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新保險合同準則發布實施答記者問

2020-12-27 中國政府網

2020年12月,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這是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的重要成果。為便於各方面了解掌握新保險合同準則,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修訂完善保險合同準則的背景?

答: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財會〔2006〕3號),規範了原保險合同和再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2009年,財政部發布了《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09〕15號),進一步規範保險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險風險測試和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等問題。上述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處理規定(以下統稱原準則)增強了保險行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對於規範實務中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然而,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的較快增長和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化,原準則在實施中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例如,收入提前確認導致收入與費用確認期間不配比、收入中包含投資成分導致保險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收入信息不可比、精算假設調整對未來利潤的影響計入當期損益導致個別保險公司粉飾業績等。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通過修訂原準則加以規範。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分別於2017年5月和2020年6月發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和《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的修訂》(以下統稱國際保險合同準則),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路線圖,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應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保持持續趨同。在此背景下,財政部會計司自2018年初啟動了對我國保險合同準則的修訂項目。

問:保險合同準則的修訂完善過程?

答:基於我國保險行業和資本市場發展的實際需要,會計司在保險合同準則修訂過程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是開展前期研究。通過專題研討、實地調研、專家諮詢等方式,充分聽取有關監管部門、企業、會計師事務所、高等院校等方面意見,全面研究我國新形勢下修訂保險合同準則的必要性和修訂的主要內容。

二是起草修訂初稿。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起草了修訂初稿,並採取多種方式內部徵求意見和開展研討,同時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就具體技術問題充分溝通和探討。

三是公開徵求意見。2018年12月,財政部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X號——保險合同(修訂)(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2019年7月,結合國際保險合同準則的最新修訂,再次就修訂中的重點問題公開徵求意見。

四是組織模擬測試。為評估新保險合同準則對我國保險行業的影響,財政部聯合銀保監會組織部分保險公司開展模擬測試工作。參測保險公司共6家,總資產、淨資產和保費收入分別約佔整個保險行業的73%、72%和55%,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測試結果基本符合國際國內同行的預期。

五是正式發布準則。在反覆聽取各方意見和模擬測試分析的基礎上,會計司對徵求意見稿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履行財政部審核批准程序後,形成終稿,於2020年12月正式發布。

問:保險合同準則修訂的主要內容?

答:新保險合同準則在保險服務收入確認、保險合同負債計量等方面作了較大修改。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完善保險合同定義和合同合併分拆

原準則下的保險合同定義未對保險風險對保單持有人影響、保險風險包含內容等作出明確要求,導致實務中對保險合同的理解不一致。新準則完善了保險合同的定義,明確保險合同必須在特定保險事項對保單持有人產生「不利影響」且轉移了「重大保險風險」時,才符合保險合同的定義。此外,新準則還對原準則未予明確的保險合同合併和分拆作出了規範,以反映保險合同的商業實質。

(二)引入保險合同組概念

原準則對保險合同的計量單元未作明確要求,實務中保險公司採取的計量單元大小不一,可能導致利潤分攤不合理、損失確認不及時等問題。為更好地反映保險合同風險及盈虧水平等相關信息,新準則引入了保險合同組合和合同組的概念,要求保險公司將具有相似風險且統一管理的保險合同歸類為一個保險合同組合,並以盈利水平等為基礎,將合同組合細分為合同組,確認和計量均以合同組為基礎單元。為更好地體現保險服務業績,避免不同時期籤訂的保險合同因盈虧相抵而不恰當地影響各期損益,新準則要求保險公司不得將籤發時間間隔超過一年的合同歸入同一合同組。

(三)完善保險合同計量模型

原準則區分壽險合同和非壽險合同,規定了保險合同準備金和保險合同收入的計量方法。新準則不再區分保險業務類型,而是以保險合同組基於組內各合同權利和義務估計的未來現金流量按照當前可觀察折現率折現後的現值為基礎,考慮非金融風險影響和未賺利潤,計量保險合同負債,作為保險合同計量的一般模型。

