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孕媽媽曉雯(化名)前段時間小腿有點水腫,近來情況越來越嚴重,今天眼睛也腫成了一條縫,看東西都有點模糊……來醫院眼科一查,醫生讓她馬上到產科門診就診。
明明是眼睛看不見,為什麼要去產科門診就診呢?產科醫生一診斷,原來曉雯患的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什麼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主要有什麼表現呢?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與血壓升高並存的一組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與胎盤因子的釋放、炎症免疫過度激活、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遺傳和營養等有關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並發子癇前期、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
妊娠期高血壓,主要表現就是妊娠20周以後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起初病情較輕時並無不適。
「子癇前期」,它雖有一個神秘而奇怪的名字,其實就是妊娠期高血壓的進一步發展,引起臟器(心、腦、肝、腎、胎盤等)功能損害,疾病的高級階段,表現為血壓進一步升高(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蛋白尿、下肢水腫、體重增加、尿少,伴有一系列內臟損傷。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哪些危害呢?
01
對孕媽媽的危害
1、腦血管痙攣,引起腦水腫、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腦出血等。孕媽媽會出現睡眠差、頭痛不適、眼花、視力下降、嚴重者出現昏迷、抽搐等症狀。
2、腎功能損害,甚至腎衰竭。會出現下肢水腫、少尿、體重增加(每周>500g)。
3、肝臟損傷,引起肝功能異常,嚴重時出現肝臟壞死及肝包膜下血腫形成。孕媽媽表現為食慾差,上腹部不適或上腹部輕微疼痛。
4、心血管損傷,血壓升高、肺水腫、心力衰竭。出現頭暈、氣短心慌。
5、突發的胎盤後血管破裂,引起胎盤早剝,導致嚴重後果。
02
對寶寶的危害
子宮內長期慢性缺血缺氧,引起胎兒生長受限。
哪些人容易得這個疾病呢?
1、高齡(年齡≥35歲);
2、 肥胖;
3、輔助生殖;
4、多胎妊娠;
5、生育間隔>10年;
6、孕早期血壓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
7、之前生育時得過妊娠期高血壓的孕媽媽;
8、既往本人有高血壓病史、慢性腎炎、糖尿病史;
9、父母兄弟姐妹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
★ 溫馨小貼士:
# 懷第一胎的年輕媽媽,或者
苗條的媽媽,也有可能患病哦!
# 秋冬季節,正是妊娠期高血
壓疾病的高發季節。
孕媽媽們該如何預防和預測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呢?
1、適當活動,不要熬夜,充分睡眠,合理安排休息,保持身體健康。
2、合理飲食,營養均衡。
3、補鈣,每天250-500g奶製品及600mg鈣,缺鈣的孕媽媽補鈣1.5-2.0g/日。
4、有高危因素的孕媽媽在家要自己測量血壓、體重,如果血壓升高,體重增長過快,或者發生不適症狀要及時來醫院檢查。
5、定期產檢,有高危因素的孕媽媽應適當增加產檢次數。如果病情嚴重,需要住院觀察,必要時需要藥物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妊娠有關,寶寶生出來後,血壓會恢復正常,病情才會好轉;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用藥控制不佳,則需要提前終止妊娠。
★溫馨小貼士:
# 有些孕媽媽會有好幾個症狀同時出現,而在有的孕媽媽身上,只會出現一個症狀,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往往病情進展快,引起嚴重後果。
# 有些孕媽媽表現為緩慢進展型,而有的則是急速進展型;發病越早(孕32周前),往往病情越嚴重,請及時就醫。
供稿:傅文潔 李華萍
原標題:《【鑫醫話健康】懷孕後,頭痛眼花是怎麼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