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接連受阻,「五眼聯盟」想了兩個「好辦法」!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根據它們獲知的消息,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葡萄酒、龍蝦、煤炭接連受阻後,「五眼聯盟」的國家官員想了兩個反擊中國的「好辦法」——聯手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
根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說法,「五眼聯盟」的第一個「好辦法」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出臺一個制裁措施,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出臺一個制裁措施,加拿大、英國、紐西蘭也對中國商品出臺一個制裁措施。
第二個「好辦法」是澳大利亞繼續對華強硬,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然後看中國的反應。如果中國繼續對澳大利亞進行反制,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再採取行動。作為對澳大利亞的支持,這4個國家將拒絕從中國進口相關產品。目前,這一點得到了英國《每日郵報》的證實。
「五眼聯盟」突然對澳大利亞這麼好,難道是因為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之一?不是這樣的,「五眼聯盟」對澳大利亞這麼好,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服軟了,為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後悔了,想通過建立對話來解決問題。聽到這個消息,其他成員國馬上就急了,特別是美國和加拿大。
替澳大利亞想辦法,支持澳大利亞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並引用北約「集體防禦」的承諾,五個國家聯手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就是要了告訴澳大利亞:你不要怕,只要你繼續對華強硬,與中國「對著幹」,我們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考驗莫裡森的時候到了,要麼建立對話來解決分歧,然後加強與中國合作,互利共贏。要麼按照「五眼聯盟」官員的建議,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最後讓產自澳大利亞的商品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選擇前者,得罪美國,並非莫裡森和澳大利亞所願。選擇後者,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又還有第三個「好辦法」。所謂的第三個「好辦法」就是讓澳大利亞當「炮灰」。明知道澳大利亞進口的中國商品不多,卻慫恿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目的就是要用這三個「好辦法」來破壞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或者阻止澳大利亞與中國對話來化解貿易危機,然後讓澳大利亞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澳大利亞失去中國市場後,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紐西蘭就會「瓜分、搶佔」澳大利亞商品失去的中國市場。美國看中了中國的農產品市場,加拿大看中了中國的煤炭市場,法國、義大利看中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巴西看中了中國的鐵礦石市場。
想到這,莫裡森驚出一身冷汗,頓時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