此外,針對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新準則考慮其合同實質,提供了浮動收費法的特殊計量要求;針對虧損合同,新準則提供了虧損部分的特殊處理規定;針對1年以內的短期險合同或滿足其他規定條件的保險合同,新準則提供了保費分配法的簡化處理;針對分出再保險合同,新準則提出了減少分出再保險合同與對應的保險合同會計錯配的相關處理規定。

(四)調整保險服務收入確認原則

原準則規定只有保險與非保險部分能夠區分且可單獨計量時,才能對保險合同進行分拆,否則在通過重大保險風險測試的情形下,應當將該合同整體作為保險合同處理,對應的保費計入保險服務收入。上述規定導致保險公司確認的收入中包含了無論保險事項是否發生均須償還給保單持有人的金額,即具有保戶儲蓄性質的投資成分,與新收入準則下確認收入的原則不符。新準則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分拆保險合同中可明確區分的投資成分和其他非保險服務成分,對於不可分拆的投資成分,其對應的保費也不得計入保險服務收入。新準則關於保險服務收入確認原則的調整將更真實反映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更好地體現「保險姓保」,同時也與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確認收入的原則保持一致。

(五)改進合同服務邊際計量方式

原準則未明確合同服務邊際在初始確認後如何反映未來提供服務的變化,實務中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將當期作出的有利精算假設調整確認為當期利潤,導致當期利潤確認不合理,甚至存在通過濫用調整假設操縱利潤的風險。新準則要求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組初始確認時確定合同服務邊際,且合同服務邊際應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未來提供服務的變化進行調整,在後續提供服務的期間內攤銷。新準則的這一改進將更真實地反映合同服務邊際在後續期間的變化,有利於降低利潤操縱的空間,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

(六)新增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計量方法

原準則對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的計量未作特別規定,導致現行會計實務未能適當體現此類保險合同的特徵。新準則規定,對於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因投資收益率變動等金融假設變化引起的與未來服務相關的浮動收費現金流量變動額,應當調整合同服務邊際。這一特殊計量要求不同於新準則對不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更能體現具有直接參與分紅特徵的保險合同的實質,避免此類合同因金融假設變動導致保險公司當期利潤和淨資產的大幅波動。

(七)規範分出再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

原準則區別分入業務和分出業務,對再保險合同作出了不同於原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規定。新準則統一了原保險合同和再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明確規定除了準則特別規定的關於合同服務邊際確認等少數差異外,再保險合同適用與原保險合同相同的會計處理原則。同時,為保持分出再保險合同與對應的保險合同的會計匹配,新準則規定在計量分出再保險合同的履約現金流量和合同服務邊際時,需要考慮與對應的保險合同的關聯性,以更好地體現分出再保險合同用於彌補對應的保險合同未來賠付的商業實質。

(八)優化財務報表列報

一是新準則簡化了資產負債表項目,要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組合的餘額分別列示保險合同負債和保險合同資產、分出再保險合同資產和分出再保險合同負債,更好地體現了保險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二是根據利潤驅動因素區分保險公司的保險服務業績和投資業績,並在利潤表中予以反映。三是新準則進一步強化了披露要求,使得保險公司的風險敞口、盈利能力和利潤來源等信息更加清晰透明。

問:新保險合同準則的發布實施將對保險行業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答:新保險合同準則的發布實施將對保險行業產生以下積極影響:

(一)有利於促進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體現「保險姓保」。新保險合同準則要求保費收入分期確認並剔除投資成分,將導致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保險公司的實際收入水平。而且,根據會計配比原則,收入和費用將同步下降,因此新準則對保險公司淨利潤和淨資產等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相對有限,根據對國內6家大型保險公司執行新準則的模擬測試結果也基本印證了上述事實。新準則對保險公司收入確認原則的調整,合理擠出了保費收入中含有的較大「水分」,將有效抑制保險公司盲目擴大收入規模的短期衝動,有助於保險公司重新聚焦可帶來長期收益的保障型保險產品,更加謹慎地研發具有合理利潤率的投資型保險產品,促進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真正體現「保險姓保」的保險本源。需要說明的是,執行新準則導致收入規模下降的問題並非我國特有,根據同行測算,歐洲等保險公司執行國際保險合同準則同樣會出現收入規模的大幅下降。

