出對往日那些胡同,那些有名無名的死胡同以及死胡同裡生活經歷的悠悠懷念。(來自網絡)
  • 【北京胡同】老北京胡同之最
    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舊時因這裡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江米巷。  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裡,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元朝時,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
  • 北京的紅燈區 「八大胡同」 當年是怎樣一番盛景?(附視頻《亡國的原因》)[@裸嘢李 轉]
    根據光緒年間的統計,八大胡同裡一共有妓院373家,其中一等和二等妓院有178家,佔了全數的近一半,這個比例相當不小。八大胡同裡的妓女數量在增多,且北來的南妓也在增多,無形中增添了八大胡同的色彩,加速了它的繁榮。賽金花曾經說她自己是第一位來自南方的妓女,這樣說其實並不確切。
  • 從八大胡同到八大堂、八大樓、八大居、八大春,北京也曾風花雪月
    1981年國內影院上演了一部北影廠出品的影片《知音》,講述的是雲南都督護國儒將蔡鍔與風塵女子小鳳仙的愛情傳奇,讓國人記住了英雄美人的知遇故事,同時也讓國人知道了北京還有一個地方叫八大胡同的。其實八大胡同只是煙花柳巷的代名詞,前門外大柵欄一帶的十幾條胡同裡,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
  • 解密老北京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廣義上,老北京的「八大胡同」指的是鐵樹斜街以南,珠市口西大街以北,南新華街以東,煤市街以西這一大片區域內的許多條胡同,公認的八條胡同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現名韓家胡同)、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名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八大胡同,早已是人們心目中古代紅燈區的代名詞,它也是老北京的隱私和隱痛。
  • 胡同深處的北京:鑼鼓巷裡無鑼鼓 護國寺吃貨扎堆
    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隱藏胡同深處的余三勝故居  「大柵欄」是北京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它的西南便是著名的八大胡同,也是當年一些藝人的聚集區。比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余三勝的故居就位於其中的石頭胡同。  劉選國和余三勝算是同鄉,故居所在之處是他最想看的胡同之一。
  • 老北京的紅燈區「八大胡同」,當年是怎樣一番盛景
    北京八大胡同  一類為頭等妓院,原名叫「堂」,又叫「大地方」,「堂」的叫法,是從明代而來的古稱。「清音小班」則是後來出現的南方班頭等妓院的專稱。  八大胡同  一等妓院裡,每位妓女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房間擺設要講究,最早的是紅木中式傳統老床,後來有了席夢思軟床,金銅床架,雕鏤掛絡;還得有各種各樣應時應令的擺設
  • 胡同裡的老北京人,都是這樣吃的
    大家對老北京的印象是什麼?是糖葫蘆嗎?還是烤鴨?當然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但是胡同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是老北京文化的象徵吧。
  • 胡同文化聽老北京講五道營胡同的歷史
    北京城中大大小小的胡同如血脈貫穿數百年的歷史變遷、時代更迭湧動其中它們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徵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有這麼一條胡同有著浪漫的名字和故事被寫進了歌詞和詩句裡這裡走出了一批搖滾人這裡有著老北京記憶裡的煙火氣「 老北京生活 」百花深處是條老胡同,沒有被修整變成商業街,走在其中,還能看見感受老北京生活的面貌和影子。
  • 京師八大宅門之秦老胡同增家:皇后姥姥家,家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提起京師的八大宅門,我相信很多老北京人未必能說全。其實,他們都有同一個身份,那就是都身居內務府大臣之職。也就是說,京師的八大宅門乃八個內務府世家。他們分別是金魚胡同的那家、麻花胡同的繼家、沙井胡同的奎家、秦老胡同的增家、東拐棒胡同的榮家、鼓樓大街鍾祥家、東雨兒胡同的文董家還有就是蔣家。其中,子孫三代皆為內務府大臣的,在道鹹朝以來唯有一列。
  • 住進老北京胡同,一夜穿越百年
    ,與老北京人為鄰。正如它的名字所傳達的信息一樣,坐落在京城東四老城區的魏家胡同裡。走在老北京的胡同中讓人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與胡同外面車水馬龍的大街不同,魏家胡同清一色的灰色磚牆以及熟悉地道的北京腔調都讓人真切地體驗到一種老北京的原汁原味。
  • 百年前的風月場所:還原最真實的八大胡同
    而民間有一種說法則是,在民國初期,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他還想做皇帝,所以出手很大方,花重金收買參、眾兩院議員(那時候號稱八百羅漢),給每人月薪八百塊現大洋。  那時候國會的會址就在現在新華社所在的宣武門,距離八大胡同非常近,這些官員在酒足飯飽之後,就順便到八大胡同裡遛彎,這也讓外城在那一段時間空前繁榮。
  • 老北京胡同裡的那些千年往事
    轉自津門網,攝影:吳強轉載請聯繫津門網授權瀏覽津門網公眾號吳強老師的老北京四九城攝影系列,很多圖片都是用鏡頭直接對準胡同裡最真實的那些場景,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加濾鏡、不加美顏的老北京。我們選取了其中部分觸動頗深的圖片,組在這裡,供大家欣賞。
  • 整天說「胡同」,您未必知道「胡同」什麼意思
    有關老北京的語言文化,我準備分五個方面來講,一是近千年以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二老北京語言今後發展的趨勢,發展的可能性;三老北京話的分類,我把老北京話分了幾大類,每類各有特點;四為什麼要傳承老北京話,有哪些必要性;五怎麼傳承。以上就是我的講座中有關語言文化類的五大方面。近千年來老北京語言的幾次重大變化說到老北京的語言,為什麼我要從近千年開始來說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題: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新華社記者李德欣、戴小河、張漫子  從北京前門南行不遠,就來到了楊梅竹斜街。不同於前門大街的熱鬧喧囂,走進這條不到500米的胡同內,身邊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