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2014年12月由原臺灣省下轄的桃園縣升格改制而成,是「六都」中最年輕的城市。下轄12個區和1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495個村裡。2018年11月24日,民進黨籍參選人鄭文燦戰勝國民黨籍參選人陳學聖及其他參選人,成功連任。
一、人口結構
1.選民結構
據臺「內政部戶政司」2018年8月底數據,桃園市人口數為2211127人,佔臺灣總人數的9.38%。其中男性1099941人,女性1111186人,選民人數(設籍桃園的20歲以上民眾)為1739634人(確切選民人數以「中選會」公告為準)。
2.選民行政區域分布
據2016年「大選」數據統計,桃園區選民人數為325920人,佔比20%,為桃園市最大票倉;其次為中壢區302573人,佔比18.6%;其餘依次為平鎮區168461人,八德區147627人,楊梅區123736人,蘆竹區115107人,龜山區114343人,龍潭區92890人,大溪區73131人,大園區66274人,觀音區50142人,新屋區38940人,復興區8454人。
3.選民年齡結構
據臺「內政部戶政司」2017年底數據,桃園市20-29歲人口數316677人,佔總選民人數14.4%;30-39歲370219人,佔16.9%;40-49歲350036人,佔16%;50-59歲317307人,佔14.5%;60歲以上363140人,佔16.59%。
4.產業、職業結構
據桃園市政府主計處2017年2月統計,桃園市15歲以上就業人口159.9 萬人,佔15歲以上人口數的87.9%,其中從事第一產業(農林漁牧業)66.7 萬人,約佔41.74%;第二產業(工業)50.9萬人,約佔31.86%;第三產業(服務業)42.2萬人,,約佔26.4%。
5.人口教育程度
據臺灣統計資訊網數據,桃園市共有15歲以上教育人口1856368人,其中大學以上教育程度者630152人,佔33.95%;專科209449人,佔11.28%;高中(職)608468人,佔32.78%;初中214771人,佔15.57%;小學及以下193528人,佔10.43%。
表一:桃園市人口結構
人口數
佔臺灣總
人口比例
選民人數
總計
男
女
2211127
1099941
1111186
9.37%
1739634
二、族群結構與地方派系狀況
族群結構上,桃園市民主要由外省軍眷、客家人與閩南人組成。北桃園是閩南人聚居區,以桃園區為核心,主要有老派、新派和新明派等地方派系。南桃園是客家聚落,擁有近80萬客家人,以中壢區為核心,主要有吳家、劉家、彭家、許家和莊家等家族。桃園市內曾有86處眷村,總數居全臺之最。桃園也是臺灣最大外籍勞工集散中心。此外,八德區是馬祖人在臺灣本島人口最多的居住地。
三、政治版圖
桃園市傳統政治版圖「藍大於綠」。據「未來事件交易所」網站關於「2018年臺灣選民結構追蹤與當前各縣市選民分布」的推估,目前桃園市泛藍支持度為54.6%,泛綠為45.4%。
桃園縣在升格之前是藍營優勢選區,除許信良和呂秀蓮曾先後主政5年多的時間,國民黨曾長期在此執政。2014年首屆桃園市長選舉,民進黨籍鄭文燦在國民黨執政不力大環境下驚險勝出。桃園市現有「立委」6席,其中國民黨2席,民進黨3席,無黨籍1席。桃園市議會現有議員60席,其中國民黨28席,民進黨20席,無黨籍2席,無黨團結聯盟7席,綠黨1席。
近年來,國民黨在桃園得票率最高為2008年「大選」時「馬蕭配」的65%。民進黨在桃園最高得票率則是1997年縣長選舉呂秀蓮的56%。2009年縣長選舉,國民黨吳志揚僅以不到5萬票優勢當選末任桃園縣長。2012年「大選」,馬英九在桃園以57%得票率領先。2016年「大選」,「英仁配」以54.8萬票大勝「朱玄配」的36.9萬票。2018 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鄭文燦以53.46%得票率戰勝國民黨陳學聖的39.42%。
表二:桃園市近年選舉得票率統計
選舉項目
主要候選人
國民黨
民進黨
其他
2018年縣市長選舉
鄭文燦/陳學聖
39.42%
53.46%
7.12%
2016年「大選」
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
34.39%
51.03%
14.58%
2016年「立委」選舉
45.21%
46.84%
7.96%
2014年縣市長選舉
吳志揚VS鄭文燦
47.97%
51.00%
1.03%
2012年「大選」
馬英九VS蔡英文
57.20%
39.85%
2.95%
2012年「立委」選舉
52.66%
42.12%
5.23%
2009年縣市長選舉
吳志揚VS鄭文燦
52.22%
45.69%
2.08%
2008年「大選」
馬英九VS謝長廷
64.64%
35.36%
0.00%
2008年「立委」選舉
61.76%
36.49%
1.76%
2005年縣市長選舉
朱立倫VS鄭寶清
60.84%
38.32%
0.84%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