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城市被武漢「相中」,兩地相距100千米,有望合併發展

2021-01-08 跟我現在就出發

文/跟我現在就出發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如果要問過去的2020年我國哪座城市最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毫無疑問是「英雄的城市」武漢。從年初的封城再到之後的緊張抗疫,最後用最短的時間恢復了這座有著千萬人口的社會秩序,武漢給全世界展現了最好的答卷。疫情過後緊接著就是新階段的經濟建設,本省的一座城市被武漢「相中」有望合併發展,它就是仙桃。

仙桃市地處湖北省的中部偏南地區,它的四周分別與省內的武漢、天門、潛江和荊州等城市接壤,是全省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除了毗鄰本省多座城市,仙桃在地理上還處於漢江與長江的交匯點之上,有著較為方便的水運條件。仙桃港是漢江最重要的港口,它的存在為長江上下遊的經濟聯繫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仙桃不光有著水運優勢,當地的其它運輸方式也是豐富多樣。仙桃境內有著滬渝高速、隨嶽高速等公路穿過,串聯起我國的各個地方。

從地理方面分析來看,仙桃市距離武漢只有100千米左右的路程,是典型的受武漢影響下的「衛星城市」,各方面武漢的經濟聯繫十分密切。去年年末溝通兩地之間的城際鐵路正式建成通車,這更進一步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距離。仙桃市的建置歷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時期,從那時開始仙桃當地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正式形成。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仙桃市正式成立。

作為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從古至今仙桃都是地靈人傑之地,這裡不僅走出了李之龍、張難先等愛國民主人士,在當代還湧現出五位體操世界冠軍,是名副其實的「體操之鄉」。沔陽花鼓戲、皮影戲和漁鼓等都是當地人民十分喜愛的文藝形式,在歷經時光的風雲變幻之後依然在這片土地上旺盛生長。

作為湖北省僅有的三座省級直管市之一,仙桃在幾十年的經濟變革中收穫了不小的成就,2019年全市的經濟總量為868億元。儘管這一數據和其它城市相比並不十分突出,但要是考慮到當地的總人口僅有150餘萬,那麼人均產值還是相當樂觀。仙桃市的主導產業分別是電子電氣、服裝紡織、食品加工和生物醫藥等,既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又有著不少高技術產業,整體產業分布較為均衡。

2019年武漢的經濟總產值為1.6萬億元,在全年經歷過大半年疫情的影響下,武漢的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過往制訂的經濟增長目標也將很難實現,在此情況下合併有實力有條件的地方一同發展是促進經濟儘快恢復增長的最佳方式。而仙桃市本來就是武漢城市圈中的一員,便利多樣的交通讓兩地無縫銜接,所以這兩個地方的融合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除了單純的「強強聯合」之外,仙桃多樣化的景區資源也會隨著併入武漢而被更多人知曉,有助於當地旅遊品牌的打響。沙湖溼地公園是它境內的一處重要溼地,10萬畝的溼地裡面有著灘涂、沼澤和湖泊等多種溼地景色,其次各種在當地自由生活著的野生動物也一定會讓遊客著迷。

