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鳳凰新聞客戶端特約作者 武俊彤
編者按:距離2020美國大選還有6天時間,無論川普能否連任下屆美國總統,這個謎一樣的古稀老頭都在中美關係史,乃至世界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今天起,鳳凰網《風向》欄目將陸續推出川普系列人物稿,從家庭觀、價值觀、權力觀、中國觀和世界觀五個維度詮釋川普。本期是系列稿件的第三篇——川普的權力觀。「打工人」說完早安,轉眼又是深夜。打車軟體溫馨提示前面排了一百多號,你乘上末班的地鐵,打開手機習慣性地刷了會兒朋友圈,卻愣在了老闆的一條消息前:你被解僱了。
失業,是連白宮裡的「打工人上人」都逃不開的命運。
上面這張圖,是川普新任美國總統時和內閣成員們的第一張合影。這群人中,有共和黨建制派的寵兒,有作風低調的華府圈內人,還有鐵血將軍和億萬富豪。
好一片其樂融融。然而這裡的大部分人,在照完這張相片之後,就被一雙手從「國會山」的山頂推下了萬丈深淵。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川普的幕僚團隊人事變更率高達89%。而自川普上任以來,在白宮辦公廳的65個要職中,58個已經易主,其中16個職位已經換過兩次甚至更多。
這份長長長的名單包括: 美國總檢察官莎莉(不支持川普旅行禁令)、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僅上任24天)、白宮幕僚長一號普利巴斯(被發好人卡)、白宮幕僚長二號凱利(關係不好)、首席軍師班農(白宮宮鬥祭天)、FBI局長科米(通俄門調查中心人物)、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被川普嫌棄)、衛生部長普萊斯(濫用公款)、代理司法部長耶茨(反對禁穆令)、白宮聯絡辦公室主任希克斯(涉嫌貪汙)、CIA前局長布倫南(歐巴馬的人)、國防部長馬蒂斯(反對從敘利亞撤軍)、國務卿蒂勒森(不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矛盾太多)以及他的繼任者博爾頓(格格不入)……
川普老夫終於完成了他的內閣大清洗:
左牽黃,右擎蒼。圍剿建制派,掃除中立黨。
川普究竟在下怎樣一盤棋?他要的究竟是什麼?或許從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的反水和前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的出局中,可以窺見一些端倪。
從前者,你可以看到一個曾對川普有恩的人「死」於中立的原罪;而從後者,你會發現曾經大權在握的建制派也一點一點在川普手中捏碎。
身長六尺八的科米和身長六尺三的川普是一對勢均力敵的CP。他們從不搞陰謀詭計,玩的就是在眾目睽睽下互相傷害的刺激,甚至被拍成了美劇:全兩集的《科米的規則》(The Comey Rule)就定在2020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播出。
| 《科米的規則》改編自科米的回憶錄《更高的忠誠》(A Higher Loyalty)。
在科米30多年的司法生涯裡,他見證過5位美國總統的更替,並直接服務於3位總統,其間更是經歷了剷除紐約黑手黨、9·11 恐怖襲擊調查、追捕蓋達組織成員等事件。但是,這位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最出圈的代表作,卻是在被炒之後,出版的一部大噴川普的回憶錄《更高的忠誠》。
| 科米在新書籤售會上,這本《更高的忠誠》在發行一周內就賣了60多萬本
這本書裡基本上是圍繞著兩扇門而寫:「郵件門」加「通俄門」。
成也是「門」,敗也是「門」。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之後,希拉蕊寫了一本書,叫做《發生了什麼》(What Happened)。在書中,她說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輸掉大選竟是因為郵件。
