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選舉人投票確認拜登贏得大選,川普還有多少「驚奇」?)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任重 柳玉鵬】「現在是時候翻開新的一頁了」——當地時間14日晚,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確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共和黨籍的現任總統川普僅獲得232張選舉人票。《華盛頓郵報》指出,選舉人團會議之前很少引起特別關注,但由於今年川普不遺餘力反抗選舉結果,14日的投票成為一個重要的節點,給這場可能是幾十年來最具挑戰性的選舉帶來某種終結感。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終於向拜登發出了姍姍來遲的祝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11月25日致電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15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被問到中國領導人是否有安排與拜登通話時,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歷來主張中美雙方應該加強溝通對話,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拜登講話,巴爾辭職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4日下午5時半左右,加利福尼亞州將其55張選舉人票投給了拜登,這使得拜登贏得了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為他的勝利正式畫上句號。當最後一個投票州——夏威夷州將4張選舉人票投給拜登後,拜登最終獲得了306張選舉人票,超過川普74票。
就在14日早上,川普的競選顧問米勒還聲稱,在出現選舉爭議的州,將有「另類選舉人」為川普投票。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年沒有出現「失信選舉人」,6個關鍵州——內華達、亞利桑那、喬治亞、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和密西根的選舉人也無一例外,依照其州屬選舉結果把選舉人票都投給了拜登。儘管川普的支持者承諾會在總統失利的州議會大廈外舉行抗議活動,但14日的投票基本上進展順利,沒有示威活動幹擾會議進程,在一些州警察人數甚至超過了抗議者。
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揭曉後不久,拜登在其家鄉德拉瓦州威爾明頓市發表講話稱:「在這場為美國靈魂而戰的戰鬥中,民主佔了上風……現在該翻過這一頁了。」拜登在講話中一方面呼籲團結,另一方面強烈譴責川普及其盟友對美國選舉制度的攻擊。他特別批評了「共和黨17位檢察長和126位國會議員」籤署的旨在推翻4個關鍵州大選結果的訴訟,該訴訟最終被最高法院駁回。拜登稱,這些共和黨人表現了「我們從未見過的極端立場」。他重申自己將擔任「所有美國人的總統」,將「同樣為那些沒有投票給我的人努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15日報導,拜登在威爾明頓的演講中聲音嘶啞,且因咳嗽中途停下來好幾次。一位推特用戶稱「拜登在14分鐘的演講中至少清了17次嗓子」。拜登在演講後表示自己只是有點感冒,根據白宮報告,拜登上周五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是陰性。
另據美聯社報導,選舉人團投票當天,川普在日落後就一直留在他的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與共和黨盟友一起跟蹤投票結果。投票結果揭曉10分鐘後,川普就發推特稱他與司法部長巴爾舉行了「非常愉快的會議」,並宣布巴爾即將離職,由司法部副部長羅森代理。巴爾一直是川普的堅定盟友,但他表示沒有發現規模足以改變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舞弊現象,引發川普的強烈不滿。據報導,川普最近幾天也一直在對巴爾發火,指責他沒能早點揭露聯邦當局正在調查拜登兒子亨特的稅務情況。
CNN:蓬佩奧周四會布林肯
儘管川普在選舉人團投票中徹底落敗,但他依然不肯認輸。川普從14日晚到15日早上連發多條推特,抱怨投票機是一場災難,「更改」了選舉結果:「這場虛假的選舉站不住腳,共和黨人動起來吧,7500萬張選票。」這些推文無一例外都被打上了「存在爭議」的標識。
而據CNN15日報導,拜登提名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將於周四(17日)訪問美國國務院,與現任國務卿蓬佩奧會面。報導稱,這將標誌著川普的最高外交官對拜登勝選的首次正式承認,並準備將美國外交政策控制權移交給他的繼任者。一名消息人士稱,這次會晤預計只有15分鐘,但國務院官員認為這是「積極的一步」。蓬佩奧曾在大選後拒絕承認拜登的勝利,並指出「將順利過渡到第二屆川普政府」,引發輿論譁然。
