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七年,共發表四張專輯的華晨宇並不算高產。但翻閱過往卻發現,哪怕是新人時期,他對專輯質量都保持著極高的要求。不論是自己偶像送來的音樂,還是大咖詞作者遞來的歌詞,只要不是最完美的狀態,他仍然會堅定地說不。看看這些被華晨宇拒之門外的歌,就會知道他對專輯的要求有多嚴格。
拒絕不合主題的作品
隨著歌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廣告商會在邀請歌手代言商品的同時,順勢推出廣告曲。這些歌曲隨著廣告在不同渠道的傳播,往往能成為很多觀眾耳熟能詳的記憶。而此時順勢再將其收錄於專輯,則更利於增加知名度。但這種做法在華晨宇面前,卻被拒絕了。
17年,與六神合作的華晨宇推出了廣告宣傳曲《嗨夏》。隨著廣告的熱播,很多人記住了這首陽光俏皮,又朗朗上口的歌。但在華晨宇此後推出的專輯中,這首歌並不在其列。遭受同樣待遇的,還有他為《鬥破蒼穹》創作的主題曲《寒鴉少年》。在華晨宇隨後發行的《新世界NEW WORLD》專輯中,收錄的作品均是大格局與成長感悟。對於與主題不符的歌,就算傳播度再廣,華晨宇還是堅定地將其拒絕在專輯之外。
拒絕「包辦」的作品
入圈後發行的首支個人單曲,對很多歌手來說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是值得放入專輯中紀念的。但在華晨宇這裡,他的第一首作品《我和我》不僅沒有被放入專輯中,甚至沒有再唱過。
《我和我》這首歌的創作初衷是經紀公司為華晨宇度身定做的單曲,作品盡力地在展現一個天才的驕傲和孤獨,可以說是推波助瀾地在渲染彼時對方身上「火星弟弟」的標籤。而作為新人的華晨宇不僅不能自主挑選曲風,更沒有參與創作及提出意見的權利。
之後,在華晨宇隨後發表的第一張專輯中,因為相同曲風下有更契合的作品,他拒絕了自己偶像寫的歌。因為發音和意境不夠契合旋律,他要求如林夕這樣的超級詞作者三易其稿。而在如此嚴苛的把關下,如《我和我》這樣「包辦」的作品,華晨宇自然不會將其放在專輯中。
拒絕市場化的作品
在華晨宇出道的前幾年中,曾為多部影視作品及節目演唱過主題曲。其中既有青春氣息十足的《趁你還年輕》;也有鮮少涉及的情歌類型《穿心》;更有如《火星情報局》這樣熱度極高的作品。但它們無一例外均被拒絕在了華晨宇的專輯之外。
這些歌由其影視及節目團隊指定完成,再選擇華晨宇來進行演唱。旋律均是朗朗上口,歌詞立意也是十分討巧的勵志、情歌等領域。這樣的作品確實很利於傳播,但風格理念和製作標準卻跟華晨宇的音樂大相逕庭。從來不將目光局限於追求市場熱度的華晨宇,不將它們收錄於專輯中也不足為奇。
雖然身為新生代歌手中的一員,華晨宇對於作品的標準卻從未降低。而作為音樂人,他對音樂的探索和進階渴望從未止步。他發行的專輯能一直引領新風尚而不是跟從,或許正是因為他敢于堅持、敢於嚴格、敢於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