(二)有利於抑制保險公司粉飾財務業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險合同的計量高度依賴精算假設和精算結果。原準則下,精算假設調整對未來利潤的影響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導致個別保險公司為粉飾當期財務業績不惜虛假調整精算假設。新保險合同準則下,精算假設調整對未來利潤的有利影響不允許計入當期損益,而必須在未來提供服務的期間逐步確認,使得保險公司利用調整精算假設來調節當期利潤的目的落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潤操縱行為,有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有利於增強我國保險公司綜合實力,提升我國保險行業國際形象。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新保險合同準則代表了當前全球保險會計領域的先進水平。該準則的發布實施,特別是保險合同負債的計量、保險服務收入和保險服務費用的確認等,需要保險公司的財務部門、精算部門、業務部門、銷售部門、信息技術部門等的精誠合作、協同發力,有利於促進提升保險公司精細化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有利於鍛造一批優秀的複合型保險會計專業人才。同時,實施新保險合同準則也有利於我國保險公司與國際同行對標,提升我國保險行業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

問:新保險合同準則的實施範圍和時間是如何安排的?

答:國際保險合同準則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為兼顧我國市場環境和企業實際能力,在實施範圍和實施時間上採取分步到位的辦法。具體如下:

(一)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以避免出現境內外報表會計準則適用差異。

(二)其他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包括境內上市公司)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以為其留出充足準備時間,總結借鑑境外上市企業執行新保險合同準則的經驗,確保準則實施質量。同時,允許企業提前執行。

此外,鑑於保險合同準則新舊變動較大,為幫助相關企業順利過渡至新保險合同準則,新準則提供三種銜接方法:一是全面追溯調整法;二是修正的追溯調整法,該方法下提供了多項簡化處理安排;三是公允價值法。

問:財政部門應如何做好新保險合同準則的實施指導工作?

答:一是加強宣傳培訓。財政部門要採用多種渠道和形式,做好新保險合同準則宣傳培訓,幫助和指導實施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掌握新準則的基本內容及主要變化,及時做好新準則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是加強實施指導。財政部將儘快發布新保險合同準則應用指南,為企業實施新保險合同準則提供操作性指引。各地財政部門要密切跟蹤新準則實施準備情況,做好監督指導,了解收集新準則實施準備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反饋。

三是加強政策協同。財政部將加強與有關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新保險合同準則與有關監管政策的協調一致,努力形成監管合力,同時會同稅收部門抓緊研究新舊準則下稅收政策的銜接過渡問題。

2020年12月,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這是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的重要成果。為便於各方面了解掌握新保險合同準則,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相關焦點

