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何垛河,讓遠離家鄉的遊子魂牽夢魂,如今這條河正發生著令人憧憬的新變化。人、城、境、業統籌集成,形態、業態、質態同步提升,美麗東臺,讓在京鄉友充滿期待。
【嘉賓】周聲濤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督導組組長
東臺是生我、養我、育我的地方,我對家鄉始終有一種深厚的感情,工作之餘回去探望父母,都會去老家住一住,到安豐古鎮轉一轉,到東臺各個地方走一走。現在東臺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這些從東臺走出去的遊子,會盡心盡力為家鄉服務,外地的企業家和科技人員,也會到東臺找到這一塊創新創業的沃土。2020年已經快結束了,我堅信在東臺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上下團結一致,完美收官「十三五」,奮力開拓「十四五」新的局面,我堅信東臺會越來越好。
【嘉賓】吳為山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
東臺我的家鄉,她與水是分不開的,東面黃海,是海水,一條範公大堤,把她隔開,西鄉是裡下河魚米之鄉,這些水網所組成的這樣的一個大地,使得東臺的文化尤為悠久。上善若水,強調善、仁、德,東臺人性格當中有許許多多的成分來自於水文化。這個水文化是利萬物,把自己擺得低低的,但是她永遠奔騰向前,奔騰不息。她不僅有繁榮的經濟,有人文,有來來往往的遊客把文化與旅遊融匯在一體,詩和遠方,一定會使何垛河更加美麗的。
【嘉賓】丁嘉耕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編研部主任、中央國家書法家協會兼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我們東臺是一個很美的城市,東臺的城市建設在加速,何垛河的打造,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它將會載入歷史。楊書記說要把這個城市做得很精美,這是東臺人的福音。一個城市有水則靈,我們東臺打造何垛河(風光帶)來提高城市品位,我覺得這城市很有靈氣,很美麗,很精緻。
【嘉賓】智光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臺人,一出來就40多年了,一說家鄉好,心裡就美滋滋的。我有個習慣,經常上網看東臺新聞,東臺每天有什麼變化?高鐵站建到什麼程度了?東臺的環境越來越美,條子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候鳥的天堂,黃海森林公園已經成為國家的4A級景區。特別我前面注意一個新聞,楊書記對那些企業家,對東臺有貢獻的企業家,專門建立一個健康服務,這很了不得。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都很年輕,希望大家多回家看看,引進人才,其實東臺地方很好,到環境美的地方去,為廣大老百姓服務,你會做得很好。
記者:張一峰、朱靜、潘恆悅、劉進濤
終審:蔡鳳軍 審稿:陳美林 編輯:A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