大家對於仙桃合併進武漢持什麼樣的觀點呢?歡迎在下方分享交流。

繼「西山區」後,昆明新添一「虎將」,被譽為「中國烤鴨之鄉」

繼「綿竹市」後,德陽新增一「猛將」,人口總數超越百萬

浙江一地被上海「相中」,兩地相距90千米,未來或將「合併」發展

江蘇一城市被上海「相中」,兩地相距50千米,未來有望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浙江一地被上海「相中」,兩地相距90千米,未來或將「合併」發展
    因為距離上海的位置較近,嘉興代管的平湖市在未來有望與其「合併」發展。平湖市地處浙江省的東北部的平原地區,它的一面緊鄰杭州灣,另一面靠近上海,且距離上海只有90千米左右的距離,處於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圈內。和其它長三角城市類似,平湖是一個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城市,550多平方千米的面積內生活著70餘萬的常住人口,有著較強的城市實力。
  • 泉州一地被廈門「相中」,兩地相隔76千米,未來有望融合
    最近泉州的一座縣級市備受關注,它就是有望與廈門融合的晉江。 雖然廈門名氣很高,但是它的絕對實力比同省的泉州、福州相比弱化了不少,至於為什麼會有此原因,和當地城市空間不足有著很大的原因。為了解決這一發展中的難題,實行城市融合十分有必要,晉江就是被廈門「相中」的融合對象。
  • 江蘇一城市被上海「相中」,兩地相距50千米,未來有望融合發展
    中國城市中,上海和北京是兩個實力最強、最具中國特色的城市。與百年帝都的北京相比,在短短一個多世紀裡,開埠百年的上海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上海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時候,上海將掀起新一輪的「兼併」浪潮,其所要面對的對象便是啟東。
  • 溫州一「走大運」的轄區,被鹿城區「相中」,未來有望2區合併
    而在溫州境內就有一個區被主城區鹿城區所相中,表示在未來這兩個區有望走向合併,而這裡這個區來說,簡直是走了大運,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很好奇這個幸運的轄區。甌海區,當地早在1981年的時候建縣,在1992年的時候實現撤縣設區,雖然說這裡的面積只有466.46平方千米,但是在這裡居住的人數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突破百萬人,發展備受大家的期待。
  • 山東一城市「要開掛」,被濟寧「相中」,未來有望迎來大發展
    然而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下,很多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土地資源的需求度非常大,因此擴張是在所難免的,而選擇與周邊的城市實現合併,成為城市與城市之間發展的最佳途徑,而在山東的濟寧就在發展的過程中,表示有望將棗莊招入麾下,希望能夠擴大土地資源的同時通過強強聯手的方式帶動經濟持續發展。
  • 湖北一城市,被武漢和黃岡「看中」,未來或許面臨「降級吞併」
    因此,這裡的旅遊業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其經濟也是被帶動了,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其知名度也是更高了,更多的人願意前往這裡來欣賞美景。在如今我國整體發展比較迅速的發展大環境下,湖北境內的城市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向著現代化的城市進行建設,不少的高樓也是以很快的速度修建起來了,很多的地區都從原來的荒蕪的地區變成了現在這樣非常現代化的塵世,成為了一個非常好的地方。
  • 武漢鄂州進入融合蜜月期,一旦合併將成為一個超級大城市
    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我們中國內部有很多的城市經濟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了,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也突破了很多人們的預料,不過有發展肯定也有倒退,現如今也有不少的城市經濟發展達到了瓶頸,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話題就應運而生了,那就是城市合併,城市合併顧名思義,就是將兩座城市進行合併,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 湖北這3個城市如若合併,有望成為下一個「武漢」,發展空間無限
    近年來武漢的發展很直,無論是旅遊還是經濟發展都遙遙領先, 現在來到湖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武漢, 結果,在湖北省的省會,坐在全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不能說是普通人, 其他城市也看到了它的高度, 其實,如果熟悉武漢的歷史,武漢就從武昌、漢口、漢陽三個城市合併,最終形成了現在熱的武漢,現在的武漢也用自己的經驗說明了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如果武漢的天安門
  • 繼崇明區之後,上海這兩地有望合併,並且可能成立「新區」
    「北上廣深」一直是我國城市發展的「牌面」,國內很多城市都是與這些一線城市來往密切,並且藉此來發展自身經濟。上海有一個「魔都」的名號,這也反映出了上海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實是高,並且上海在國際舞臺上也是我國的「招牌」城市。上海從之前歸屬江蘇,到現在的直轄市上海,歷經百年發展啊,也著實令人「佩服」。
  • 武漢城市圈已經形成,武漢鄂州真的會合併嗎?
    武漢城市圈自2007年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圈內「1+8」城市強力助推融合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吸引投資,葛店開發區率先使用027區號,公司註冊名稱可以直冠武漢。自前年年底開始,便有傳聞稱鄂州全市將使用027區號。
  • 渭南一縣城「要小心」!被西安、鹹陽「相中」,或將「撤縣合併」
