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角色比自己紅」,演員胡明說這是應該的

2020-12-17 騰訊網

29日下午兩點多,胡明的語音電話正式接通。此時,他剛剛收工,車子剛從大山裡駛上高速公路。

提到胡明,或許很多觀眾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提到他這幾年影視作品中塑造的角色,不少觀眾可能會感嘆一聲:「原來那個人就是他呀。」

2018年大火的《如懿傳》裡,那個讓人恨到牙痒痒的太監副總管王欽,2020上半年《龍嶺迷窟》中的憨憨李春來,當前正在熱映的超級IP影片《徵途》中的超級反派關太師,這些角色給觀眾留下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這些人物從形體到氣質完全不同,但同樣都是胡明。

小角色蹚出的「黃金配角」

有人說:「好演員你看不出來他到底什麼樣兒」。出道27年,胡明很少有機會出演主角,30多部影視作品中各種各樣的配角,觀眾看不出來他到底是什麼樣子,這也讓他身上沒有什麼固定標籤,什麼都能演,而且演起來還真的就是那麼回事兒。

1993年參演《西行漫記》出道,出道第三年就憑藉電影《冼星海》裡的警衛兵小石頭拿到「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可是身在西安的胡明,演戲的機會並不多,在出演了劇情電影《我正年輕》後,很長時間接不到戲,轉型當了歌手。但演戲在他心裡的分量永遠無法替代。

6年後,馮小剛監製的《關中刀客》系列影片需要不少陝西本土演員。作為土生土長的陝西人,胡明再一次以演員的身份回歸。角色不大,但這次他在王小列、馮小剛的團隊裡,此後演員胡明一發不可收拾。

2004年他在王小列導演的40集古裝劇《範府大院》裡出演一個20線以後的小僕人,卻有400場戲,當時男主角也才600場戲,用他的話說就是「演了一個超級大龍套」。隨後在徐克的《七劍》裡搖身一變成了孫紅雷身邊那個拿著帳本用方言報帳的「秀才」。2005年他又化身成為《龍抬頭》中的草根,和北大荒上的年輕姑娘談起了戀愛;說來也是緣分,剛演了一部鄉村偶像劇後,就在電影《陽光燦爛的夏天》和日後的妻子錢哆多相識。

2007年,對於胡明來說絕對非同一般,這一年好事成雙。生活上,他和錢哆多正式喜結連理,工作上則再次有機會加入馮小剛的團隊,與張涵予、鄧超、廖凡、王寶強等一起出演了《集結號》。這一次他飾演司號員小梁子,依舊是個小角色、場次也不多,但這一次他是《集結號》裡的「吹號人」,成為主線故事的一員,和男主角穀子地一起活到了最後。

《集結號》小梁子

胡明在演員這條路上越走越順。又經過2年的積累,他在2010年遇見了姜文,成為《讓子彈飛》裡的受虐挨打的涼粉小販孫守義。這一次他好像真的開始「飛」起來了,在業界他有了稱號——「小葛優」,他的表演被更多人認可,找來的角色也不再只是「小人物」。他成為張黎導演《辛亥革命》中的廖仲愷,成為《大清鹽商》裡的高官和珅,成為《三體》裡的黑客公司老闆於忠。

《讓子彈飛》孫守義

再後來,他成為了《如懿傳》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監副總管,乾隆的親信,後宮小主們爭相拉攏的紅人;《龍嶺迷窟》中成為主線故事的主要推動者李春來;《徵途》中更是成為能夠左右朝堂的反一大BOSS關太師;而走上反派路線的胡明,卻在正午陽光的最新大劇《閩寧鎮》中,成為了一個帶領全村脫貧攻堅的大英雄。

演過鄉村草根,也演過文人秀才;演過小廝、小兵,也演過名人、高官;能駕馭超級反派,也能挑戰時代英雄。胡明在每一個「小角色」裡穿行,體會著百態人生,錘鍊著紮實演技。從名不見經傳,到聲名漸起,如今的胡明,被人們稱為「黃金配角」,也讓更多觀眾知道了他的名字。

但對於演員來說,沒有人甘願當一輩子配角,胡明同樣有一顆渴望站在C位的心。那麼,究竟該如何實現這個夢想?

