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秦怡
在成都2021年第31屆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到來之際,九個大運會倒計時裝置已在成都多個點位「報導」,邀請全城一起共迎賽事。
在成都市郫都區體院館一旁,大運會郫都擊劍場館中心倒計時裝置也已就位。倒計時裝置整體色彩以紅、黃、藍、綠為主基調,裝置燈光紅綠黃藍四色交錯,構成強烈、豐富而持久的視覺衝擊,釋放濃鬱喜迎大運會的城市氛圍,契合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裝置的揭幕,也標誌著該體育場館進入了實質性施工建設階段。
隨著倒計時的開啟,成都大運會的籌備又進入了新的階段。承載著各國大學生運動員夢想的賽事場館,正按照國際標準,在城市各地拔地而起,或展露新顏,同時也助力推動著世界賽事名城的建設。未來,它們也將成為一座座新的文化地標,訴說城市的底蘊和特質。
鳳凰山體育公園冰籃球館
建設「首戰告捷」
國際標準配置龍泉中學體育館竣工啟用
作為2021年成都大運會13個新建場館中第一個亮相併投入使用的場館,7月,龍泉中學體育館的竣工啟用,標誌著成都大運會場館建設進入「收穫期」。8月,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群眾組氣排球、武術、籃球等比賽項目也先後在這裡開戰,多項比賽的順利舉辦,為這座場館進行了完美的「熱身」。 明年的成都大運會,龍泉中學體育館將承擔籃球訓練任務。
從外觀上看,龍泉中學體育館的造型十分搶眼。場館呈長方形,外牆的金屬鋁板像鋼琴鍵一樣整齊排列,加上牆上流暢的曲線,與遠處清晰可見的龍泉山相得益彰。體育館外牆的設計靈感是將遠處的龍泉山脈進行了一個抽象化,將龍泉山脈的起伏造型,「跳躍」在體育館的外立面上。
據項目負責人李斯奇介紹,該項目總面積3萬平方米,設備先進,木地板、燈光等按照國際領先標準配置,在中學校內體育館中,達到「領先西南、比肩全國」的規格。
鳳凰山體育中心(建設中)
與龍泉中學體育館同期亮相,共同宣告大運會場館建設「首戰告捷」的,還有成都市全國重點桌球運動學校體育館的升級完成。該項目由成都興城集團主要承擔,系全市首個完成改造的大運場館,較原計劃提前3個半月。
這座場館位於成都市星科北街,九裡堤北路48號成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園區內。從外觀上看,場館橙白相間,高六層,建築頂端和外牆都是流暢的弧形,顯得動感而時尚。
場館改造,除了對功能的調整,更多的是對管內配置的高標準提升。成都市全國重點桌球運動學校體育館的升級改造工程主要針對桌球比賽訓練館內設施老化、破損漏水、電梯運行不便等問題,對館內的燈光系統、牆地面、通風系統、電梯等設施按照國際標準進行了維護和升級。這一場館改造工程在滿足大運會比賽訓練使用需求的同時,也注重場館後期的長遠運營。例如,改造中選用了可靈活調節的燈光系統、更不易變形損壞的牆面材料、拆裝及維護更方便的管道材料,以節約後期維護的成本。
在郫都區體育館,拆除改造工作也在進行,未來,這裡將成為大運會擊劍賽事的比賽場地。作為該項目的執行方,西匯公司現場項目經理陳邵洪告訴記者,郫都區體育館在今年7月10日進入實質性施工建設階段,改造面積約2.2萬平方米,預計今年12月就能改造完成。為了保證選手們有一個標準、舒適的比賽環境,陳邵洪提到還將按照擊劍比賽的要求搭設桁架,並實施暖通、給排水、工藝配電、智能化系統、擴聲系統、總圖等改造。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現場圖)
新館「雛形已現」
初顯建築之美天府之韻
成都各地,不少新建的大運會場館雛形已現,逐漸詮釋出現代建築之美,天府文化之韻。
在成都市新都區興樂北路,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已凸顯出獨特氣質。
新都又稱香城,因(楊)升庵祠的書香、桂湖的(桂花、荷花)花香、寶光寺的佛香得名。走近香城體育中心建設場地,映入眼帘的就是擁有流暢弧形結構的白色場館建築。景觀的線條如水波,合建的兩館就像水面的舒展的蓮葉,兩館之間中庭漏鬥狀的採光井更像蓮葉中央的水滴。
「建築造型取意書香,立面層層疊疊的外裝飾遮陽板,如同徐徐展開的萬卷詩書,設計以現代的結構、材料和工藝,演繹出新都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符號。」香城體育中心現場負責人何仲山向記者介紹道。
如今,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承建的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幕牆工程項目大面積現已施工完成,現正在主要施工內容為局部收尾及整改。
