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據每日甘肅網報告,5月25日上午,甘肅省內16家主要銀行與甘肅省公航旅集團舉行1673億元債務重組協議籤約儀式。協議籤署後,公航旅集團1673億元的收費公路債務利率調低,還款期限統一熨平至30年,平均每年還本支出下降約200億元,利息支出下降15億元左右。
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總經理袁得豪在籤約儀式上表示,此次籤約的成功,標誌著該省公路債務化解進入實質性階段。此次債務重組有效提升了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國有資本的市場影響力,有利於甘肅省公航旅集團輕裝上陣,搶抓「一帶一路」和「新基建」機遇。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甘肅公航旅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億,由甘肅省國資委全資控股。經營範圍為授權經營管理國有資產;負責全省公路、航空、地方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及相關產業的投融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等。
前述報導稱,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承擔全省高速公路投融資建設重任,每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佔年度省列重大項目投資的四分之一以上。截至2020年3月末,公航旅集團總資產達5600億元,淨資產2000億元,累計融資3600億元。
評級方面,該公司國內主體信用等級AAA,境外主體信用等級BBB,是在甘肅有分支機構的所有銀行總行級重點客戶,授信總額達4300億元。
另據甘肅公航旅官網,2019年8月,甘肅公航旅董事長石培榮赴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學習考察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管理、債務風險化解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這篇新聞稿稱,為有效防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及企業流動性風險,有關銀行與貴州高速公路集團籤定了金額為1354億元、基準利率、期限為27年的融資再安排銀團貸款合同,成為全國第三筆、西南地區第一筆融資再安排業務銀團貸款落地的項目。
在此之前,山西交控的債務置換引起市場關注。去年8月《山西日報》報導,該省聚焦重點領域,通過一系列措施狠抓金融監管和服務能力,健全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機制,著力構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
報導稱,當年上半年山西省交控集團向國開行等銀團平移置換債務2337億元,化解該省高速公路債務風險。
其化債思路為以低利率、長期貸款置換高利率、短期貸款,在制止利息「滾雪球」、防止債務違約的同時,實現貸款理性回歸與經營收益相匹配,從而實現根本上化解存量債務風險。
國開行原行長鄭之傑前12月在論壇上介紹,山西省以交通廳的名義建設了許多高速公路,資金來源有貸款、信託、理財等,期限有長有短、利率有高有低。一段時間內到期的貸款比較集中,利率比較高。開行和山西省協商後,山西省成立了高速公路公司,把債務進行再整理,通過銀團貸款的方式把期限拉長,債務利率也得以下降。
記者了解到,山西交控將原來34個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單位整合重新組建為16個高速公路分公司,將所屬路橋集團、交投集團、高速集團、交通設計院管轄的經營性高速公路按照行政區劃逐步納入16個高速公路分公司管理,創新運營體制機制,使其具有現金流。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認為,市場化的隱性債務化解方案需要匹配優質資產。在山西交控的案例中,不但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將所有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全部劃撥給山西交控,而且國資委還將三家經營性高速公路的運營主體劃入山西交控,山西交控的資產大多為銀行最為喜歡的高速公路類資產,未來這些資產的運營將產生比較穩定的現金流。
(作者:楊志錦 編輯:周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