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足球青訓球員家長的自述

2020-09-05 城市耕牛

Mr.David:

您好!

因為要表達一些東西,我的英文水平是不夠的,所以採用中文,您可以藉助於翻譯軟體,也可以向既精通中文有熟知英文的人請教。如果您自己就是一名中國通,那是最好的。

您在群裡希望大家提些意見。作為一名球員家長,我們對足球所知甚少,所以很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何況我們面對的是經驗豐富的青訓專家——要知道Aksil的球隊一周只有兩練,好多人還來不了,人不能湊齊,但是照樣能把那些個天天練的中國傳統足球特色學校的球隊拉下馬,這是個迷。

過去的一年半時間,我們在Aksil訓練,經歷了一開始的興奮,隨後的平靜期,再到後來隨隊參加聯賽以及友誼賽,遇到了各種挫折和無奈。突如其來的疫情,又讓一切變得混亂。。。。。。

我們是在賽季中途加入球隊的,大概在2018年的年底或者2019年初的時候。這裡的真草地,讓我們心曠神怡,這在我們之前的訓練中是幾乎沒有遇到過的。當時,世紀罕見的連續陰雨天氣,讓場地變得像沼澤地,看到不少日本小孩在泥地裡滾打,讓我們欽佩不已。(後來這些日本小孩好像突然不見了,或許是因為時間不同我們碰不到)。能夠成為俱樂部一員,和來自國內外的小孩一起訓練,是多麼幸福和幸運啊!

暑期之後,我們被重新分組,聯賽也很快到來。沒想到的是,聯賽是尷尬的開始,一系列的困難也在等著我們克服。

周二和周四的訓練,有的組是下午5點開始,有的是5點半開始。但是,孩子的學校放學時間在5點左右,而且不固定,沒有規律,完全憑老師的心情,有時是五點不到,有時竟然能夠要堅持到5點半。從學校出來,在路上匆匆忙忙吃幾口東西,就趕去萬山路。從他們學校到萬山路,有大約13公裡,開車要40分鐘,騎電瓶車也差不多40分鐘。但是在車上能夠完成換衣服,吃東西,短暫的休息,所以我傾向於開汽車。很多時候,到了球場,球隊已經訓練了半個多小時了。孩子說他能感到教練的不解和鄙夷,我說他太敏感了。

聯賽的場次不多,而且經常有間歇。間歇期間好像我們只是出去和別的學校打過一場友誼賽。我們從寶山(靠近普陀,也算是市區)驅車30公裡趕到T98。但是每場比賽,我們大概上場五分鐘,頂替別人喝水,等他們喝好水,短暫的休息(或者說喘息)後,我們就下來。一開始,我會想辦法安慰孩子,我說很多職業球員一年都沒有一次上場的機會。到後來,次數多了,我不知道怎樣安慰,所以就沉默著。雖然只有5分鐘的上場,他還是很疲憊,這種疲憊一部分來自於上去就下來這樣讓人沮喪的過程,另一方面,一周的緊張學習,因為身體沒有釋放,所以整個人一下子就萎靡了,從身體到思想。看到他在後排睡著,我心情複雜。

其實,他第一次上場參加聯賽,表現還是中規中矩的,製造了一次角球,一次點球。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無法得到哪怕連續10分鐘的出場。球隊有人受傷,或者請假,頭一天的晚上,我就在想,明天可以出場的時間長一些了吧?可是第二天我們發現,教練會從別的球隊抽調人過來。。。。。。。。

新的一年開始了,疫情接踵而至。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想辦法撮合國內學校的球隊來打友誼賽。我們從5歲開始踢球,還是認識一些業內人士的。先後邀請了文來中學,上海大學附屬學校來萬山路,讓他們第一次知道並領教了Aksil的厲害。其它的學校也有邀請,人家沒有來,或許是不屑一顧,或許是想贏怕輸。。

開學後,放學時間是5點,而俱樂部的訓練是5點開始,我們不得已和教練商量轉到U14隊伍裡來,因為U14是6點半開始,這樣我們能趕得上,時間還很寬鬆。他是2006年12月出生的,和U14的孩子相比就差幾個月而已,而且他長得比人家還高一些。

奇怪的是,他說在U14比在U13踢得更舒暢,以前跑圈是跑小圈,現在是跑大圈,之前感覺累,現在反而不覺得累。只有一次,前面訓練強度大,最後分組對抗他不能跟得上。

這一次,我們小心翼翼,周二和周四在U14,周六我們再回到U13,Mandela(對孩子一直很好)說他喜歡在哪裡就在哪裡。我不明就裡,只好說:「俱樂部有俱樂部的規則,我們要遵守。」