    而渭南這個「要小心」的縣城其實就是富平縣,它雖然在渭南境內,但是卻靠近西安和鹹陽,更是被兩大城市同時「相中」,未來很有可能會「撤縣合併」去進行發展。富平縣的位置是在陝西省的中部地區,處在「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區中,名字有「富庶太平」的意思。
  • 湖北應該「珠聯璧合」的市,將迎來新發展,經濟有望「趕超」武漢
    湖北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好的省份之一,省會武漢是目前發展最好的城市。今天,湖北最應該「合併」的城市,將迎來新的發展,經濟有望與武漢匹敵。這些城市是仙桃、潛江、天門,這三個城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也沒有聽說過。這些是湖北省直轄的副地級市,現在的發展還不錯。它們都是武漢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重要成員,具有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
  • 湖北面積最小地級市,未來有望和武漢「合併」,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時間在推移,社會在發展,隨著祖國不斷的進步,我們也體會到了「中國速度」帶給我們的便利,當我們看到如今繁華的街道,不由得感嘆世間的美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是的,這個城市就是鄂州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遊南岸,是湖北省省轄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之一,鄂東水陸交通樞紐之一。
  • 貴州一縣被畢節「相中」,相距42公裡,未來有望「劃入」市區
    許多城市也是依靠著這一便捷的環境發展壯大起來,無論是城市的面積,還是人均收入,都是有了很顯著的提升。而人們也是選擇到發達的大城市之中發展,在這裡有著較好的經濟收入,而且城市之中各類設施齊全,無論是外出遊玩還是購買生活用品,都是有著較為顯著的優勢,而且在競爭壓力較大的環境之中,提高自身實力也是非常快的。
  • 繼「崇川、港閘區」合併後,南通或有新變化,2縣市有望合併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各大地級城市以及管轄的許多小縣城都在加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因而,很多地方的鄉村合併、鄉鎮合併甚至包括城市合併都在轟轟烈烈地進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全國各地的發展趨勢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合併」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城鄉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自然而然就出現的結果。
  • 武漢若合併這座城市,有望成下一個「一線城市」,廣州位置不保
    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中國的部分省發展較快,特別是省的省會城市、省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果一省的省會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內科、交通的中心,同樣對省內其他省市帶動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說,省會城市的發展不可忽視,大多數省會也在先發展省會城市,像四川的成都、湖北的武漢等地方
  • 武漢欲合併鄂州?或成僅次於廣州的經濟第二大省會
    2019年,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成功開通鄂州市首部027固話,標誌著「武漢鄂州通信一體化」工作取得關鍵性突破,當時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認為是鄂州和武漢即將「在一起」的前奏。可以想見,兩城的深度融合有助於完善武漢市的整體功能配套與布局,提升武漢的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帶動湖北的經濟發展,並有助於中部地區新崛起戰略的實施。
  • 福建一城市有望與南平合併,如若成功,實力或將趕超福州
    大家對「合併」相比都有自己的認識和了解,現在它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城市的發展方式,有武漢這樣的例子在,很多的城市都是非常的眼紅的。福建這個省份總體的發展是很不錯的,在它境內有廈門和福州這樣兩個城市作為支撐,每年的經濟收入其實還是不好的,去年的的GDP總量為42395億元,還是很高的。
  • 武漢擴張迫在眉睫!湖北格局或迎巨變,僅並鄂州還是合併1+8?
    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在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方面均居全國城市前列,居全國十大城市之首。但武漢面積不大,只有八千多平方公裡,而且武漢湖泊眾多,有「百湖之市」的美稱,所以真正可利用的面積也不多。並且隨著經濟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武漢現有的土地面積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武漢擴張已是當務之急!實際上!
  • 山東這倆「雙胞胎」縣,可能「合併劃區」,濟南有望「抗衡」青島
    境內的各大城市也是走在時代的前沿位置,以青島、濟南、煙臺等地為代表性城市。青島作為省內第一大經濟體系,發展得很是迅猛,比之省會城市濟南也是強大很多,但是濟南就不想了呀,濟南既然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是有著無數的優勢以及資源,在各領域方面都是省內的中心位置,但是現在「我還是發展得不如你」,我就很「懊惱」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