在大選投票日的五個月前,FBI收到線人舉報,希拉蕊在擔任國務卿時曾使用過私人郵箱處理國務。這些郵件的內容,主要涉及民主黨高層排擠黨內競選人、社會主義小老頭伯尼·桑德斯,暗助希拉蕊獲勝的事情。
消息一出,美國輿論炸了鍋。希拉蕊會不會就此跌落神壇?麥克風和聚光燈都給到了FBI局長科米這裡。但科米的答案是,根據美國複雜的司法程序,因調查證據不足,將不會對希拉蕊提起訴訟。
然而,證據雖遲但到。2016年10月27日,希拉蕊的親密助手胡瑪·阿貝丁的前夫、前國會議員安東尼·韋納在關鍵時刻突然翻車:這位老哥因為給未成年人發色情簡訊被FBI沒收了電腦,探員在他的電腦裡發現了66萬封關於其前妻和希拉蕊的郵件。這些麻辣帶勁的一手資料,180度扭轉了事態。
|胡瑪·阿貝丁與前夫安東尼·韋納
實際上,雖然證據擺在那裡,科米也可以選擇先沉默12天,等美國大選平穩結束後重新調查。其結果可能就是,希拉蕊成功當選總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科米選擇打破沉默,就可能徹底顛覆大選的天平。
科米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郵件門」調查正式重啟。
這下,從「操控媒體、導演遊行、賣官鬻爵」到「黨內鬥爭、資助ISIS、同性戀色情照片」,希拉蕊求錘得錘,在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形象淪落成了一個騙子(liar)。可以說,FBI對「郵件門」事件調查的「反覆」對美國大選的選情造成了不可逆的重大影響,直接把川普送進了白宮。
科米在書裡說:
「我問過自己很多遍,是不是影響了大選的結果?我不知道。如果我說沒有任何影響,那肯定是自欺欺人。但比起川普當選總統,如果希拉蕊當選總統不合法,哪個會讓我更難受?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希拉蕊一定會怪我。」很多人批評科米,意思是他頗有一番「當了那啥還要立牌坊」的味道。但是科米強調自己一身正氣,完全是按程序辦事:「FBI永遠保持極度透明和獨立,絕不為任何黨派和總統個人服務。」
川普當選後,大功臣科米「身不由己」,留在了FBI連任一把手。對於這位「叛變」的前朝元老,川普是抱有很大期待的。這個期待,就是希望科米變成川普的一條狗,一條忠實的老狗。
那是2017年的5月9日,科米正在洛杉磯給聯邦調查局的委員做演講,電視新聞裡突然播出了「科米辭職」 的新聞。
他以為這是同事們搞的惡作劇,於是跟臺下的兄弟們打趣道,Fake News!自己並沒有想要辭職。但很快,電視裡的字幕就變成了「科米被解僱」。就這樣,科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離職。
然而就在四個月前,科米還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川普的生死。
2017 年1月5日,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四大部門匯聚在白宮,和歐巴馬總統一起,探討俄羅斯是否幹擾了2016年的美國大選。
十幾日之後,美國媒體發布了一份長達35頁的文檔,將川普與「通俄門」直接鎖了。
面對即將找上門的麻煩,川普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拉攏科米。
2017年1月27日,川普給科米打電話,約他晚上一起吃飯。
「所以你打算怎麼做?」在飯桌上,川普開門見山。
科米其實也清楚這頓飯是為了什麼而吃,還沒等他回答,川普卻話鋒一轉。
總統大人幽幽地說到,很多人都想當 FBI 局長,但他個人很中意科米,而如果科米想「離職」,他也可以理解……作為總統,他有權決定FBI的人事變動,雖然他「並不想這麼做」。
這就是赤裸裸的綁架。科米心想:「美國總統請我吃晚飯,菜單上寫的卻是我的飯碗。」他回答川普說,自己是值得信賴的,他不會在別人背後搞小動作;但同時,他也是絕對獨立的,FBI 也一樣不是總統的工具。
太潔身自好了。川普的世界裡不允許這樣不可控制的中立派存在:你一個來白宮給我打工的工具人,也配給我上課?
川普隨後丟下這麼一句話:
「我需要的是忠誠,我期待的也是忠誠。」(I need loyalty. I expect loyalty.)