角色可以小,但「戲」不能

在真正熱愛演戲的演員身上從來都是「戲比天大」,角色可以小,但「戲」不能。胡明努力讓自己走進每一個角色,和角色合二為一,在各種小角色裡摸爬滾打,硬生生憑藉努力給自己蹚出了一條道。

對於演員胡明來說,在通往夢想這條路上,主動選擇的機會並不多,他坦言:「在「高顏值」當道的演藝圈,我不夠高,也不夠帥,自身條件確實不太好。」所以,他格外珍惜每一個來到身邊的機會,磨練演技成為他唯一且甘之如飴的選擇。那麼,胡明究竟是怎樣把那些小角色演活的?

演員 胡明

1、認真+揣摩,從肢體到神態一步步走進角色

「每個戲、每個人物,演下來真的會脫一層皮。」但他又深知,「作為演員,這些都是應該做的,態度決定一切,唯有不斷蛻皮,自己才能不斷成長。」每遇到一個角色胡明都十二分認真,用各種方法走進角色,讓自己變成戲裡的人。

就拿正在熱映的《徵途》來說,這是一個遊戲大IP改編的作品,裡面打戲非常多,這對於很少演打戲的胡明來說是一個挑戰。「導演給我們每個人都有任務,必須練到全身都是肌肉。」所以胡明堅持健身了近兩年的時間,只要一有時間就泡在健身房裡,拍戲那段時間,如果不在片場,胡明就在健身房,因為健身還受了腰傷,不得不在拍完戲後臥床休息。

今年上半年大熱的《龍嶺迷窟》,胡明出演的李春來這個角色成為了全劇的一大亮點。但從小在城市長大的胡明,要出演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也並不容易。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地道的村裡人,在開拍之前,觀察模仿成為了他工作的重心。他到陝西的村子裡,觀察村民們的行為、神態。村民在前面走,胡明就跟在後面學,模仿他們走路,模仿他們的神態。把李春來的唯唯諾諾,卻也有點小聰明的樣子表現的淋漓盡致。

出戲後胡明會瀟灑地道一聲再見,然後全身心投入另外一個「角色」。當年為了演好《如懿傳》太監副總管王欽攢起來的「富態」,在《龍嶺迷窟》和《徵途》裡完全消失了。每一個作品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全新的「人物」。

2、表達+創新,為戲增色

與大多數配角不同,胡明不會因為是「小配角」就得過且過。為了更好地表現角色他會積極和導演溝通自己的想法。

他告訴我們:「其實《龍嶺迷窟》中的那幫陝西兄弟,最開始講的也都是普通話。」但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地道的陝西農民,能夠講一口流利標準普通話的人並不多,加之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等都是來自北京城市裡,如果馬大膽、李春來這幫人用陝西方言,就能凸顯出區域文化之間的碰撞。於是拍攝現場,十個陝西兄弟一起學陝西方言成為一道特色,最終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地道陝西農村味也倍感真實。

而這樣的創意早在胡明還是更小角色的時候,他就和大導演馮小剛提出過。十幾年前在《集結號》的拍攝現場,當穀子地找到只剩黃土一堆的團長時,唯一知曉內情的號手小梁子需要將團長生死過程講給穀子地聽。但當胡明拿到導演給的兩頁臺詞後,他震驚了,這樣用普通話講完太囉嗦了,於是他就和馮小剛商量能不能用方言。會四川話、河南話、陝北話、東北話等五種地方語言的胡明將那段臺詞翻譯了五個版本,馮小剛聽完後二話不說決定讓他用河南話來演。

與此同時,胡明也會根據現場感覺時不時來一些臨場小創意,既符合人物,又不跳戲。

《龍嶺迷窟》李春來

如今在觀眾眼裡,胡明「演什麼像什麼」,這是觀眾對他的肯定。但在胡明心裡,「像」遠遠不夠。

演員,是職業更是事業

演員,對於胡明來說是一份職業,「跟麵館的拉麵的師傅沒有什麼區別」。但更是一份他熱愛的事業,「就像拉麵師傅想做好面,讓更多的人愛吃一樣,演員也要想被更多人記住。」然而,演戲這條路並不好走。

