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2020-12-23 DJ媽媽

在孩子教育的這一問題上,太多的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費盡心思。

這其中更是有不少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不惜掏出高昂的學費,將孩子送入寄宿學校中。

但問題是: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真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嗎?

對於是否讓孩子上寄宿學校這個問題,不只是身為普通老百姓的你我會有疑問,那些明星大腕、從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也會有所疑慮。

國內著名主持人、記者白巖松曾在某節目中對這一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他分享自己的經歷說:在自己孩子小的時候,他和妻子每天都堅持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即便是工作再繁忙也沒有讓孩子寄宿在學校。

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要更多的去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除白巖松外,國內知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也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她表示:與其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中,倒還不如將孩子送到孤兒院之中。

有些父母總是會將寄宿學校所能夠帶給孩子的好處無限放大,卻忽視了寄宿學校會給孩子帶來的種種壞處。

01寄宿學校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如果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中,每天住在學校的他們很少有和父母相處的機會,便很難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愛。

甚至會認為在父母的眼裡只有工作和錢,自己是多餘的。

長久之下,孩子很容易會和父母越來越疏遠,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可能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

2、沾染不良習慣

那些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的家長們,往往會生出「只要孩子住在學校,老師就可以24小時監管孩子」的想法。

然而老師也有他們自己的家庭、生活,無法做到對孩子24小時的看護、監管。如此之下本身就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可能會因為缺乏父母的監管而沾染不良習慣。

02怎麼將寄宿的影響降到最低?

1、向孩子表達愛意

有許多父母會認為只要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後,那麼孩子的一切便應都由學校來管,於是對孩子不管不問,可能很久才給孩子一句淡淡的關心。

年齡尚小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鼓勵與愛,長時間的忽視必然會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所以當父母要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時,一定要和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並時常關心孩子在校內的情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2、按時將孩子接回家

有些父母因自身的工作等原因,會讓孩子長期待在寄宿學校中,一個月甚至幾個月才會將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一次,而這對於孩子來說傷害是很大的。

父母要能夠按時將孩子接回到自己的身邊,並完成對孩子的有效陪伴,如果可以的話儘量將兩次相見的時間間隔縮到最短。

雖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的個體,但他們也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愛。

