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周一(11月30日)報導稱,根據美國政府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比中國正式確認該病毒的時間早了幾周,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首例本土病例早了約一個月。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上述發現給這樣一種觀點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即早在公共衛生當局和研究人員意識到之前,這種病毒就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科學家發現,在美國紅十字會從美國9個州的居民那裡收集的7,389份獻血樣本中,有106份發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
科學家們的研究基於美國紅十字會在12月13日至1月17日期間採集的血液樣本,這些血樣隨後被送往疾控中心進行檢測,以確定是否有人對這種名為SARS-CoV-2的新型冠狀病毒有抗體。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CDC科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SARS-CoV-2感染可能在2019年12月出現在美國,這要早於我們先前的認識。」
人的免疫系統在遇到病毒等病原體時,會產生抗體來與之抗衡。抗體的出現說明感染了病毒。
CDC的科學家在分析血液樣本時發現,在12月13日至12月16日期間,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採集的39個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科學家們寫道,研究結果表明,在去年12月中旬,美國西海岸出現了孤立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他們還發現,在12月30日至1月17日期間,從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等地採集的67個樣本中發現了抗體。這些發現表明,到今年年初,新冠病例更加分散,但仍然處於孤立狀態。
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排除了這種可能,即他們發現的抗體是為對抗其他冠狀病毒而產生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這一結果進一步證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比此前已知的時間要早。例如,研究人員在對一名於2019年12月27日在法國住院的患者的標本進行回顧性分析時發現了這種病毒。
CDC的研究人員稱,在今年1月19日,也就是美國開始對新冠病毒進行檢測兩天之後,美國報告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一名幾天前從中國回國的年輕男子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這種疾病,並尋求治療。隨後在美國被診斷出的另外兩個人在1月中旬也出現了症狀。
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表示,病毒溯源國際專家組的成員名單已經公布,包括來自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專家。世衛組織的立場一向清晰,應基於科學展開研究,世衛組織將盡一切可能了解病毒源頭,並呼籲所有人在該問題上展開合作。
此前,針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和診所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在世界衛生組織獲悉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已在洛杉磯出現。
9月10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醫學網際網路研究雜誌》發表了一份報告,認為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2月份之間前往洛杉磯分校下屬醫院及診所就診的那些呼吸道疾病患者,其症狀和新冠肺炎非常相似。
今年5月,美國Business Insider網站曾撰文稱,美國去年12月可能就出現了新冠病毒,但美國政府在早期追蹤疫情時只「關注」中國,犯了致命性錯誤。
在今年4月底,美國北澤西網站曾報導指出,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麥可·梅爾哈姆表示自己曾在2019年發病,出現高燒、發冷等一系列症狀,當時被診斷為流感,但隨後做檢測時發現已有新冠病毒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