科米也不是吃素的。晚餐結束之後,科米回家立馬拿出了小本本開始記仇。這個習慣被他一直保持了下去——他每次和川普單獨接觸之後一定會留下記錄。這些筆記他會複製好幾份,一份給他的參謀長保管,一份給 FBI 的高管團隊,一份備案在家。
之後的幾個月裡,川普一次次試圖拉攏科米,一次次熱臉都貼上了科米的冷屁股。FBI對「通俄門」的調查進行的如火如荼,川普也變得一天比一天焦慮。
2017年3月20日,科米首次公開承認,FBI正就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展開調查。2017年5月7日,科米甚至公開了他與總統川普幾次見面時的私人談話內容。
僅僅兩天後,科米被炒。解僱科米的原因是其未履行好警察頭子的職務,其實畫外音則是:科米的手伸的太長了,川普沒有耐心了。
在被川普解僱前一天,科米還去了趟司法部索要了更多關於俄羅斯幹預大選以及川普競選的資料,他還表示需要增派人手加快調查進度。
科米被撤後,當場失去了FBI局長的所有特權,甚至連蹭一下FBI的交通工具回家都不行。但接替科米的 FBI 執行局長卻決定,允許科米搭乘專機返回華盛頓。
川普雷霆暴怒,他馬上聯繫了FBI的執行局長,問他是誰允許科米乘坐專機的。這人也是剛啊,立即回答說:我本人。
2017年6月8日,科米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直斥白宮「充斥著謊言和詆毀」。他還說,他明白總統可以以任何理由開除他,但變來變去的理由卻使他「困惑又擔憂」。如今,科米的困惑已經變成憤怒,因為川普在開除他之後,還在詆毀他的名譽。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則揶揄科米,說他是「情報界的豔星」。
可這樣極富個人情感色彩的證詞,並不一定能為科米準確達意。在外人看來,科米很有可能是出於個人恩怨作假證來報復川普。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即使科米說的是事實,恐怕也很難被採信。其實,這正是川普的聰明之舉。如果科米沒有被解職的情況之下到國會作證,其可信度顯然要高於被解職之後。
川普本人更是激情轉發了一條福克斯新聞的推特:「詹姆斯·科米上周的證詞將川普被彈劾的機率從3%降至0%。」
川普很滿意,於是他把目光又轉向了身邊的諸位愛卿。
因為除了彈劾之外,根據憲法第25條修正案,川普被合法罷免的唯一途徑就是讓副總統和至少一半內閣成員證明川普不適合擔任總統。
沒有一點點防備,6月11日,川普把他的整個內閣都召集到了白宮,並邀請所有參會官員在記者團面前圍著桌子挨個讚美他們敬愛的領袖……整個過程令人反胃,無異於讓這群有頭有臉的人物在觀眾朋友們面前表演吃翔。
殺雞儆猴。哪一個嘴巴不甜?小心下一個就是你。
論川普身邊出鏡率最高的內閣成員,除了蓬佩奧,應該就是下面這位。
川普就任總統後不久,就為大女婿賈瑞德·庫什納在白宮謀了個差事。Title不夠,實權來湊:從沙特到中國,幾乎在所有美國重要的外交往來還有收購TikTok這樣的國際談判中,庫什納都從中謀劃,還親自擔任聯絡員。巴以斡旋中,他更是立了頭等「功」。
庫什納和川普都來自商人家庭,同樣身為富二代的倆人「惺惺相惜」。庫什納甚至也提出過「像經商一樣從政」的觀點。川普將這位駙馬爺視為心腹,「如果連庫什納都找不到為中東帶來和平的方案,就沒有人能行了。」
就算美國學界、政界都舉雙腳同意庫什納就是彌合中東地區千年分裂的天降紫薇星,也會有一個人投下反對票,他就是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雷克斯·蒂勒森。
然而,蒂勒森在成為國務卿之前,其實和川普一樣是赫赫有名的商界大佬,沒什麼從政經驗。但是論江湖地位,阿森卻不知道比川普要高到哪裡去了。
蒂勒森何許人也?那可是曾經經營著世界上最高產值的油企,大名鼎鼎的埃克森美孚的董事會主席兼CEO啊。作為全美倒騰石油的傢伙裡混的最好的一個,阿森經常圍著地球飛來飛去,和各國政要談笑風生,其中又屬普京和他的私交最鐵。
|蒂勒森與普京
在「入宮」以前,阿森在埃克森美孚一路開掛,從一個平平無奇的「打工人」爬到萬人之上實現了美國夢。眼看著還有四個月就能光榮退休,享受一望無垠的私人牧場,躺在上億美元的退休金上騎騎馬,打打獵,它不香嗎?
