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新區領導幹部大會召開

2020-12-16 澎湃新聞

贛江新區領導幹部大會召開

2020-04-11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

4月9日下午,贛江新區領導幹部大會召開,傳達學習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新區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新區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和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部署,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堅定信心,以更強擔當、更大作為實現新區更快發展,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佔勇主持會議並講話。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肖玉文傳達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並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新區領導熊一江、羅進、應炯、李超出席會議。

佔勇指出,新區管理體制調整完善後,省委、省政府給予了新區更大的自主發展權、自主改革權、自主創新權,發展的藍圖更加清晰、要求更加具體,新區上下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來,統一到新區發展的定位目標上來,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心無旁騖謀發展,集中精力搞建設,儘快讓新區有新的變化、大的發展。

佔勇強調,要振奮精神,背水一戰。加快發展是新區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最突出的主題,新區上下要協力同心,立下決心,堅定信心。要把「爭一流、走前列、勇爭先」作為新區各項工作的目標,力求每項工作都能有實實在在的成效,力爭出彩出色;要風雨與共、同舟共濟、共識共為、同向同力,形成步調一致向前進、齊心協力創佳績的局面;要既快節奏,又長堅持,既高效率,又持久力,扭住工作久久為功,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佔勇強調,要搶抓機遇,只爭朝夕。圍繞「兩區兩地」戰略定位和「四區一極」發展目標,樹立爭先示範的使命感、捨我其誰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要找準角色定位、明確目標任務,盡職盡責、積極作為,紮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要按照「說了算、定了幹、馬上辦」的原則,明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實現掛圖作戰、清單管理;要堅決摒棄「小進則滿」、安於現狀、安平享樂的心態,以坐不住、等不得、寢不安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拼搏奉獻、攻堅克難、勇往直前。

佔勇強調,要苦幹實幹,爭創一流。要鋪就新區發展的金光大道,就必須錘鍊崇尚行動、善作善成的作風,強化執行力、創新力、戰鬥力,儘快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現實圖景。要強化黨建引領思想,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新區黨的建設全面提升、全面進步;要跳出固有思維,創新運行機制,明晰各級各部門的職能定位、工作界限,構建統一、協同、高效的運行格局;要發揚「事在人為、關鍵在我」的能動觀念,加快破解制約新區發展的人才、土地、資金、環境等瓶頸,充分釋放助推新區發展的政策紅利。

肖玉文指出,新區上下務必要認真落實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真正學深悟透、融會貫通、付諸實踐。要解放思想,努力變不可能為可能;要破解難題,在突圍中走向成熟;要真抓實幹,讓抓落實成為最強音。要抓緊、用好、用足剩下的時間,爭分奪秒、奮起直追,盡全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肖玉文強調,要以項目為王,集聚產業發展新動能。要做強主導產業、聚力招大引強、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重點圍繞中醫藥、綠色金融、生產性服務業和其他高端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要敢拼快搶,打造科技創新制高點。加快推進一批科創平臺建設、引進培育一批科創企業、健全完善一套科創服務體系,在加快推進大科學裝置預研核心裝置、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分院等「國字號」創新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承接一批國家大科學設施,構建由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工程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等組成的創新生態系統。要突圍攻堅,推動科創城快速崛起。要重點緊扣「2020年全省中醫藥產業大會召開、2020年傳統醫學論壇重要嘉賓參觀、2021年傳統醫學論壇永久會址落戶」三個節點,堅持「辦會」和「建城」相結合,努力打造資本追逐、項目集聚、人才青睞的中醫藥科創城。要協同發展,加快提升整體競爭力。贛江新區是一個整體,要1+4(直管區+四個組團)五個指頭握成一個拳頭,通過基礎設施帶動、產業協作聯動、金融資本撬動,切實形成合心「一家人」、合力「一股勁」的生動局面。

會上,新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還就貫徹落實贛江新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進行了發言。

新區各部門、駐區各單位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區屬各企業、新祺周管理處(中醫藥科創城管委會)班子成員參加會議。

通訊員:範鑫豪

圖片:伍俠

視頻:許常林、黃璐

原標題:《贛江新區領導幹部大會召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