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永遠是不平衡的,大學生就業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波動的。
一、首先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存在脫節。一方面是單位需要的人才招不滿,一方面是懷揣畢業證的學生找不到工作。這說明在人才培養機制出現了問題,導致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
二、沒有真才實學。中學累死、大學生玩死,本人接觸了些大學生,一些讀二本、大專的畢業生專業技能實不敢恭維,沒有過硬的本領想找到好的工作肯定難。
三、學生自身原因。現在社會只要肯吃苦,都能找到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既想舒服又想拿高工資,肯定就業難。
很多大學生入學時沒有制定好學習目標,中長期職業生涯規劃,初到大學,就想好好放鬆一下,因為高中生涯的艱苦,壓力大,好不容易沒有升學的壓力,卻沒有認識到,一放鬆學習,其實就輸在了跑道上,不要認為大學就是天堂,其實,如果不好好把握,四年碌碌無為,到頭來終究還是空白。
社會的大熔爐不僅需要品學兼優的大學生,還要求素質過硬,有一定經驗的畢業生,大學的生活平日很安逸,三五成群可以在宿舍打遊戲,點外賣,逃課,但是,這一切都會影響後續的找工作。
有些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渾渾噩噩,整天待在宿舍打遊戲或者陪女朋友去逛街。平時的課也不去上,也沒用什麼特別的愛好,加上自己又很宅,平時朋友也不多。到畢業要找工作的時候開始慌了,去到應聘公司一問三不知。
記得那次招聘會,有個面試官問道那個男同學平時會有什麼興趣愛好,會什麼專業技能。那個人自我介紹完了,完全無話可說了,一出口說平時在宿舍打打遊戲,說的那個面試官生無可戀的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還有一種情況,對於一些性格外向的,喜歡與人打交道的那些人。在他們看來,工作是不可能的。他們目標遠大,一直堅持要自主創業,面對一些比較不錯的工作單位看不上或者想留著以後再看,然而等到他們去外面感受到了外面無助與辛酸之後想回過頭來卻發現哪邊已經人滿為患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單位看到你的簡歷是一紙空白,你有什麼理由去說服,沒有找到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
社會是很公平的,即便是有公司給了你機會可能很多應屆畢業生實習期沒過就被開除或者打上標籤;還有很多畢業生面試關過不了沒有足夠的社會交際能力;也有找都不去找的。
小編在此提醒剛入大學的新生,或者久居大學的學長,還是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讓自己生活更充實,四年以後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