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小可愛」從甘肅深山走上各地百姓餐桌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12月15日電題:各種「小可愛」從甘肅深山走上各地百姓餐桌

新華社記者馬莎

冬日裡,暖陽下,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張家大坪村的麥田裡一片歡騰。掀起麥草「棉被」、撥開泥土「外套」,頂著一頭金色「爆炸卷」的韭黃哈著熱氣冒出頭來。

臨近冬至,正值開鐮。「冬閒」變「冬忙」,村民們在田間地頭盡享豐收喜悅的場景,構成了冬日裡一派豐收景象。

「割韭黃是個技術活,這些『小可愛』很脆弱,力度一旦掌握不好就會『跳根』,影響明年收成。」48歲的張正榮正哼著小曲忙著收菜打捆,不到一首歌的功夫,十幾捆根莖粗壯、葉片肥美的韭黃便堆在了田壟上。在他身後,父親張惠成正忙著開鐮收割。

「父親72歲,割韭黃幾十年了,是村裡有名的『老把式』。」張正榮手腳不停。每當韭黃收穫,「掌握核心技術」的張家爺倆就成了村裡的「紅人」,「檔期」被排得滿滿的。冬至前的這段時間是韭黃賣得最好的時候,父子倆一刻也不敢耽誤。

「今年我家韭黃收成好,3畝地能收一萬多斤,已經賣出去3000斤了。」張正榮介紹,自家種植韭黃已有幾十年的時間,韭黃是家裡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單靠韭黃,張正榮家一年就有超過10萬元的收入。

西固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蘋說,張家大坪村採用「麥草覆蓋」的傳統古法種植出的韭黃,不僅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寶貝」,更成了大城市食客餐桌上的「新寵」。越來越發達的交通配上直通地頭的電商,讓深山裡的「小可愛」跑得更遠。今年以來,韭黃通過電商銷往北京、廣州、西安等地。張家大坪村今年韭黃種植面積達520畝,年產量約91萬公斤,年產值1560萬元,韭黃種植已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人均年收入達到2.4萬元。

「以前收割韭黃時還能忙裡偷閒刷刷手機放鬆一下,今年不行,休息的時候我還得忙著研究網絡銷售、給韭黃拍照,把燙著『爆炸卷』的『小可愛』最好看的一面展現給顧客,讓更多人嘗到咱家韭黃的味道。」張正榮說。

在這個冬天,數不清的各種「小可愛」從甘肅的深山裡走出來,將「甘味」帶向四面八方。 (完)