周六回到U13,繼續夢遊。用孩子自己的話說,遲到無所謂,反正就是過去保持對球的感覺。

新的賽季即將開始,選拔已經開始。我們會參加選拔,但是,我不知道,我們能否被選上,也不知道分在哪個組,也不知道聯賽能上去幾分鐘,更不知道是哪位教練帶。同時,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學校會不會推遲到6點放學,放學後踢球,八點半到家,夜裡十二點之前能不能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這就是我們的情況。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吧,不能說我們就代表了誰誰誰。我可以說,我們算是一種類型。

其實,有時候我在想,從5歲開始踢球,到現在,放棄吧,就永遠跟不上人家了,不放棄吧,堅持下去很困難的。我說:「居然沒有中斷,是個奇蹟。」聽到這話的家長,也唏噓不已,「不中斷」都成「奇蹟」了!我又說:「接下來就創造一個『傳奇』吧!」

如果一定要讓我提建議,我覺得吧,應該安排更多的比賽。不是那種隊內,A對B,浦東對浦西那種。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了,其它問題迎刃而解。

其次,我真的不希望,比賽有球員請假,從別的球隊借調這樣的情況發生。比賽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一個球隊是有自己的「人格」的,每個成員都應該得到尊重。否則,作為教練,可以把自己不認可的球員剔除出球隊啊?

另外,多說兩句。俱樂部在中國,就應該和國內的球隊多交流,和足協保持一定的聯繫,和教育部門也要有互動。

國內的教練真的很爛,國內的球隊是訓練的時候看上去很厲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遇到比賽就完蛋,遇到硬的他就軟,遇到楞的他們就只有挨打的份。國內的教練,乃至於國內球員的家長還認同嚴厲的,打罵孩子的教練,這真的讓人匪夷所思。有時候,不是要懂什麼大道理,但是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啊?——但是,在國內,你不能就那幾個國際學校自己玩,要找不同的對手,對手越多越好。澳洲不是捨棄美洲跑到亞洲來了嗎?什麼膚色啊,理念啊,到球場就一件事情——把球送到對方球門裡去。(國外教練垃圾的也很多,什麼性侵啊,相比而言打罵球員甚至不值一提。)

還有,國內的孩子,周一到周四放學時間隨著年級的提高越來越晚。周五放學都普遍較早,大概下午3點就都放了吧。周六周日,有人參加補習班,有的人不參加,可能參加的更多一些吧。這些,供俱樂部安排訓練時間的時候作為參考。我覺得吧,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安排4次訓練,誰有空誰就來,俱樂部要求至少參加2次,多多益善。周六安排比賽,沒聯賽的時候就滿世界找球隊,打。

比賽本身。國內的教練也很奇葩,居然推崇以小打大,友誼第一,這樣的理念,這又是常識不懂的,或者說中國足球有自己的特色,話題延伸開去就脫離了足球本身了。友誼第一,就會出現讓球,默契球,消極比賽,這都是違背體育道德的。以小打大,既違背公平原則,又容易受傷。

就這些吧!