|蒂勒森在德克薩斯州價值400萬美金的牧場和豪宅
蒂勒森也很糾結,在相繼無視掉班農、庫什納發來的手機信息後,他終於接通了副總統當選人邁克·彭斯的電話。
蒂勒森心動了,他決定前往新總統的大本營——紐約市中心那座金碧輝煌的川普大廈親眼看看。一番不太有什麼深度的面試交鋒過後,蒂勒森拿到了offer。但是真正的大佬拿到了offer也不一定去,蒂勒森奪得主動權之後對準老闆川普提了一個條件:「我希望你跟我保證,永遠不會在公共場合跟我吵架。」
川普一口答應。
但蒂勒森上崗之後,就發現自己被騙了。他感覺自己根本沒什麼存在感啊,而蠶食他國務卿大權的人正是川普眼前的大紅人,在白宮西翼和他分庭抗禮的內戚庫什納。
回到這位年少有為的美國第一女婿。在中東問題上,他曾帶著四五套方案自信滿滿地找到蒂勒森。蒂勒森聽完,就get一個字:錢。
蒂勒森告訴庫什納:孩子,你讀書太少不懂歷史,中東那些破事光靠砸錢是不夠的。
庫什納邪魅一笑,他相信自己為巴以之間的和平制定了一項真正原創、平衡的計劃。他打心底裡認為蒂勒森就是嫉妒他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0年來的交情,這人根本擔不起國務卿一職。
|庫什納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庫什納的家族是純正的猶太裔,他的利益擺明了是跟以色列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小庫在打什麼算盤,老道如蒂勒森怎會不清楚。
但是蒂勒森不知道的是,那年杏花微雨,川普承諾的千言萬語都是為了騙他放鬆戒心。背地裡,川普在下很大一盤棋。什麼扮豬吃老虎,溫水煮青蛙,黨同伐異這事兒川普做的雖然不太乾淨,但是見血封喉。
蒂勒森被選中擔任國務卿,其實是共和黨建制派的一手安排。
新政府換屆要一下子安排4000個職位,川普根本搞不定啊!川普一個政治素人,在白宮初來乍到,根本找不到那麼多合適人選。他還是得求建制派,哪怕這些未來的「左膀右臂」在某天都會成為自己的掣肘。
美國政壇上的每一個角色背後,都和某些既得利益者的觸手和吸盤緊緊相連。
在華盛頓,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遊說者從企業收下一筆滿意的中介費,再揣著另一張帳戶內滿綴著天文數字的銀行卡,或者其他的談判籌碼敲進某位議員的辦公室。
曾幾何時,川普也是為了私人利益勾結議員的商人之一;而現在,唐納德·鈕祜祿·川普卻可以正大光明地坐在「龍椅」上八方斂財。
|柯林頓夫婦就曾經參加過川普和梅拉尼婭的婚禮
當然了,埃克森美孚也和共和黨內許多大佬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原本蒂勒森可以就這樣一直藏在幕後,通過種種灰色操作從政府那裡獲取政策好處,然後繼續悶聲發大財。然而有一件事的發生,讓他不得不走到政治舞臺的中央,親手斬斷懸在公司頭上的最大威脅。
這個威脅就是1504號法規。
自1991年石油在赤道幾內亞發現以來,此後20年該國GDP從1.3億飆升至23億美元,但是這些錢幾乎都落到了當地獨裁者奧比昂的口袋裡。埃克森美孚為了獲得更多油田開採權,罔顧這裡的暴政和當地人民的悽慘生活,花重金討好奧比昂。
|奧比昂的微笑:)
這兒的總統喜歡豪宅、遊艇和跑車,副總統(就是奧比昂的大兒子)喜歡麥可·傑克遜——埃克森美孚投其所好,只用一點點好處就撬動了好幾座大油田。
|奧比昂的豪宅
|麥可·傑克遜曾戴過的巡演手套就曾是奧比昂兒子的私藏
可是好日子剛過不久,這些豪宅、遊艇、跑車和傑克遜的周邊就成了美國、西班牙、瑞士、法國等國家執法部門調查、起訴、審判埃克森美孚公司行賄的證據。
雖然埃克森美孚迅速聯合其他能源公司一起遊說,把這次危機壓了下來,但到2010年金融危機,美國政府再次要求出臺新的1504號法規。這會間接迫使埃克森美孚將國內外的不法交易公之於眾,急得蒂勒森親自跑了好幾趟國會山,可惜都無果而終。
此法案本應是在2017年1月1日生效的,川普剛好是2017年1月20日上任。江山改姓之後,執政黨馬上提出要廢除部分法規,其中就包括1504。2月1日,埃克森美孚的說客前往國會山呈情,兩院很快投票廢除了1504號法規。
投票一小時後,蒂勒森就被任命為國務卿。
|蒂勒森在白宮宣誓就任國務卿