  • 財政部發布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境內外同時上市險企2023年執行...
    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的通知,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的企業,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其他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自2026年1月1日起執行。同時,允許企業提前執行。
  • 保險合同新會計準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被認為是「史上最複雜的保險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下稱「保險合同新準則」)終於定稿落地,財政部12月24日在官網上正式發布了這一將使保險公司的收入乃至整個利潤表發生重大變化的新會計準則。
  • 財政部發「中國版IFRS17」會計準則 明確...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12月24日,據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財政部於今日正式發布新保險合同準則(「中國版IFRS17」會計準則),境內外同時上市企業於2023年正式實施,其他企業於2026年實施。
  • 財政部印發新保險合同準則 在保險合同負債計量等方面大修
    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的通知稱,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進行了修訂。
  • 財政部印發新保險合同準則 保險服務收入確認等項目迎來大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2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的通知稱,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規範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進行了修訂。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2020年12月3日,財政部公布《財政部關於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的決定》(財政部令第104號,以下簡稱《決定》),對《財政票據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0號,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改。為方便各方面了解落實《決定》有關內容,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決定》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安永解讀財政部最新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答
    2020年12月,財政部發布了八項有關本文通過節選實施問答的主要內容,結合實務和準則的規定對實施問答中傳達的關鍵知識點以及對實務的影響做出提示。1.收入準則相關的實施問答已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的企業,在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時,新產生的合同資產和應收帳款的預期信用損失調整問題結論企業首次執行新收入準則時新產生了應收帳款或合同資產的,例如由於收入確認時點不同而新產生的應收帳款,或者將已完工未結算項目重分類為合同資產
  • 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資產負債匹配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資產負債匹配升級12月24日,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下稱「新保險合同準則」)。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新保險合同準則是針對保險合同計量的,主要影響的是保險公司收入確認和負債評估。當然,通過資產負債匹配的傳導,也將對保險資金運用產生影響。
  • 財政部開展企業會計準則高質量實施培訓
    中國會計視野訊 財政部會計司發布《關於企業會計準則高質量實施工作線上培訓的通知》。公告稱,為指導解決當前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的突出問題,推動企業會計準則高質量實施,財政部會計司將主辦企業會計準則高質量實施工作線上培訓,邀請財政部監督評價局、證監會會計部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參加。
  • 實施會計新準則是怎麼回事?為何專家提出延緩建議
    2017年3月31日,中國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等三項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或新準則)。
  • ...中國保險企業後續需要採取與國際一致的會計計量方法,再也不能...
    12月24日,財政部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下稱「新準則」),意味著「中國版IFRS17」正式推出,中國保險企業後續需要採取與國際一致的會計計量方法。新準則與國際準則接軌此前,世界各國按照各國會計準則對保險合同進行處理。我國保險公司主要執行三套會計準則,分別是: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規範了原保險合同和再保險合同的會計處理;2009年發布的《保險合同會計處理規定》。
  • 財政部就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徵意見
    中國會計視野訊 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公告稱,為解決企業會計準則執行中出現的問題,保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財政部辦公廳起草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徵求意見稿)》。
  • 「中國版IFRS17」會計準則今日將發布 境內外同時上市企業2023年實施
    【「中國版IFRS17」會計準則今日將發布 境內外同時上市企業2023年實施】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新保險合同準則(
  • 上海市財政局關於2021年非上市企業貫徹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若干問題...
    根據財政部相關規定,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應當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收入準則、新金融工具相關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等新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收入等系列會計準則」);根據財政部《關於保險公司執行新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有關過渡辦法的通知》(財會〔2017〕20號)規定,符合暫緩執行新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條件的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保險公司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保險公司和其他保險公司
  • 「中國版」IFRS17重磅發布!險企粉飾財務業績行不通了
    會計計量方法與國際接軌IFRS17是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是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制定的針對保險合同會計計量的特定規則,其發布背景是2004年實施的臨時性準則IFRS4中允許各國保險公司按照各家會計準則對保險合同進行處理,導致不同國家的保險會計處理方法呈現多樣化使得不可比。
  • 康泰生物:執行新會計準則並變更相關會計政策
    2、財政部於2019年5月9日發布修訂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財會〔2019〕8號)(以下簡稱「新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要求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範圍內施行。3、財政部於2019年5月16日發布修訂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財會〔2019〕9號)(以下簡稱「新債務重組準則」),要求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範圍內施行。
  •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答記者問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答記者問 來源:辦公廳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日前,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 財政部解讀《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在大力推進企業會計改革的同時,經過不斷探索和努力,於1998年前後形成了主要由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組成的現行預算會計體系,自1999年起逐步建立起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等在內的社會保險基金會計體系,並於2000年發布了《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2004年發布了
  • 生態環境部就《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發布答記者問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部令第13號),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使社會各界深入了解《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以下簡稱《報告規定》)的編制背景、原則和內容等,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