一位家長

2020/6/24


相關焦點

  • 足球青訓教練如何處理好球員 家長以及教練之間關係?
    以球員為中心遵循「以球員為中心」的理念,將球員置於教練決策的最前沿。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教練們可以確保自己所做的任何決定;不管是什麼決定,球員踢什麼位置,踢多久,教練們可以證明自己做了一切來支持每一個孩子。通過這樣做,孩子父母知道教練完全有能力通過足球的方式來支持孩子的成長。
  • 2020北京中赫國安青訓開放日 小球員與家長感受職業化青訓
    30位09年齡段的小球員和他們的家長參觀了訓練基地,親身體驗了115中學的學習環境,並與俱樂部、東城區體育局、115中學、東城區業餘體校的領導們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俱樂部的兩位青訓外教羅伊、盧克也向家長們介紹了國安青訓日常訓練專業性及相關訓練安排。
  • 足球青訓球員家長的習慣養成
    前中國隊主教練阿里漢有過美譽:「他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聰明的球員!」經驗告訴我們,外國人對中國足球的讚美,要麼是出於有一種場面上的禮貌,要麼是金錢面前的言不由衷,而阿里漢可能是另一種:對於自己核心球員的關愛。中國國家隊主教練唯一的追求是短期內出成績,晉級下一階段的比賽,至於一名國家隊成員的人格培養,不在他的職責範圍之內。
  • 北京中赫國安舉辦青訓開放日 小球員與家長感受職業化青訓
    10月11日,北京中赫國安足球俱樂部在東城青訓基地及東城區第一一五中學內舉辦了2020青訓開放日活動。30位09年齡段的小球員和他們的家長參觀了訓練基地,親身體驗了115中學的學習環境,並與俱樂部、東城區體育局、115中學、東城區業餘體校的領導們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俱樂部的兩位青訓外教羅伊、盧克也向家長們介紹了國安青訓日常訓練專業性及相關訓練安排。
  • 他們實名舉報,廣州恆大足校的常教練,其收青訓球員家長的錢
    第一件事,鞍山榮石俱樂部指責廣州恆大足校的,一名姓常的教練收了家長的錢,在青訓球員家長當中造成了惡劣影響。話說網上有不少球迷對於青訓教練向球員家長索要財物的行為深惡痛絕,而且有一家俱樂部的負責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承認,某教練離職後,他們確實收到了家長對他的舉報。
  • 卓爾青訓球員家長參觀俱樂部訓練基地
    近日,一批年輕球員加入了卓爾大家庭,為卓爾梯隊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而作為這些球員的家長,自然希望對一線隊、預備隊的生活訓練環境進行一番全面的了解。6月4日,俱樂部邀請梯隊球員的家長們參觀訓練基地,希望他們與俱樂部一起勉勵孩子們刻苦訓練,保持自律,為早日來到這裡揮灑汗水,成就夢想而不懈努力。上午10點,家長們乘坐球隊大巴從俱樂部青訓中心來到了訓練基地,俱樂部相關負責人熱情地歡迎了大家。家長們在經過了細緻的衛生消殺工作後進入了基地大門,在工作人員的指引與講解下開始了今天的參觀。
  • 上海足球青訓觀察報告
    近期,本報記者走進滬上多家有代表性的青少年足球培訓機構,採訪了這些機構的管理者和教練,以及多名球員家長。球員的學業壓力仍是青訓發展中的最大障礙,此外,教練工資普遍較低,球場資源匱乏也是很多俱樂部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鑑於機構的性質不同,遇到的困難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也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一點——純粹地搞青訓,是一門不賺錢的生意。如果賺到了錢,那多少得靠點運氣。
  • 上海足球青訓觀察丨好球員很「精貴」,讀書和踢球怎麼選?
    近期,本報記者走進滬上多家有代表性的青少年足球培訓機構,採訪了這些機構的管理者和教練,以及多名球員家長。球員的學業壓力仍是青訓發展中的最大障礙,此外,教練工資普遍較低,球場資源匱乏也是很多俱樂部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鑑於機構的性質不同,遇到的困難也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也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一點——純粹地搞青訓,是一門不賺錢的生意。
  • 中國足球發展其實不應該讓青訓背鍋
    每當說起中國足球不行之時許多人就會抱怨青訓不行然而仔細觀察其本質你會有新的發現,真是青訓不行嗎?那為什麼不讓您的孩子去青訓呢?事情的本質其實就是中國足球不能保證孩子們的未來,這讓許多家長都會理智的看待足球運動項目。我們中國地域遼闊人口並不稀少,然而職業級別球隊卻少的可憐。也許您會說其他運動不也一樣嗎?
  • 曼聯青訓高管談足球:青訓的意義不止於足球。
    貝克漢姆⒌舒梅切爾⒍魯尼⒎斯科爾斯⒏基恩⒐坎通納⒑吉格斯 曼聯青訓高管考克斯在談到曼聯青訓時談到:我們致力於為曼聯一線隊源源不斷輸送優秀的人才,我們狠抓青年球員的教育,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彩。 在談到曼聯青訓成就時,他提到我們致力於為球員迎來首秀,從而開啟成功的職業生涯。我們希望曼聯的一線隊能有我們青訓培養的佼佼者,這是我們的驕傲,這也是我們的建隊理念。 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是在82年的時間裡,超過4000場比賽至少能有一名青訓球員進入比賽大名單!
