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羽聯公布了2020年剩餘賽程,賽季將於8月11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公開賽正式重啟,12月16日開始的廣州總決賽為賽季終點。
雖然世界羽聯表示這只是暫定方案,在得到絕對安全保障之前,不會恢復比賽計劃,但在這個倒黴的2020年,這短短的5個月的時間,我們遭遇了太多太多,也失去了太多太多,因此即便世界羽聯只是推出「暫定方案」,我們也權且看作是一個好消息吧,哎,疫情真的是讓我們變得知足常樂。
在如此密集的賽事中,湯尤杯、中國公開賽、年終總決賽等重量級賽事引人關注自不必多說,畢竟涉及奧運積分,眾多名將都會參加,想不關注都不行,而陵水大師賽這樣一個只有super100級別的賽事也能讓人陷入回憶——2018年李雪芮在蟄伏20個月之後,從這裡重新出發。
無論你從事何種行業,在職業生涯中都能羅列出一些,或是得意或是失意的事作為某一個階段的節點性事件,如果把李雪芮的職業生涯節點性事件的時間點連成線,起伏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從2010年亞錦賽自己第一個成年賽的冠軍,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奪冠,再到2013年贏得職業生涯第一個蘇杯冠軍,李雪芮整個職業生涯中前半程都是順風順水,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
和倫敦奧運會不同,以衛冕冠軍的身份第二次登上奧運賽場的李雪芮,早已不是那個稚嫩奇兵,作為中國女單的領軍人物,李雪芮像以往一樣用軍人的剛毅精神,挑起了中國女單奪金的重任,只是這一次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如此艱難。
半決賽對陣馬琳,第二局李雪芮在救一個平高球時痛苦倒地,在長達數十秒的時間裡,李雪芮緊閉雙眼,遲遲未能起身。
至今我仍能清晰地記得一起看轉播的同事,緊咬嘴唇、緊握雙拳說不出話的樣子,很難說清楚當時的情緒到底是心痛還是絕望。
後來李雪芮傷病被確診為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開始了長達20月的治療恢復期。
當2018年陵水大師賽再次出現李雪芮的名字時,無數球迷欣喜若狂期盼那個女子打法男性化的代表人物重回賽場,只是此時李雪芮的身份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曾經的領軍人物變成了如今的精神領袖。
選擇陵水大師賽復出,可以說李雪芮既承認了排名落後的現實,也表現出了從頭再來的勇氣,可時過境遷,此時的女單賽場早已湧現無數新人。
這些在過去20個月裡嶄露頭角的新面孔,也同樣期待能和李雪芮碰面進而有機會證明自己,曾經在奧運賽場叱吒風雲的李雪芮遇到的困境可想而知。
不僅是球迷,當時多數媒體對李雪芮復出也並不看好,甚至有媒體認為縱然已經參與國家二隊訓練,為此次陵水大師賽做足了準備,但是介於已經太久沒有打國際比賽,取得好成績恐怕不會太現實,希望球迷做好心理準備。陵水大師賽,到底能走多遠,所有人的心裡都打了個問號。
面對三位中國小將陳念祖、範夢豔、王祉怡,李雪芮打的是經驗和戰術,三場比賽都在2:0解決戰鬥,彰顯虎威猶存的霸氣。
與中國香港選手鄧旋苦戰三局勝出,李雪芮努力嘗試著像以前一樣,處理好每一個細節、耐心地做好每一個回合,那份從容甚至讓人忘記了,為了把更多的能量留存到比賽中,為了不讓左膝承受過大的壓力,比賽後半程變的小心翼翼的走路方式。
能夠有機會和李雪芮交手,是每一位年輕球員的夢想,如果能最終獲勝又多了一份人生的談資,98年出生的韓國小將金佳恩深諳其中的道理,開場後所展示出的力量和速度優勢讓李雪芮略顯被動,再加上老將的慢熱首局李雪芮不僅輸球,狀態也讓人擔憂。
你說氣場也好,說掌控力也罷,這種看不見的內在才是老將的可怕之處,才是老驥伏櫪的原動力,當李雪芮拋開了所有的雜念,扎紮實實的邁好每一步時,金佳恩開始變得瞻前顧後。
當臨近結束李雪芮依然專注時,年輕的金佳恩開始變得心裡沒底,唾手可得的突擊得分也出了邊線,換來了李雪芮的會心一笑。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李雪芮2:1逆轉對手,獲得復出之後的首個冠軍。
時至今日,之所以看到陵水大師賽的名字,馬上就會想起李雪芮復出後的這場比賽,其實跟重新拿到冠軍並無太大關係。
畢竟包括陵水大師賽、美國公開賽、加拿大公開賽等等,這些復出後拿到的冠軍頭銜無論是含金量還是賽事級別上都無法和過去的成績相提並論。
但是恰恰是在這些比賽中,我們看到了褪去光環的平靜、克服傷病的不易、重新出發的勇氣,只有這時我們才能懂得人生擁有這些閃光點是多麼的珍貴。
在堅信自己仍有餘力、選擇砥礪前行一年之後,李雪芮最終還是無奈的退役了,在中國公開賽接受採訪時,掩面而泣的那一幕擊碎了多少屏幕前守候的球迷的心,那一句「畢竟我也是一個好強的人」包含了太多心痛和不舍。
沒有人會責怪李雪芮在女單青黃不接時自顧退去,只有祝福老兵早日放下這份擔當,今後無論以那種形式都要生活的更好。
也許是疫情期間想的更多,才會有更多感慨,時間確實無情,誰都等不起,世事確實無常,所以請務必記住,在無法重來的一生,要好好疼愛自己。
(轉自華人杯)
華羽體育,為賽事信息化助力!
『華羽體育』 是依託田徑、桌球、羽毛球、網球、武術、籃球、排球、門球、壁球等項目眾多國家級教練、裁判及世界冠軍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積累,結合雲計算技術成立的智慧體育雲服務提供商。作為國內目前唯一覆蓋「場館運營、賽事組織、教育培訓、協會俱樂部管理」四種業態的技術服務商,可以滿足體育行業各類場景的信息化需求;面向國內外運動協會、賽事主辦方及運營方、體育場館管理團隊、培訓機構、運動愛好者等,提供專業便捷易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滿足信息化「大體育」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