1、放棄過,但從未真正放下

「剛從學校畢業不久,找我的戲也不多,那時候生活都成問題了。」胡明坦言,「其實我轉型去夜場做DJ那幾年就是放棄了做演員,那會兒就是年輕,自己也喜歡唱歌,一個人站在臺上,所有的朋友把打火機點亮,跟著音樂一起搖擺,上千人跟你一起,它很吸引年輕時候的那個我。」

對於演戲,胡明是打心底裡熱愛的,也從未真正放下過。在夜場的日子,一晃6年,站在而立之年的門檻上,面對未來胡明茫然,但他深知自己不能再做夜場裡從前那個少年。隱藏了6年的演員夢想,重新發芽。胡明是幸運的,重新出發的他遇到了馮小剛、王小列。2002年拍完《關中刀客》,馮小剛也告訴他:「你戲不錯,應該到北京發展。只要你來北京,我會再找你拍戲的。」王小列導演也告訴他:「如果真想演戲,就不要在西安呆著了,到北京來。」

演員 胡明

為了得到更多機會,為了實現做演員的夢想,胡明就此開啟了北漂生活。後來角色越來越多,工作越來越充實。在夜場的那段經歷也成為他日後出演各色小人物的寶貴積累。

胡明回憶道:「我出演過很多社會上的角色,但那是在學校學不到的,反而是夜場那段經歷,讓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碰到了耕種各樣的事,大量地積攢了這些人物身上的特點,遇到類似的角色,我就會調動記憶,借鑑這些真實人物身上的特點。」

2、角色紅人不紅,這是好事

和他演的角色相比,胡明在大眾面前可能依舊有些透明,很多人能記住李春來、記住關太師,卻不太關心這個演員是誰。

面對角色紅,人不紅的現狀,胡明卻說:「這是好事,因為觀眾記住了角色,說明這個戲他看進去了,而且看得很過癮。」電話那頭依舊停頓了一下,傳來了胡明帶笑的聲音:「這些年我也一直在進步,不是麼?」

的確,這些年胡明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努力讓更多人通過各種角色認識自己。但作為演員,他內心永遠有自己的夢想,他希望有更多、更大的角色找到自己,自己也能不斷挑破天花板,未來不僅僅是演什麼「像」什麼,更要做到許多老藝術家那樣,演什麼「是」什麼。

演員 胡明

結語

重新出發的胡明,深知每一個角色都來之不易,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對得起心中的那份熱愛。從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中走來,演員胡明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演技也越來越爐火純青。演員,早已是他認定的,必須攜手到老的事業。

採訪結束時,胡明和團隊依舊行駛在高速路上,和2002年重新出發時的地點一樣,當年他在銀川拍馮小剛的《關中刀客》;如今他依舊在銀川,這一次他在侯鴻亮、孔笙帶隊的《閩寧鎮》團隊裡。