  • 中國足球的悲哀!球員靠送外賣維持生活,網友:家長不支持是對的
    最近由於疫情原因,許多國內足球俱樂部都已經瀕臨倒閉了。而寧夏火鳳凰的部分球員已經窮到沒錢買洗髮水了,保定容大的球員則只能去外賣。不得不說,現在的中國足球已經被「金元足球」給還慘了。原因其實也非常顯而易見,聯賽中各球隊都有強力外援,而在國家隊中依然還是本土球員上陣,歸化球員對於國足來說,起的作用還是太小了。也難怪民眾普遍都認為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依然沒有改變,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家長不會輕易讓自己的孩子選擇從事足球行業,更別提去當足球運動員了。而咱們中國足球想要提高實力,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搞青訓。
  • 綠茵場 | 行走青訓一線、用青春撐起「未來」:一探足球教練王嘉明的青訓「智慧」
    從投身青訓事業伊始,王嘉明就把自己整個青春獻給綠茵場,用十多年的青訓經歷積累一身過硬的專業能力。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今年56歲的王嘉明長期紮根青訓一線,帶來三點青訓「思考」。在王嘉明看來,足球不是一項單純比拼肢體力量的運動,而應該是一項腦力與體力高度結合的運動。
  • 前魯能球員汪強道出青訓現狀,有家長為孩子踢球把房子賣了
    近來前魯能球員汪強經常出現在媒體上,先是因為呂徵的事情,汪強看不下去,在個人媒體上對北體大喊話要北體大把欠呂徵的工資還了,也是因為很多像汪強這樣的熱心人士,呂徵被欠錢的事情終於引起的許許多多球迷的關注,而足協方面也出面調解,目前這件事足協有關人員稱已經在走相關程序,不管進展如何,但起碼球員有了發聲的平臺
  • 青訓教練變「足球教師」,優體用企業制度賦能足球青訓
    這名昔日上海SVA申花隊後衛,如今是上海優體足球俱樂部的總教練,他時而細緻觀察教練帶教動作細節,時而和場邊的老師、家長溝通交流,甚至掏出筆記本記錄要點。 作為7家重在普及的上海培訓基地之一,上海優體青少年足球推廣項目,近日更躋身「國家隊」:獲評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 體教融合,專業人能做專業事 上海很多青訓機構的負責人,是專業球員出身,從事青訓本身是一種不忘初心的情懷。上海優體青訓董事長紀斌,也是如此。
  • 遼寧謀劃足球青訓新藍圖
    我在這個梯隊幹了三年,見證了它的逐漸完善,下一步我們將在各個年齡段再吸納一批小球員,相信通過資源整合,我們再過五年時間,會努力回到過去的輝煌。」見證了遼寧足球過去20餘年起起伏伏的張永海說。在遼寧的最南端大連,球員時代和張永海同樣司職中衛的張耀坤也在做著把自己輝煌職業生涯積累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的工作。作為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青訓總監,張耀坤坦言很羨慕現在孩子們的條件。
  • 中國足球青訓憂思:不把青訓放在第一位的足協主席,不是好主席
    這個新政其實對於中國足球青訓並不是很友好:壓縮開支其實很容易損害青訓的投入,此外明確的限薪政策很容易給社會,尤其是青訓球員家長、潛在的青訓球員家長造成負面的心理影響,這就需要中國足協給出更多的青訓鼓勵性政策。那麼,中國足球青訓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嗎?
  • 日本足球就是「牛」!開設網絡「青訓超市」,遊戲與現實融為一體
    通過這個網站可以看出,學生球員們的年齡、身高、位置、球風、個人數據應有盡有,俱樂部只需要通過這個網站,就能夠分析一名球員的發展前景,進而決定要不要將其招入陣中。球員們也可以自己上傳個人簡歷,主動和俱樂部進行溝通,這就是日本足球界的網絡招聘。日本足球一直很重視青訓,他們的校園足球發展得特別好,每年的高中足球決賽都會放在東京國立競技場進行,很多日本人都會坐在電視機前關注這場比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足球早已融入每一個日本人的生活,他們就算沒有從事和足球相關的工作,也對這項運動有著很深的了解。
  • 傳承雪麟精神,促進足球青訓
    」的講話精神,傳承足球前輩曾雪麟精神關注青少年足球,深圳火焰足球青訓俱樂部9月17日在深圳中南學校舉行了隆重的足球捐贈活動,深圳龍浩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曾雪麟球友會常務會長董龍嘉、曾雪麟球友會秘書長薛劍雄、深圳球迷俱樂部知名球迷兼副秘書長高永標等人出席了捐贈儀式。
  • 從漫畫《足球小將》看日本足球青訓,中國足球到底差在哪裡?
    日本的足球青訓和我們中國一樣,一樣擁有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兩塊,可同樣的基本制度,不一樣的運營與觀念造就了中日足球的差距。大部分中國家長、學校會認為踢球影響學業,足球夢與學習不可並存,在學習壓力和足球夢想的雙重夾擊下,大部分中國極為優秀的球員只能選擇放棄,足球也就僅僅停留在了自己的一項特長上,水平以及足球理解也就永遠停滯不前了,校園足球從這裡就與職業或者說足球夢徹底斷了層。
  • 中國足球降薪無關留洋,有關青訓
    國家隊在世界盃穩定亮相,能得到世界足壇的認可;立足於本土的青訓碩果纍纍,可造之材源源不絕,本土聯賽已供大於求,留洋井噴現象才能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在歐洲依靠量變升級到質變的巨星,如孫興慜、香川真司等人又會提升歐洲足壇對日韓球員的認知度,刺激更多青訓球員旅歐,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