你品,你細品。回顧之前蒂勒森在川普大廈的那次面試,其實只是走個過場。川普手裡的幾位國務卿人選,無非是不同老牌霸權利益的代表罷了。這些代表美國霸權利益的跨國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美國持續對外擴張,在國外維持大量駐兵,這樣才能讓他們有恃無恐地在外國興風作浪。但是川普不一樣啊,他要撤軍、要退群、要打貿易戰、要搞民粹主義拉攏底層白人,所以國務卿這個美國外交事務最重要的位置,他必須找一個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好的吧,那國務卿的位置就先讓這位老哥捂一會兒。
蒂勒森擔任國務卿的那一年,他曾因自己和普京的私交在克裡米亞事件中左右為難,在美朝關係的進展中被各種邊緣化,在伊朗核問題上和川普有無數分歧,還在巴以問題的談判上被庫什納搶了風頭……
在朝鮮核問題曝光度最高的那會兒,蒂勒森曾兩次發表公開聲明支持雙邊和談,但都迅速被白宮打臉。川普希望他和金正恩的任何對話都不通過任何第三人進行。2017年10月1日那天,川普發了一條推特說:「蒂勒森試圖與『小火箭人』談判就是在浪費時間。省省力氣吧,雷克斯。」此舉不僅違背了川普不在公共場合與蒂勒森意見相左的承諾,簡直就是對蒂勒森智商的直接羞辱。
2018年3月8日,在川普讓韓國方面宣布他將與朝鮮領導人舉行會晤的歷史性時刻,蒂勒森不在白宮,而被支去了衣索比亞進行國事訪問。就在這個爆炸性消息宣布的前一天,蒂勒森還傻傻地對媒體表示:「我們(美朝之間)距離談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蒂勒森最後的訪非之行
沒過幾天,蒂勒森的非洲之行剛剛進行半程,在他落腳肯亞的時候,接到了白宮幕僚長約翰·凱利的電話。凱利對蒂勒森說:「趕緊回來,總統要炒了你……但我勸他這事兒要等你回來之後再議。」
蒂勒森深知大事不妙,趕緊把接下來的幾天行程縮短到了72小時,他在飛機上不眠不休,凌晨四點在美國空軍基地落地。就在他早上九點準備前往白宮的時候,蒂勒森的秘書一個電話打過來。
「您看見了嗎?」
「沒啊???」
蒂勒森沒有推特帳號。於是乎秘書把八點四十四分新鮮出爐的推文念給了他聽:
「邁克·蓬佩奧,中情局局長,將會成為我們的新任國務卿……」
他們走了,
2018年3月,川普幾乎把國務卿、副國務卿、中央情報局局長,還有總統國家安全顧問,都換了一遍。如今的川普內閣,只留下激進保守派、對華鷹派,以及……家庭成員派。這些人服從川普的治理風格,一致對外抨擊川普的批評者。
有媒體評論說,川普正式組建了一支堪稱近40年來最強硬的總統班底。
|川普的支持者,圖源美聯社/Andrew Harnik
川普的支持者才不關心內閣成員是誰,他們要的是安全的邊界、強大的軍事力量、稅收降低、工作機會增加,以及為下一代帶來充滿希望的未來。
傳記作家麥可·D.安東尼奧在川普傳記《永不滿足》中寫道,川普對「劇場政治」熱愛並且擅長。作為總統,川普發現自己需要專家和經驗豐富的人才,但這些人才並不那麼容易畏縮。川普無法適應他們擁有不一致的看法,以至於以創紀錄的速度趕走了這些高級助手。
| 麥可·D.安東尼奧《永不滿足》,圖片源自Toronto Star
「川普使他周圍的人感到痛苦。」川普是個欺負人又殘酷的老闆,一生都在任性和恐嚇的基礎上進行管理。在他看來,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被川普趕走的人,會選擇轉身寫一本揭露內幕的書。
對付手握自己把柄的FBI局長科米,川普不顧時機成熟與否,更不在乎輿論的譁然,抓住主要矛盾,雖然惹了一身腥臊卻達到了自保的目的。
而對付蒂勒森這樣的建制派代表,他先是讓自己的女婿架空半個國務卿的權力,後又處處給蒂勒森暗中使絆,讓蒂勒森漸漸出離他身邊最核心的決策範圍,最後一發推特結果了他。
川普似乎次次都能在危機中抽身,上任以來,更是實踐了大部分當初的競選承諾——他成功大幅減稅、退出一批老祖宗用心血維護的群聊、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在美墨邊境修牆、推動以色列和中東國家建交、壓榨盟國收了更多保護費、與金正恩兩次會面……
這裡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和當今美國的建制派利益針鋒相對的。要真正達到他的目標,川普想要的是更多的權力。他要仿照的模版是普京,是金正恩這樣的超級獨裁者。川普下定決心,要跟維繫美國全球霸權的派系決裂,擋我者死。
這些「好聚不好散」的故事,統統裝進了川普的潘多拉魔盒,在大選前被悄悄打開。
但是,川普的血究竟有多厚呢?我們拭目以待。
1.How our incoming secretary of state helped to enrich Africa’s nastiest dictato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