相關焦點

  • 金字塔塔尖的演員,應該只有角色沒有自我丨業內談
    張睿認為,演員是現實中真實的人,劇本再怎麼塑造,人物也更多停留於編劇的想像中。演員一旦合適,其身上最真實的魅力,會賦予這個角色更豐富的層面。「我曾經跟資方說,選演員選對了咱們是雙贏,選不對就是雙敗。演員角色不對,這個戲就成立不了。」
  • 演員都想大紅大紫,唯獨她說自己不想紅,聽完我笑了!
    說句實話,我覺得她演技一直在線,能端莊,能痞,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演員。我記得《大唐榮耀》裡的萬茜。她演的是一名女將軍,我當時挺喜歡女主的,可是她的角色給我一種把女子的英氣和女人味都收放自如的感覺,真的好厲害啊。就像花木蘭,武可上陣殺敵退兵千裡,文時端莊大方,安之若素。萬茜演戲確實有實力,看她的《你好瘋子》和《身臨其境》的配音,我覺著能感覺到她不錯。
  • 晁然講述自己為什麼不做演員做網紅
    但不可否認,晁然所飾演的洛枳是很成功的,因為洛枳這一角色,很多人記住了晁然,但人們發現這個女孩在演完洛枳之後就很少演其他劇,也沒有什麼新的作品與觀眾見面,但其實現在的晁然並沒有繼續做演員,而是做起了網紅。很多人都比較好奇這是為什麼?
  • 演員應該挑戰不同角色or 呆在舒適圈內?趙露思和李一桐極具代表性
    娛樂圈眾多演員,能夠被觀眾熟識時常記起名字的卻沒幾個!有些演員顏值高、演技好、資源也不錯,卻始終捧不起來,介於不溫不火之間!有些演員顏值還不錯、演技一般、資源極佳,是所有商業夥伴鍾愛的恰談對象!有些演員很火,知名度也高,挑戰的角色類型大同小異,卻也樂於呆在舒適圈之內!有些演員不是很紅,挑戰的角色多元化,演技也還好,卻始終不能出圈!在娛樂圈有一句這樣的話,叫做「小紅靠捧,大紅靠命」,不信也不行!
  • 演員or老闆,梁靜隨時切換角色,只因隨時能給自己清零
    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商業女強人,同時也是一名演員的梁靜。提到梁靜,大家都需要反應一下,梁靜?好熟悉的名字,好像在哪裡聽過。但並不會根深蒂固的腦海中一下就浮現出一個人的形象。確實是,作為演員的她,並不是有多麼紅,但是她出演的角色都是以正能量的女警察為主。在現實生活中,她也是一個正能量爆棚的人。
  • 什麼叫演員 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猛男 韓寒:他值得更紅
    什麼叫演員!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猛男,韓寒:他值得更紅 提起張本煜,你應該有點奇怪,事實上,他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演員,看過電影《飛馳人生》,應該對他有很深的印象,因為他在劇中的表現很好。然而,他不是這部戲的主角,而是一個小機械師!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能力和實力的展現!
  • 什麼叫演員 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猛男;韓寒:他值得更紅
    什麼叫演員?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猛男;韓寒:他值得更紅 提起張本煜,你應該有點奇怪,事實上,他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演員,看過電影《飛馳人生》,應該對他有很深的印象,因為他在劇中的表現很好。然而,他不是這部戲的主角,而是一個小機械師!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能力和實力的展現!
  • 《演員請就位2》演員信念感對於塑造角色的幫助
    圖/網絡 文/辣媽聊娛樂這檔綜藝你看了嗎?《演員請就位2》感覺參加這個綜藝,對於演員的提升,讓製片人擴容選角空間,非常有幫助。希望有更多的人 ,看到它。施柏宇強化口音練習和臺詞功底訓練,市場應該也是不差的。任敏,狀態起來。就把人直接帶入角色當中,相信她就是《少年的你》中被校園霸凌的叛逆女孩陳念。辣媽覺得,好的演員不僅要擁有靚麗的外表,要對自己塑造的角色有一定是性格設定,相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可以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到看到的每個人,包括對手戲演員的情緒。
  • 演戲多年卻紅不起來的演員,牛駿峰喬振宇不被認可,唯獨她是自己不...
    每個在娛樂圈發展的藝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大紅大紫成為一線明星,但最終成功的往往只是那一小部分的人,有的出道十多年的明星還不能被觀眾記住名字。演戲多年卻紅不起來的演員,牛駿峰喬振宇不被認可,唯獨她是自己不想火!
