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都不知道鐵鍋怎麼開鍋,也有很多人由於開鍋、養鍋沒有處理好,導致煎魚破皮等粘鍋現象,其實鐵鍋如果能處理好,比不粘鍋更好用,而且也一樣可以不粘的!鐵鍋分生鐵鍋和熟鐵鍋,熟鐵鍋比較好,輕巧方便!
1. 鐵鍋用熱水、洗潔精洗淨,擦乾,放爐上小火烘乾;
2. 烘乾後把鹽放上,開大火,不停翻炒,鍋邊都要用鹽均勻炒過,鍋會變色越炒越藍,鹽會變成淺褐色,炒到整鍋都泛藍色為止;
3. 泛藍的鍋去掉鹽,洗淨,擦乾,放爐上小火烘乾,倒入食用油,油可以多一點,等油熱了之後放上一把菜葉,不停翻炒,鍋邊也要用菜葉抹過,保證整鍋都沾滿油,直到菜葉變老;
4.把菜葉、油倒掉,清水洗鍋(千萬不要放洗潔精),擦乾,小火烘乾,再倒上食用油,中火,油勻滿鍋邊,熄火,油不要倒掉,留隔夜;
5. 第二天把油熱好再放菜葉一把,再次勻滿整鍋,把菜葉炒老之後倒掉清水洗淨,擦乾,放爐上小火烘乾即可使用;
6、新買的鐵鍋都會有一股鐵腥味,洗不乾淨,炒鹽可以吸附掉鐵腥味還有鐵鍋上的髒東西;炒鍋加熱變藍是很正常無毒的物理現象,所有鐵類加熱都會泛藍光;有人用肥豬肉代替食用油炒青菜,其實原理都一樣,都是讓油布滿鐵眼形成不粘油膜~要避免鐵鍋生鏽,每次洗完鍋都要擦乾,並在爐上小火烘乾;
鐵鍋雖然看上去笨重些,但它堅實、耐用、受熱均勻,並且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益。由於鐵鍋導熱度適中,在烹飪中易與酸性物質結合,使食物中的鐵元素含量增加10倍,從而促進血液新生,達到補血的目的,因而成為千百年來國人首選的炊具之一。
1、鐵鍋多採用生鐵製成,一般不會含有其他化學物質。在炒菜、煮食過程中,鐵鍋不會有溶出物,不會存在脫落問題,即使有鐵物質溶出,人體吸收也是有好處的。
2、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由於鹽、醋對高溫狀態下的鐵的作用,加上鍋與鏟、勺的相互摩擦,使鍋內層表面的無機鐵脫屑成直徑很小的粉末。這些粉末被人體吸收後,在胃酸的作用下轉變成無機鐵鹽,從而變成人體的造血原料,發揮其輔助治療作用。食物中很多都含鐵,但鐵鍋補鐵最直接。
鐵鍋主要分為精鐵鍋和鑄鐵鍋兩類。鑄鐵鍋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鐵鍋。
1、如何區別生鐵鍋和精鐵鍋?是不是生鐵鍋對人體更好呢?生鐵鍋是選用灰口鐵熔化用模型澆鑄製成的,傳熱慢,傳熱均勻,但鍋環厚,紋路粗糙,也容易裂;精鐵鍋是用黑鐵皮鍛壓或手工錘打製成,具有鍋環薄,傳熱快,外觀精美的特點。
2、生鐵鍋還具有一個特性,當火的溫度超過200℃時,生鐵鍋會通過散發一定的熱能,將傳遞給食物的溫度控制在230℃,而精鐵鍋則是直接將火的溫度傳給食物。對於一般家庭而言,使用鑄鐵鍋較好點。但精鐵鍋也有優點,第一,由於是精鐵鑄成,雜質少,因此,傳熱比較均勻,不容易出現粘鍋現象。第二,由於用料好,鍋可以做得很薄,鍋內溫度可以達到更高。第三,檔次高,表面光滑,清潔工作好做。
不管是生鐵鍋還是精鐵鍋,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和使用鐵鍋呢?
一「看」,看鍋面是否光滑,但不能要求光滑如鏡,由於鑄造工藝所致,鐵鍋都有不規則的淺紋。一般情況下,鐵鍋都有些粗糙,這是不可避免的,用久了就會變得光滑。有疵點、小凸起部分的一般是鐵,對鍋的質量影響不大,但小凹坑對鍋的質量危害較大,購買時需注意察看。二「聽」,厚薄不均的鍋不好,購買時可將鍋底朝天,用手指頂住鍋凹面中心,用硬物敲擊。鍋聲越響,手感振動越大者越好。另外,鍋上有鏽斑的不一定就是質量不好,有鏽斑的鍋說明存放時間長,而鍋的存放時間越長越好,這樣鍋內部組織能更趨於穩定,初用時不易裂。
普通鐵鍋容易生鏽,如果人體吸收過多的氧化鐵,即鐵鏽,就會對肝臟產生危害,所以不宜盛食物過夜。同時,儘量不要用鐵鍋煮湯,以免鐵鍋表面保護其不生鏽的食油層消失。刷鍋時也應儘量少用洗滌劑,以防保護層被刷盡。刷完鍋後,還要儘量將鍋內的水擦淨,以防生鏽。如果有輕微的鏽跡,可用醋來清洗。用鐵鍋炒菜時,要急火快炒少加水,以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不宜用鐵鍋煮楊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因為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鐵後會引起化學反應,產生低鐵化合物,人吃後可能引起中毒。煮綠豆也忌用鐵鍋,因為豆皮中所含的單寧質遇鐵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單寧鐵,並使綠豆的湯汁變為黑色,影響味道及人體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