父母不應以為了孩子好為由而將其「扔」到學校,不管不顧,而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相關焦點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很多農村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學校住宿。但是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一直到高中甚至是大學才會在學校住宿。如今很多小學也都推出了寄宿模式,可以讓小學生也過上寄宿生活。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在學校住宿是好事,可以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平時也樂得輕鬆。
  • 「再苦我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的話,揭露了寄宿學校的危害
    寄宿制學校的好處,想必很多家長都有聽說過,也正是因為知道它的這些好處才會想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然而,知名主持人白巖松卻表示:再苦也我不會讓孩子住校。對於這位名主持人的話,不少家長也都表示了不解,畢竟寄宿制學校確實是鍛鍊孩子的好地方,然而白巖松的話,卻揭露了寄宿制學校的危害。
  • 「再苦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的危害,確實不容忽視
    之前在一檔節目中,談及孩子寄宿問題, 白巖松表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孩子住校 而白巖松抵制寄宿制教育,主要有以下這三點原因,理由很現實,確實不容忽視。 ,不得不引起我們家長的重視。 有很多家長不管的孩子慢慢學壞,成為「校霸」,在學校以欺負同學為樂,若是孩子寄宿時受欺負了,而又因為害怕不敢告訴老師與父母,那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的危害,原因引人深思
    寄宿制的出現,讓孩子變得更獨立,也給孩子帶來了危害。現在的家長普遍工作都比較忙,平時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說,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稍微長大了一些以後,就會選擇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上學。這樣的話,家長就可以省不少心,完全不需要為了接送孩子等事宜太過操心。
  • 「再苦也別讓娃住校」,白巖松自述三大理由,寶媽卻吐槽現實可悲
    在參加訪談節目的時候,白巖松也曾提及過對兒子的教育,直言夫妻倆再苦再累,也不會讓孩子去住校,自述原因有三: 寄宿耽誤孩子身體健康,即便沒有校園霸凌,孩子在學校的飲食也遠不如家裡,正值身體發育階段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為住校落下了胃病,造成了身材矮小。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孩子不喜歡學校,討厭學習,再好的學校對她來說都是枉然。 她還有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總對別人說,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自己是多餘的。 碰巧她是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她更感覺爸爸媽媽不喜歡她。
  • 白巖松都不讓娃住校,這些壞處不得不了解
    每當開學季即將來臨的時候,關於要不要讓孩子住校的問題便成為眾多家長熱議的話題。不少家長因為工作非常繁忙,又或者是出於想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便會選擇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便會特意為孩子選擇有寄宿條件的小學。那麼,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真的完全有利無害嗎?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上寄宿學校」,他這麼說是為什麼?
    說起孩子上學,我國的中、小學一般分兩種:走讀和寄宿。走讀就是最傳統的那種上學方式,家長按時接送孩子。寄宿就是讓孩子住在學校裡面,家長交個食宿費,和大學一樣。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學齡前的家長敲不定主意。那麼究竟應該選擇哪種上學方式呢?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華生 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家長們有的時候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精力有限,只能寄託於學校教育,很多父母為了能夠鍛鍊孩子的成長,也紛紛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背後這3大原因,其實很現實
    現在早已經有很多的學校開始提供住宿了,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 那麼出於種種原因,有些家長就會讓孩子選擇住校。 像是自己工作實在是太忙沒工夫看孩子、家裡和學校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孩子上學放學實在是折騰…… 這種是迫於無奈,還有一種則是認為孩子住校,孩子的生活更有規律,學習也有老師可以監督。 認為住校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好處。
  • 孩子從小就念寄宿學校,會得到鍛鍊?4個弊端要提前考慮清楚
    今天早上女兒去幼兒園的時候,剛好看到一位家長去取被褥,說要給孩子帶到小學用,她孩子讀的是寄宿小學。 當時園長都感到很驚訝,問家長孩子那麼小你捨得送去嗎?家長表示:我就是為了鍛鍊他。
  • 高中選擇「住校」還是「走讀」?看過這4點弊端,你不讓孩子住校
    大部分學校到了高中後,開始有宿舍,很多家長非常糾結是否讓孩子住宿,住宿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有更多時間學習,但是又怕孩子住宿舍吃不好營養跟不上,降低學習勁頭。所以選「走讀」還是「住校」成為很多高中家長心中的大難題。
  • 白巖松,「即使萬分辛苦,也別讓孩子住宿」,寄宿學校的弊端明顯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直言:即使自己和妻子萬分辛苦,也不會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因為在白巖松眼中,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過早送孩子去寄宿學校意味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少了家庭教育這一環節。孩子如果想學習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都可以學習。如果孩子本身就有厭學興趣,不喜歡讀書,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 初中高中學生是住校還是走讀?白巖松:最好不要讓學生住校
    圖片曾經有一位記者問白巖松,你會讓你的孩子住校?還是走讀?白巖松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走讀,不管我和我的妻子工作再忙,都會讓我的孩子在家好好學習,好好休息,不管工作多忙,這段時間我們都會陪著他長大,為學校雖然能和同學關係處得很好,可是孩子成長的時候最重要還是我們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 一位寄宿生媽媽的哭訴: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讓孩子住校
    文/豪媽教育說如今的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常常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為了讓孩子能獨立,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有老師在,全封閉的教學,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性,又不影響上班工作,貌似一舉兩得
  • 孩子「走讀」還是「住校」?重慶主城10所小學寄宿學校大揭秘!
    有人說,送孩子讀住讀是父母不負責的表現;也有人說,住校生活能讓孩子獨立成長。那麼,孩子上走讀好,還是住校好呢?首先要考慮孩子的想法,再者,要結合家庭情況。學校離家遠或父母時間有限,孩子不得不住校;另外,如果父母想鍛鍊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和交流能力,或者長輩過於溺愛孩子,儘量選擇讓孩子住宿。不管是小學、初中或高中,你願意讓孩子去讀住校嗎?看看重慶主城這10所小學寄宿學校,或許能給正在糾結的你一點幫助和參考!
  • 中學生要不要住校?白巖松明確反對,專家:這是父母自私的體現!
    白巖松以睿智著稱,他在一期節目中明確表示: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在學校,即使我和妻子萬分辛苦。對於白巖松的這一觀點,我非常贊同,下面我就家長支持住校的幾種想法,進行一下反駁。一、住校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體意識?
  • 小學生是住校?還是走讀?有時候真的很糾結
    當前,在有的地方,好多小學開始為學生提供住校,尤其是私立學校,寄宿制,封閉式,很受一些家長歡迎。寄宿住校之所以受一些家長歡迎,是因為讓孩子住校,由老師全天式監督管理,可以讓家長省心不少。學習生活都在學校,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學習,生活更有規律,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據說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採訪中表示:「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在學校,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白巖松反對孩子住校,代表了一部分家長的心聲,也是很有道理的。
  • 「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父母心疼地抱著女兒一起哭,哭完後去找學校要說法,學校老師卻說:「依依從來沒講過,我們都不知道。再說都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處罰了那幾位學生,就這樣吧。」對於老師的回覆,依依媽再也忍不住痛哭,邊哭邊說:自己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 依依的所經歷的校園欺凌,其實很多孩子也都經歷過,只是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
  • 孩子上學,是寄宿好還是走讀好?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說:「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上寄宿學校」。他的觀點是,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家長應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寄宿制的教育模式讓學生至少在學校住一周,這一周學校安保措施非常到位,學校管理又非常嚴格,所以使孩子的安全問題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學生安全問題也是讓社會、讓家長非常糾結的一件事情。第二,孩子住校減少了旅途來回奔波的勞苦,本身就能節省很多的時間,很多的精力和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