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效果圖)
從高空俯視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3棟單體建築,如三顆白色明珠鑲嵌在一片綠色生態之中,錯落有致、熠熠閃光。該項目設計靈感來源於蜀錦,按照「韻動絲路、綠繡錦城」的設計理念,讓建築如音符一般躍動於錦官城中,帶動起一片充滿活力的城市綠洲。
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體育中心總建築面積達20.16萬平方米,由多功能體育館、全民健身館、服務中心等部分組成。其中,總建築面積約為8.3萬平方米的多功能體育館是可容納約12400 位觀眾的室內綜合甲級體育館,明年將作為大運會桌球賽事場館,為市民提供精彩觀賽體驗。未來,全民健身館、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後,市民們在這裡可以享受到健身、遊泳等「一站式」體育文化服務。
目前,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正在全力建設中,主體結構已經完工,預計體育中心今年年底竣工驗收。
東安湖體育公園的多功能體育館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預計明年4月竣工。該項目「一場三館」通過室外展場、下沉廣場、親水平臺等串聯交互,融為一體,與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和諧共生」的理念相呼應。如今,體育場呈飛碟形態已現,大運會開幕後,屋面上約44.5米寬的「太陽神鳥」,將一展丰姿。
東安湖體育公園(效果圖)
場館「穿起外衣」
又要保暖又要「好看」
為了配合程度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韻動絲路、綠繡錦城」的設計理念,該項目幕牆的設計建造也別出心裁。
據承建方中建深裝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項目技術負責人周鑫介紹,高新區體育中心的「外衣」有兩層。「內層為玻璃幕牆,外層為穿孔鋁板。」他介紹,內側的玻璃幕牆和常規幕牆一樣,有防水和保溫的功能,而外側穿孔鋁板主要用於造型,體現流線形狀。為了「好看」
「場館採用裝配式施工方法,同時也運用了一些新的技術手段,比如引入了無電化的施工。」周鑫告訴記者,無電化施工中,工人無需攜帶傳統的配電箱,而是採用充電式機械,因此節省了鋪線的時間,提高了效率。據悉,該項目三個場館的幕牆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八左右,預計在這個月底就能交付。
中建深裝也承建了鳳凰山體育中心足球場幕牆工程。幕牆總面積6.7萬平方米,金屬屋面總面積2.3萬平方米,幕牆高度64m,主要幕牆形式鋁鎂錳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玻璃幕牆、鋁板幕牆、鋁合金百葉等。
鳳凰山體育中心(建設中)
該足球場的「外衣」也由穿孔鋁板幕牆所呈現。外觀上看,漸變的曲線將足球場與體育館串聯到一起,通過深淺兩色金屬板營造出變化的立面肌理紋路。組建起這件「外衣」的鋁板組合數量約6000塊,拼裝鋁板數量約6萬塊。
該幕牆項目相關負責人告知,穿孔鋁板幕牆立面成流線型,整體造型複雜,橫豎向均為漸變造型,且無規律,鋁板分格錯縫布置,四角點理論位置不共面。
因此,該工程的金屬屋面檁條、幕牆龍骨、幕牆穿孔鋁板採用裝配式施工,實現構件大面積地面加工組裝,形成工廠化流水式施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加工精度。同時項目採用全機械化措施施工,節省傳統腳手架施工所需的搭設、拆改及拆除的時間,提升施工靈活性。
目前鳳凰山體育中心足球場金屬屋面工程屋面檁條裝配式施工已完成100%,金屬屋面總體完成45%,預計2020年10月10日金屬屋面整體施工完成。幕牆工程外立面龍骨裝配式施工完成70%,幕牆穿孔鋁板單元組框完成10%,預計2020年11月20日幕牆工程整體施工完成。
總體進展:
場館設施和大運村建設也在持續推進,49處場館設施新建和改造工作正以國際標準推進。截至今年7月,其中,13處新建場館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體育中心進入幕牆和金屬屋面施工,龍泉中學體育館基本完工。36處改造場館陸續啟動,大運村新建建築、主媒體中心完成主體結構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