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量化巨頭「狼來了」元勝投資在中國已發8產品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外資量化巨頭「狼來了」證券時報記者 沈寧 許孝如在國內量化投資大發展的同時,外資量化巨頭也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市場。2017年以來,外資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市場,一些海外量化機構以外資私募管理人(WFOE)形式在中國展業,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Winton(元盛資本)<編者備註:根據協會統計,元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D.E.Shaw和Two Sigma,這給風聲正起的國內量化私募業帶來了更多競爭。而在高頻領域,內外資PK更是早已展開。
-
世界金融巨頭紛紛看好的中國市場,有何魅力?
編輯丨青蓮近日,英國著名報刊《金融時報》中提到「華爾街金融巨頭為獲利於中國走向開放的資本市場,正在加緊布局中國的金融服務業。」事實上,貝萊德、花旗、安達保險集團等諸多大型優質金融公司都在加快和中國合作的步伐。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
-
外資巨頭威立雅集團在華危廢業務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幾年,由於國家層面對環保的重視和投資的增加,危廢行業市場前景普遍被看好,外資巨頭也在公司戰略層面紛紛加碼中國市場,將危廢作為中國業務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相關的資源和投入也在加大。未來,國內外危廢企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一、內外資危廢企業競爭格局在危廢處理行業,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非常早。
-
外資巨頭曲線加速控制種業 威脅中國糧食安全
動 向:跨國巨頭加速向我產業上遊逼近 種業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的同時,國際糧商也向產業上遊逼近,A D M、嘉吉等外資糧商已將觸角伸向中國山東、河南等產糧大省的「基層糧庫」。種業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的同時,國際糧商也向產業上遊逼近,豐益國際、A D M、嘉吉等國際糧商開始涉獵國內種子行業。2009年,豐益國際在黑龍江建立了大米加工廠,並與當地農戶籤訂水稻種植合同,嘗試訂單農業,直接將勢力範圍滲透到種植領域。A D M、嘉吉等外資糧商也已經將觸角伸向中國山東、河南等產糧大省的「基層糧庫」。
-
貝萊德、花旗、施洛德……外資巨頭紛紛加倉中國資產,全球資金再...
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自從3月以來,中國資產就頻繁地被包括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等海外機構稱為「全球資產避風港」。在國際疫情尚未出現明顯拐點的當下,諸多海外投資機構更祭出真金白銀加倉中國資產,除了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流入A股市場,港股市場也成為了其押注中國資產的「橋頭堡」。
-
合資券商加快腳步搶灘中國市場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即將誕生
此次,高盛集團擬100%實控高盛高華證券,打響了外資獨資券商的「第一槍」,中國券商行業將首次出現外資獨資券商的身影。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外資券商關注的主要因素,大型外資投行在多年前就開始與本土券商成立了合資機構,但是由於股權限制造成的經營管理受限,以及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等方面的原因,未達到預期目標,有些外資機構退出了,但更多的外資機構仍在堅持經營。
-
合資券商加快腳步搶灘中國市場 首家 外資獨資券商即將誕生
此次,高盛集團擬100%實控高盛高華證券,打響了外資獨資券商的「第一槍」,中國券商行業將首次出現外資獨資券商的身影。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是外資券商關注的主要因素,大型外資投行在多年前就開始與本土券商成立了合資機構,但是由於股權限制造成的經營管理受限,以及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等方面的原因,未達到預期目標,有些外資機構退出了,但更多的外資機構仍在堅持經營。
-
中信信託趙晞:投資組合攻守兼備 今年看好量化策略
摘要 【中信信託趙晞:投資組合攻守兼備 今年看好量化策略】隨著信託業轉型步入「深水區」,一些龍頭信託公司紛紛加碼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發力TOF(Trust of
-
外資曲線併購繞開監管 加速向我種業上遊滲透
近年來外資在我國種業市場的不斷滲透,擠壓了我種子企業的經營空間,一些企業生存艱難,甚至淪為外資操控的「棋子」。而據《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了解,很多外資種業巨頭擁有深厚的國外政治背景,業內人士稱,一旦這些外資企業完成對我種業的壟斷,可能以此為砝碼,不僅要求巨額的壟斷利潤,甚至可能威脅我糧食安全、國家安全。
-