《紐約時報》15日稱,過去6周,共和黨人基本上站在川普一邊,拒絕承認拜登是當選總統。但到了14日,一些共和黨人開始無奈地承認拜登獲勝了。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格雷厄姆曾竭力支持川普扭轉敗局的努力,但14日他告訴CNN,他已經和拜登通過話,表示會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他合作。談到川普扭轉敗局的努力,格雷厄姆說:「對於總統來說,這是一條非常、非常狹窄的道路。」西維吉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卡皮託表示,選舉人團的選票是決定性的,拜登是當選總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科寧也表示:「全國將在明年1月20日翻開新的一頁,我們將有一個和平的過渡。」
15日上午,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首次向拜登表達祝賀,「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出爐,今天我要祝賀當選總統拜登。」
此前一天,美國密西根州眾議員米切爾致信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宣布退出共和黨。他寫道,儘管他投票給了川普,但他不能繼續隸屬於該黨,不能認同該黨試圖推翻選舉結果的努力。他說:「某些候選人把我們的選舉制度視作跟第三世界國家的一樣,煽動對投票神聖性等最基本的東西的不信任,這是不可接受的。」米切爾是美國國會最富有的議員之一,曾擔任共和黨領導層。
「普京終於承認拜登勝選」,俄新社15日報導,在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確定拜登獲勝後,俄總統普京向拜登發了賀電。克裡姆林宮網站指出,在賀電中,普京祝願美國當選總統一切順利,並相信,對全球安全與穩定負有特殊責任的俄羅斯和美國,儘管存在分歧,仍可以為解決世界當前面臨的許多問題和挑戰真正作出貢獻。普京表示,基於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俄美合作將符合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利益,「就我而言,我準備與您相互合作和接觸。」
川普還有多少「驚奇」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稱,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是總統宣誓就任前的一項例行公事,一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失去實際權力和影響力的政治程序。然而,川普對2020年大選結果發起挑戰的焦土政策,卻令這一程序重新得到關注。全美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為這場漫長的司法紛爭畫上句號。
但《華盛頓郵報》15日仍然提醒說,「戰鬥還沒有結束。別指望川普痛苦的抱怨會消失」。川普的競選顧問米勒14日對福克斯新聞稱,川普競選團隊計劃繼續質疑選舉結果。他說:「憲法中唯一的日期是1月20日,因此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糾正這一虛假選舉結果的錯誤。」但他拒絕進一步解釋其計劃。
《華爾街日報》15日稱,總統選舉過程的下一個重大步驟是1月6日,屆時副總統彭斯將主持國會的聯席會議,對每個州的選舉人票進行最後清點並宣布結果。《華盛頓郵報》說,一些共和黨人希望在1月6日以某種方式推翻拜登的勝利。
《紐約時報》稱,川普正在利用任期的最後幾天鎖定政策,「讓拜登的任務更加困難」。在他的鼓勵下,美國高層官員正在爭分奪秒地從阿富汗撤軍,爭取阿拉斯加的石油鑽探租約,懲罰中國,執行死刑,並阻撓拜登可能重新談判的伊朗核協議。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執行死刑和石油鑽探租約,川普政府計劃在拜登1月20日就職前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採取行動。
美國《新聞周刊》稱,美國歷史上的跛腳鴨總統,大都喜歡使用行政命令,以及總統赦免、監管法令、司法任命,甚至軍事行動,來幫助鞏固其政治遺產,削弱在大選中擊敗他們的那個人。鑑於川普拒不認輸,超越了總統行為的正常界限,許多華盛頓人士擔心,作為即將離任的三軍統帥,他還可能製造其他亂子。移民改革倡導者擔心,川普可能會下令大範圍地開展移民執法突襲行動,廢除出生公民權等,以「儘可能多地趕走人」。從現在起到拜登就職日前,川普可能還會發出數百份解僱通知書,令從疾病控制中心、環境署到國土安全部門等一長串政府機構的工作陷入混亂。此外,「川普手裡還有一份長長的赦免名單」,從家人到親密助手。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川普會在這最後的一個月中根本不理政務,或者憤怒地否決國會的任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