  • 什麼叫演員?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男實力演員 韓寒:他值得更紅
    什麼叫演員?喜劇諧星變為肌肉男實力演員;韓寒:他值得更紅在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都是多棲發展的,他們不僅是歌手還是演員,而且時不時的會參加一些綜藝節目。但並不是所有多棲發展的明星都是在每個領域做得非常好的,有些明星從其他一些領域轉行做了演員,但他們卻完全沒有演技,讓他們出演一些作品不是為作品增光添彩,反而是在毀劇。
  • 演員成就角色還是角色成就演員
    有人說王熙鳳這一角色成就了鄧婕,殊不知為這個角色所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當年紅樓劇組全國選演員是非常嚴格的,輾轉各地都沒有找到他們理想中的紅樓夢中人,導演組又去了四川成都,直接選到了紅樓夢兩個主角。
  • 楊紫談演員的野心:想紅沒有錯,可以演更好的作品證明我們是演員
    楊紫談演員的野心:想紅沒有錯,可以演更好的作品證明我們是演員憑藉著《家有兒女》,楊紫這個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但也為她後續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大家心目中,似乎楊紫一直都是小雪,一直是個孩子,為此在後來的很多年裡面,楊紫和張一山一樣,一直試圖去打破這個局限性,突破自我,走得更遠,塑造更多經典的人物形象。
  • 古劍奇譚演員陣容真強大,好多現今當紅演員因這部劇一炮而紅
    其實呢,這部劇不是李易峰的第一部電視劇,但是之前他拍的電視劇就是不顯山不露水,很多演員其實都跟他有一樣的境遇。十年如一日的拍戲,都是不溫不火的,而他的運氣不錯,跟楊冪搭檔,因為一部劇一炮而紅,讓觀眾記住了他。
  • 《我就是演員》有毒吧!非但沒捧紅藝人,好幾位演員事業崩塌
    剛剛結束的《演員請就位》獲得名次的演員們小編一個沒記住,就記住了郭敬明被爾冬陞罵哭,郭敬明和李誠儒BATTLE,李誠儒氣得說出「三如」比喻等等。隔壁節目剛完,這檔接替的《我就是演員》也一點都不含糊,一直在上熱搜。
  • 11個讓偉大的角色溜走的演員
    最常見的原因是劇組和演員的日程安排不一致。年齡也很重要。例如,凱蒂·薩克霍夫(Katee Sackhoff)真的很想出演塔倫蒂諾(Tarantino)的《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但她的年齡才是問題所在。此外,有時演員不被僱傭是因為公眾不同意某些選角決定。 看看電影行業的幕後,找出那些本應扮演某些角色的演員的故事,但他們卻沒有得到。
  • 男神何潤東參加《我就是演員3》,這次真的能爆紅了?
    這當然事意料之中的是,不管是《演員請就位》還是《我就是演員》,收視率都非常不錯,演員喜歡演,觀眾喜歡看,兩廂情願。 誠然,作為演員,演好戲是他們基本的技能,像什麼「跑男」啊這些對演戲沒什麼幫助的綜藝確實不應該多參加。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舉辦演員論壇《我和我的角色》
    演員參加演技類綜藝目的是否純粹?演員能不能靠團隊?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演員究竟靠什麼」展開多個話題進行圓桌討論。   談到近期熱播的演技類綜藝,陳學冬稱參加這類綜藝存在風險,「這是一個綜藝不是一個影視作品,我沒有花費一年或幾個月沉浸在一個角色,而是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面演5、6個角色,我想讓自己做好準備去迎接一個作品。」 他表示自己更喜歡生活類綜藝,從生活中汲取表演經驗和營養。
  • 看了演員請就位,就知道,這兩個人為什麼火不了
    看了演員請就位,就知道這兩個人為什麼火不了娛樂圈裡面的人誰不想要紅,除非是那種家庭背景特別強大,當一個演員只是玩玩而已的人,但是有幾個人是這樣子的,所以紅成為了每一個人的目標,但是有一些人是註定火不起來的,比如說這兩個人。
  • 《復仇者聯盟3》演員眼中「自己演的角色」 如果英雄們長這樣...
    最近超熱門的電影不外乎就是《復仇者聯盟3》,雖然說電影很熱門,但這群復仇者們還是很努力宣傳喔!最近他們就出席了Jimmy Kimmel的脫口秀節目,在節目中他們畫了自己的角色的自畫像,一起來看看他們誰畫的最好吧。
  • 江疏影「捧不紅」的原因被王傳君點破,明星和演員之間,有道溝
    但卻不能否認,這是江疏影繼《好先生》四年後最被關注的角色,終於憑藉戲份打破了「捧不紅」的瓶頸。把頂級男演員幾乎全部合作,卻被冠上「怎麼捧都不紅」的名頭,依託一部女人戲找到突破點的江疏影8月5日都趕著為王漫妮發聲為王漫妮發聲後,江疏影又在《女人30+》第二季中透露,在這個角色後,她已經有大半年沒有接戲,都在反思。反思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