儲備人才提早布局 公私募、外資機構「搶人」忙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儲備人才提早布局 公私募、外資機構「搶人」忙來源:上海證券報臨近年末,公私募在招聘上紛紛發力,提早為未來進行人才儲備。由於今年權益投資火熱,一方面各家機構都將資源向權益方向傾斜,高薪挖角優秀的權益投資人才;另一方面,隨著宣傳需求加大,電商、銷售等崗位的人才也十分緊缺。從外資的「搶人」方向來看,由於海外機構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剛剛開始,人才缺口很大,因此其在投研、合規、風控、市場等各條崗位線上均在積極「招兵買馬」。
-
海外資管巨頭布局加速!富達國際在華申請公募牌照 中國員工超千人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詹晨 第三家遞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的海外資管巨頭來了!而在今年4月1日,海外資管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和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也已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審批申請,4月1日也是全國範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首日。富達國際成為第三家外資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請者,這也意味著海外資管巨頭正在加速布局中國公募基金市場。
-
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密集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新華社上海11月18日電(記者 陸海晴 王彭)越來越多的外資資產管理巨頭加快了布局中國內地市場的步伐。證監會網站顯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材料於11月12日已被接受。
-
青島打造吸引外資「強磁場」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去年1月至10月,青島全市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37家,利用外資總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在我國計劃單列市中居第二位,僅次於深圳。外資企業爭相落戶青島 外資企業中的「集大成者」——世界500強的投資數據最有代表性。能得到它們的青睞,是一座城市良好投資環境與投資前景的最佳註腳。
-
又有外資私募來中國了!第31家外資私募韓華投資完成備案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外資機構正在加速布局,多方面發力。 近期,外商獨資企業韓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成為第31家進軍中國市場的外資私募。
-
量化投資發展史:野蠻、亂象、科學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化基金已經逐漸躋身到美國投資市場的主流,而頂尖的量化機構,也都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直到2009年,大量擁有海外量化經驗的人才紛紛回國,浪潮才真正開始。2009年,嘉實量化阿爾法、中海量化策略、長盛量化紅利策略、富國滬深300增強和華商動態阿爾法相繼成立[5]。其中,曾在BGI擔任大中華主動股票投資總監的李笑薇 [6],回國後加盟富國基金,開始著手組建量化團隊,將海外積累的量化投資經驗應用於中國的金融領域。
-
又一巨頭「撤出」中國?外資紛紛出走,中國家電行業現狀如何?
事實上,飛利浦是一家荷蘭的老牌企業,它一開始是做燈泡起家的,後來發展到各個領域。而且飛利浦進入我國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了,在我國市場的發展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飛利浦現在卻計劃放棄家電市場,將家電業務轉讓給國內的企業。
-
在線教育賽道正引來各路巨頭搶灘徵戰
在線教育賽道正引來各路巨頭搶灘徵戰。2020年8月26日,在線教育平臺「火花思維」宣布完成E1輪1.5億美金融資的交割,由KKR領投,老股東GGV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龍湖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跟投。
-
看好上海,外資股權投資熱情不減
很快,這家美國富達國際的風險投資分支機構就將敲定一筆對上海新消費企業的投資。 疫情雖然對企業影響不小,但在投資人眼中,市場也浮現出不少機會。「經濟活動放緩,會倒逼企業求新求變。」斯道資本中國區負責人臧加綸舉例,對於成長於線上的新消費品牌而言,疫情會促進他們在供應鏈協調和品牌力方面的提升,這也正符合上海大力支持的在線新經濟發展方向。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05 綜合新聞...
據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湯翠玲) 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 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受訪外資機構、國際機構普遍認為,中國仍是全球經濟的領頭雁。 「經濟復甦有力,中國這艘巨輪正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