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官,又見面了。
閒言碎語不用說,再次呼籲大家踴躍提問題,不然我們真的搞不下去了……
那好,請聽題!
1. 為什麼智能電子秤可以測量你的身體信息而你只需要站在上面?最近買了個華為智能秤,用它稱稱體重什麼的,但它在app上不僅能測出體脂率啊,水分啊之類的,還能測出身體年齡。他是怎麼做到的,我的腳上有那麼信息嗎??而且她說我的身體年齡非常大,讓我很生氣,我不承認,絕不承認。
——熙熙
答:現在流行的體脂秤其實沒有那麼神秘,如果你有心的話可以觀察一下普通電子秤和體脂秤的差別,應該很容易就能發現體脂秤的表面會有四個金屬材質的區域,那麼再進一步思考一下,我想也會猜到這種測量身體信息是和電有關。
那問題就來了,就算我們知道了它是通過電來測量身體參數的,可是就4個電極,無非也就能測出電阻、電流、電壓之類的,這些信息怎麼能得出體脂率、含水量、肌肉量等等眾多信息的呢?
這種生物電阻抗法把人體視作一個電路,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的電學性質接近於電阻,而細胞膜則等效於電容。所以在這個被簡化的R、C電路下,施加不同頻率的交流電,電流在人體內通過的路徑也不相同,通過多組多頻率的測量就能夠將測得的電學參數通過經驗公式推導出人體各組織的含量(不同個體的組織性質基本一致,所以經驗公式也能保證相對地準確)。
至於準確度,我得先對你衰老的身體表示默哀。生物電阻抗分析法目前的準確度還是可以保證的,雖然也會出現一分鐘內測得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這通常是因為測量不規範導致的。當然,身體信息的測量是不可能保證絕對精準的,不同方法之間一定存在差異,對於家用的體脂秤而言,它更主要的作用是反應變化量,比如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變化,或者不同人在同一臺秤上測得的差別,這種應用場景下它還是相當可靠的。
2.想知道吹口哨的原理。
——Timyu
答:吹口哨的原理其實特別簡單,就是氣流通過舌頭與口腔之間的縫隙,氣流產生了湍流引發震動,而口腔又充當了共鳴腔,所以能夠吹出較為響亮的口哨聲。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回憶一下這樣的場景:大風吹進窗戶的縫隙會發出呼呼的聲音,原理其實和吹口哨類似。
我猜你問吹口哨的原理無非也是想更通透地學吹口哨吧,這裡介紹一個我偶然發現的方法(然而我仍然沒有學會),一篇漢語發音教學的文獻裡提到了單韻母的發音方法,作者是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在給外國學生介紹「ü」的發音口型舌位時,會類比吹口哨,效果良好,因為吹口哨的方法是無國界的,我認為反過來用「ü」的發音方法學習吹口哨也是可行的。
3.為什麼陰毛是卷的?看了你們關於對不同人種毛髮的簡述,突然想到雖然頭髮會因人種不同而不同,但是為什麼陰毛都是卷卷粗粗的。難道這種形態對人類來說利大於弊?
——毛髮問題受害者
答:沒錯,就是利大於弊,全人類的陰毛、腋毛都是捲曲的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要講清楚陰毛、腋毛存在的意義才行。
對於陰毛來說,它存在的意義是緩震和減少摩擦。這個當然跟我們人類特殊的交配體位有關了,長時間(至少在生物界算長)肉體與肉體之間的碰撞和摩擦或許會造成一定的皮膚損傷,如果運氣特別背,可能會引發感染而喪命。所以陰毛要捲曲交錯層疊在一起,粗壯的身材保證它具有一定的彈性,為偉大的傳宗接代事業保駕護航。
腋毛的作用也類似,只不過防止摩擦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它相對而言沒有那麼粗壯,捲曲程度也會略微低一些。
至於為什麼陰毛會自然卷,其實也和頭髮一樣,扁圓的橫截面讓它會朝一個方向捲曲。你可以自己拔一根下來,用手指捻動,應該能感覺到它扁圓的手感。
4.既然辣椒素是斥水親脂的,而且作用不僅限於口腔,那用喝牛奶的方法是不是除了能讓辣椒素不附著在口腔表面以外沒有別的作用?繼續推理,用牛奶漱口是不是就完美解決了?(不心疼錢的話)
——木口口木兒兒
答:辣椒素也叫辣椒鹼,的確是一種非水溶性物質,所以喝水解辣只是緩解口腔疼痛感而已,作用甚微。真正解辣的物質只有三類,一是奶類、二是醋類、三是油類。
你提到的喝牛奶解辣,其原理是當中的酪蛋白充當了乳化劑的作用,將辣椒素包裹起來,減少其與口腔黏膜的接觸,全脂牛奶酪蛋白含量高,解辣效果會相對更好。不過,辣椒素不僅僅對口腔有效,它對你身體的皮膚或黏膜都有效,如果只是牛奶漱口,那你的胃和菊花將失去保護。
醋的解辣原理也比較簡單,因為辣椒素是一類生物鹼,與醋可以發生中和反應,適當減少辣椒素的含量而降低辣度。油類解辣相對更粗暴一些,利用辣椒素可溶於脂肪類物質的特性,帶走大量辣椒素,所以如果吃四川火鍋受不了辣,可以嘗試蘸油碟,應該能稍微緩解辣味。
5.戰鬥機在超音速飛行時,飛機上的噪音大不大,主要來自哪裡?還能聽見發動機的聲音嗎?
——孫永輝
答:超音速飛行的飛機雖然會產生巨大的聲響,比如著名的協和式客機,它在飛過居民區上空時產生的噪音可達到120分貝以上,但是由於飛機飛行速度已經超過聲音傳播的速度,所以飛行員一定是聽不到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在地面聽到的噪音的,包括突破音速瞬間產生的音爆,飛行員也是聽不見的。
然而,這並不代表駕駛艙裡就是安靜的。雖說飛行產生的噪音被遠遠地拋到飛機屁股之後了,但是飛機發動機等設備運行的聲音在固體中也能傳播,不過總的來說超音速飛行後,飛行員聽到的噪音的確要小很多,但是噪音對聽力的損害仍然非常可觀。
事實上飛行員的聽力保護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美國退役兵管理局發出的補償費用裡最多的是給聽力損害者的。另外,民用的主動降噪耳機最早就是為了保護飛行員聽力而發明的。
你有什麼想讓SME科普的問題嗎?
在公眾號菜單【問SME】留言告訴我們吧!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