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種插在盛水的瓶中便可開花的「枯枝」走紅,在淘寶網等網站和花店均有銷售。走紅後不久,便有網友稱「枯枝」實為野生興安杜鵑,亂砍會破壞自然環境。對此,專家建議不要過度砍伐,以保護性利用為主。
枯枝開花走紅實為噱頭
近一段時間,朋友圈出現了大量售賣「枯枝」的信息,商家發布的廣告稱,「收到是一把枯枝,瓶插之後就會開花發芽,超級神奇,開出的小花也特別好看。」
董女士表示,自己在看到這種花很流行之後,在淘寶上購買了一束。「是第一次買,當時試著買了點,過了幾天就開花了。花開了很好看,還有同事跟我要連結說要團購。」
在「枯枝生花」走紅後不久,網上便出現了抵制購買的聲音。網友稱「枯枝」是野生興安杜鵑,是販子直接在東北大山中砍伐,被砍之後樹木恢復很慢。因為沒有人工養殖,所以大量砍伐後撐不了幾年。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興安杜鵑不僅在網上有售賣,在花店中同樣有售,陳女士就在雲南一家花店中購買到了興安杜鵑。陳女士對北青報記者稱,「當時在花店看到覺得挺好看,也挺神奇的,所以就買了。現在知道是這麼一個情況以後就不會買了。」
在大興安嶺政府網站上,北青報記者看到,興安杜鵑在當地產量較大,且是一種重要的藥用和芳香油植物資源。來自興安杜鵑主要產地之一伊春的琪琪(化名)稱,「小時候山上有很多,但是現在已經很少了。」
賣家稱不會破壞性採集
在淘寶網上,北青報記者以「興安杜鵑」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約有300多個賣家在出售,且發貨地集中在東北地區,以黑龍江大興安嶺為主,賣家均標有「野生杜鵑」等字樣。該花價格在20元至40元不等,銷量最多的商家月銷13757筆。
賣家介紹,該花養護方法為直接放入水中7-10天,花期為10-15天,並稱「花期結束後,花曬乾可以泡水喝,可以止咳祛痰,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
其中一家賣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因為需要上山採集,所以發貨較慢,「因為是現採的,需要一星期左右發貨」。
在興安杜鵑引發爭議後,有多名網友留言說建議「不要買這些採挖的野生植物」。對此,賣家回復稱,「這種花是一種小灌木,生長能力極強,當年採枝,次年又長出來,第三年又可以開花的。我們也是有限利用,不會破壞性採集。」
專家建議應保護性利用
6日,北青報記者諮詢了中國農業大學觀賞園藝系教授趙梁軍,對於「枯枝生花」的原理,趙梁軍稱這種現象很常見,「能開花的挺多,好多植物枝條剪下來都可以開花,比如桃樹枝、連翹、迎春等枝條,插水裡也能開出花來」。
趙梁軍介紹,「以前也有人去採枝條當柴火燒,現在是用來插花,冬季木本花材少,又有網絡炒作和營銷,枝條採收量就遠比過去多了」。
北青報記者詢問砍伐對植被可能造成的影響,趙梁軍解釋,「興安杜鵑是早春開花植物,冬季砍了枝條後第二年長出來是不開花的,山上就沒花了,自然也沒有了杜鵑山野景觀。從景觀保護角度來看,最好不要砍伐。」
同時,趙梁軍介紹,興安杜鵑目前仍以野生為主,「主要都是分布在山上,屬於野花。由於商業價值不夠大,同時從山上採集成本低,所以人工種植很少。」
趙梁軍認為,砍伐行為應當適當,「什麼都有一個度,砍多了肯定不行。當地人可能也是為了砍砍花賣錢致富,但是會造成山上景觀的破壞。就怕無組織的亂砍,如果是農林部門有組織、交替來合理砍伐種植,還會好一點,建議保護性利用。」
「枯枝生花」之所以走紅,趙梁軍認為有多種原因,「首先是因為興安杜鵑的休眠枝比較方便郵寄,便於網購。另外,冬天沒什麼木本花材,而且跟其他花相比,興安杜鵑容易開花,花也更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