相關焦點

  • 正宗韓國泡菜有望走上百姓餐桌
    眾所周知,韓國人有著吃泡菜的習慣,在這個「泡菜王國」,泡菜不僅是韓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菜餚之一,更是一種獨特文化的象徵。
  • 村子的深山洞穴中,藏著年產值5000萬的財富!啥這麼掙錢→
    央視記者走進了甘肅東鄉族自治縣的布楞溝村、甘肅省甘谷縣尉坪村等地,推出「雲瞰中國」系列短視頻,換個視角看中國美麗鄉村,揭秘致富密碼!走,淘「金」去!村子的深山洞穴中藏著年產值5000萬的財富!當地深山洞穴中流出的山泉水清冽甘甜十八洞村山泉水廠也應運而生水廠不僅拉動了就業村子在水廠還有15%的股權為了保證村集體的所得利益他們還設定了「50+1」的分紅模式
  • 甘肅各地美食特色,你是否都吃過。
    作者:姚文春(號;寶寶)1993年11月,甘肅天水人,好弄文墨,喜歡班門弄斧,書畫寫作,拍攝攝影,有自己的傳媒公司,雖然文採有限,但日後一定勵精圖治,發奮圖強,驚豔群芳。 喜歡廣交天下,有志同道合,共同興趣的朋友,待人誠懇,為人善良,直爽開朗,善於研究各種文學雜誌,以及洞察一切事物。
  • 水城縣農投綠色食品走上貴陽高校餐桌
    水城縣農投綠色食品走上貴陽高校餐桌 2020-12-16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肅小土豆「七十二變」 從深山走向國際
    酸奶、芝麻、花生、葡萄乾、果汁、海鮮等與土豆搭配加工後,簡單的土豆瞬間「七十二變」,變幻出各種奇特的造型、亮麗的色彩,讓在場的人大飽眼福和口福。程媛媛說:「家裡做土豆一般都是炒、煮、炸等,吃法比較簡單。而近幾年,土豆的做法越來越多,餐館裡出現土豆的高檔菜,價格不菲。」從事廚師行業16年的惠建宏是本次「土豆盛宴」的廚師之一。
  • 各地出臺政策大力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的團隊曾在《柳葉刀》上發布過一項分析:全球13%的癌症發病,220萬人的患癌,歸因於各種傳染性疾病。導致癌症的元兇排名前三的是,幽門螺旋桿菌、HPV和B肝病毒。而東亞地區是傳染性疾病致癌發生率最高的區域。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正是容易通過合餐而傳染。
  • 小喵電臺|可愛的茄子
    故事開始於一個奇怪的腦洞:為什麼小胡蘿蔔和小草莓聽起來都很可愛,但是小茄子聽起來就沒有那麼可愛呢?難道茄子它不配嘛。
  • 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
    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百姓生命大過天!去救人!這一刻,人民警察哪裡還能顧得了那猛烈刺骨、無孔不入、灌進全身的細雪,哪裡還能顧得上危險路段的未知情況。各地公安民警抗風雪鬥嚴寒戰疫情為百姓送溫暖在「神州北極」漠河,中國「最北」夫妻警務室——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漠河市北極邊境派出所洛古河村夫妻警務室民警史先強放下正在休產假的妻子、輔警沈欣,巡邏在封凍的江面,辦好百姓「雞毛蒜皮」事兒
  • 百姓劇場:《我的五個爹媽》甘肅公共頻道精彩上演
    該劇已於1月7日在甘肅公共頻道百姓劇場熱播。《我的五個爹媽》講述了一個堅強偉大的女子白鴿因知青時期對好友的一次承諾而承受著眾人的不解,開始獨自撫養故去好友的孩子,不離不棄故事。在經歷了許多變故之後,最終使得這個孩子在「多爸多媽」的大家庭中健康長大的情感故事。
  • 餐桌如何挑選 教你小妙招
    食物能治療疲乏的生活和心情,美妙的就餐過程也值得我們回憶,與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共享美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美食還需要一張不大卻溫暖的餐桌承載,所以今天小梵給大家總結了挑選餐桌的小技巧,咱們一起來看看吧。一、餐桌的分類1.
  • 高原米倉豐盈百姓餐桌——走進企業復工復產第一線
    作為百姓的每日必需,這裡的員工已經習慣了在春節假期保證廠區的運作。「每年春節正是我們為保供應而忙碌的時候,這個春節更是如此。」儲備足,供應才能跟的上。為了保證疫情防控期間大米的市場供應,該公司在節前便儲備了1500噸左右的稻穀備產。「隨著大米持續投產,目前儲備的稻穀大概還有1000噸,隨著物流逐步得到緩解,後續從黑龍江等地購買的稻穀將陸續運抵。
  • 大通湖大米、大閘蟹等將於明年登上上海百姓的餐桌
    益陽大通湖區區委委員、常務副區長張輝、上海農場黨委書記、董事長何為志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明年開始,大通湖區生產的優質綠色農副產品將登上上海百姓的餐桌。籤約現場。大通湖區是湖南省最大的農墾改制區,通過70多年的奮鬥,這裡農業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現代農業發展迅速。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
  • 2021CCTV智慧中國全球愛華詩歌甘肅百姓春晚在蘭州舉行
    12 月 12 日下午,一場歡樂的《舞動中國》開場舞過後,由 CCTV 智慧中國愛我中華 " 愛華春晚 " 聯合主辦的,2021CCTV 智慧中國全球愛華詩歌甘肅百姓春晚,在蘭州名城廣場 3 號廳隆重舉辦。
  • 多地熱議「制止餐飲浪費」:小餐桌有大文明,節約從「我」做起
    多地幹部群眾紛紛表態,節約糧食要從日常就餐做起,繼續踐行「光碟行動」;不少餐飲企業也用創新服務模式、開展「文明餐桌行動」等響應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號召。小餐桌大文明,節約糧食靠個人不久前,江西南昌市民李麗與多年未見的大學同學相約到南昌經開區一家餐廳用餐。
  • 青春新徵程 奮進「十四五」——甘肅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青春新徵程 奮進「十四五」——我省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房惠玲 實習生孫晶)12月23日下午,「青春新徵程 奮進十四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青年宣講團走進西北師範大學。
  • 甘肅|脫貧摘帽是新生活的起點
    幾年前,甘肅隴南地區的西和縣,一到雨雪天,道路就會變得泥濘不堪,百姓出行更是困難。而如今,十天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西和,下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路的蝶變讓村民實現「抬腳上路,出門上車」的幸福夢想......
  • 全球首個彩色大白菜品種 明年有望走上市民餐桌
    據了解,紫橙色彩色大白菜在試驗階段性狀穩定,明年春季將按計劃進行雜交配種,通過品種登記後,將走上市民餐桌。這一創新研究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目前團隊已申請了紫橙色大白菜發明專利保護。
  • 發明施肥器,還會自釀酒,鄂爾多斯這個農民發明無礬粉條走上創業路……
    上初中的時候,在老師的指導下,趙軍利用罐頭瓶蓋、磁鐵和漆包線做了一個小電動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誇讚。這更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他正式走上了創造發明之路。一個普通的廢舊自行車,幾塊鐵板,經過改造,就能變成多功能施肥器;一個小小的輪子,幾根鋼管,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零件,切切焊焊就能變成除茬機 ……走進趙軍的小「車間」,他發明的各種新式農耕機械擺滿屋子。
  • DIY手工製作:不織布做的各種小可愛!適合手工課作業!
    不織布做的各種小可愛! 哈嘍,大家好! 不織布連著給大家分享了好幾期了,眼看著喜歡不織布手工的朋友越來越多,阿梅心裡高興啊! 今天會接著給大家分享布藝手工,今天的不織布手工適合親子互動,也適用於手工課作業,家有孩子的朋友們一定要收藏哦,以後孩子的手工課作業就不用愁了。
  • 博士後桑子陽紮根五峰深山「育新苗」,百萬年薪「挖不走」
    深山尚未甦醒,唯有它滿樹繁花,嬌豔欲滴。15年前,當桑子陽在北京林業大學馬履一教授的帶領下,翻山越嶺,在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見到這棵「紅花玉蘭」時,他驚呆了。這棵樹,是馬履一教授於2004年在宜昌地區調查森林資源時發現的,經中國林科院著名樹木分類專家洪濤教授鑑定,為木蘭科木蘭屬新種,世界稀有,五峰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