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將提升在石墨烯新材料...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自主創新定標準 提升行業話語權

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近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IEC/TS《納米製造-關鍵控制特性-第6-13部分:石墨烯粉體-含氧官能團含量:Boehm滴定法》正式發布。

這項國際標準從提出到正式發布,歷時4年,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於2016年10月首次提出,2017年8月正式立項,標準項目組組長為山西煤化所709組陳成猛研究員,黃顯虹擔任執行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包括來自中、加、德、意、俄5個國家的9名專家。其間,項目組在草案編制、技術方案驗證、實驗室間比對、專家意見答覆和標準文案完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先後赴日本東京、中國深圳、加拿大渥太華、韓國釜山、西班牙馬德裡、中國上海參加IEC/TC 113工作組國際會議,匯報標準化進展,推進該標準順利發布。與此同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還制定了該標準的中國版。該標準是國際上首次對含氧官能團定量表徵及Boehm滴定方法進行標準化,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工作過程中,團隊充分聽取各國專家意見,牽頭組織國內外機構開展比對實驗,改進測試流程,降低檢測限,提高檢測效率,大幅提升了方法的重複性、再現性和普適性。

此項國際標準的制定,提升了我國和山西省在石墨烯新材料領域的話語權。一方面,各國在使用Boehm滴定法時,在無本地標準的的情況下,需要引用IEC/TS62607-6-13,且按照標準方法測定,相關貿易產品標準中的技術要求需基於IEC/TS62607-6-13測定結果進行規定。另一方面,在參加國際會議的過程中,煤化所人員作為專家成員,對石墨烯領域的其他國際標準充分發表意見,與各國專家交流討論,有利於國際標準體系充分考慮中國石墨烯產業。同時,中國石墨烯專家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國際石墨烯標準的制定動態,及時跟進、適時影響國際進展。據悉,上述標準還可推廣應用於活性炭、炭黑、碳納米管、石墨和碳纖維等多種炭材料,對於完善炭材料檢測標準體系、服務我國炭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幫助引領山西省十四個新興產業中「新材料」這一產業健康穩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標準化工作為山西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助推山西省發揮標準化的基礎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以先進標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搶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從而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北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赴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進行合作交流
    為推進「雙一流」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強新型碳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近日,中北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院長劉漢濤、副院長胡勝亮、能源材料系主任王慧奇、常青、劉斌一行赴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
  • 美錦能源超級電容炭亮相石墨烯大會 引全球業內人士高度關注
    據了解,「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是石墨烯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化交流平臺之一,藉助該平臺,美錦能源向世界展示了代表電容炭行業頂級水準的產品和技術,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業內的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在深交所上市的美錦能源(000723)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經過近一年努力攻關,以生物質為原料,突破低溫交聯、中溫碳化、高溫活化以及深度純化等中試關鍵技術,製備了高品質的電容炭,性能指標高於日本同類產品,有望打破國外產品和技術壟斷,有望替代進口,率先實現超級電容炭的國產化。
  • 劉雲圻院士一行為我省碳基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專家諮詢服務
    12月1日至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雲圻受邀參加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組織開展的「專家諮詢服務山西行」活動,省工信廳副廳長馬運俠、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劉亞青、省工信廳新材料工業處有關同志陪同考察。
  • 林德叉車承擔的中國首個工業車輛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5月11日,國際標準ISO 21262:2020《工業車輛——使用、操作與維護安全規範》正式發布。該標準是首個由中國負責制定的工業車輛國際標準,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為該標準的負責起草單位。
  • 東旭光電與山西能投及山西建邦戰略合作 加速石墨烯產業布局
    中證網訊(記者 蔣潔瓊)東旭光電(000413)5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山西能源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山西建邦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擬就山西省農村石墨烯電採暖替代散煤燃燒取暖、石墨烯散熱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孵化、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合作。
  • 【關注】東華大學主導制定的首個紡織領域ISO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12月8日,ISO/TC38/SC23(國際標準化組織/紡織品技術委員會/纖維和紗線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下發N678號文件,正式確認東華大學牽頭提交的國際標準新工作項目提案「紡織品-亞麻纖維組成成分的檢測方法」(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components in flax fibres),通過3個月的投票達到立項要求
  • D1net閱聞:中國區塊鏈專利全球居首,正牽頭制定國際標準
    中國區塊鏈專利全球居首,正牽頭制定國際標準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奚國華披露我國不僅已發布了33項區塊鏈團體標準,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金融區塊鏈國際標準——《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應用指南》也已在國際電信聯盟成功立項。
  • 山西煤化所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2020年第三次集體學習會
    山西煤化所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2020年第三次集體學習會 2020-04-09 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李晶平主持會議。  會上,李晶平帶領大家學習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實施細則》。與會人員就2020年度中心組學習計劃進行了交流研討。會議要求,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在學習中要嚴格遵守和執行《細則》的相關要求,並按照今年的學習計劃,認真抓好學習,確保學有所得、學有成效。
  • 首個智慧樓宇標準發布,左鄰永佳作為起草單位參與標準制定
    近期,T/CABEP 006—2020《中國宇智慧樓宇(商務樓宇)運營管理等級評價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建築運營管理研究院、樓宇經濟天府學院發起,左鄰永佳參編,並在行業近100位資深專家和樓宇企業的參與下,歷經6個月完成編制,並在國家標準委備案。
  • 再見2020,相約2021 - 國際碳材料大會,永不落幕
    -富士康、OCSIAL、中科院煤化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物理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等領袖企業、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0+決策者和科學家齊聚Carbontech 2020,共同暢談碳材料行業未來。
  • 國內首個共享電動助力車系列團體標準發布,哈囉出行參與標準制定
    8月27日是《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俗稱「新國標」)正式實施的第500天,作為電動自行車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行業,共享電動助力車在這一天迎來新的裡程碑——由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牽頭制定的共享電動助力車系列標準(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
  •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10月27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陽泉正式揭牌,全面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的新徵程。  新材料產業是山西省推動製造業結構性反轉、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 中國(眉山)主導制定的泡菜國際標準正式出版
    四川在線消息(佘勇 眉山頻道 譚笑非)11月24日,由中國(眉山)主導制訂、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國際標準ISO 24220《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最終國際標準草案階段(批准階段)為期2個月的投票。這標誌著歷時3年零7個月的泡菜國際標準制定工作走完全部流程,正式進入出版階段。
  • ISO最新國際標準發布
    ISO 12402系列標準(個人漂浮裝置)共有九個部分,旨在作為個人漂浮裝置生產商、買家和用戶的國際公認指南而對以上這些方面進行改進。該標準概述了針對救生衣、助浮物、材料與零件的安全要求和測試方法,以保護用戶避免溺水,並確保設備有效運行。該系列標準最近剛剛更新,以確保其緊跟最新技術,並可繼續保證水上安全。
  • 科普丨環保新材料「石墨烯光催化網膜」,是什麼來頭?
    古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今有「一年到頭為石墨烯忙」,澤明環境依託東南大學孫立濤教授團隊及公司的自有研發團隊,又一次在石墨烯碳材料研發領域創出新高度。
  • 武漢一高校主持制定兩項國際標準 又參與研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在標準制定方面,武昌理工學院表現不俗:主導兩項離子色譜分析領域ISO國際標準的研製,成立了ISO/TC183/WG24國際標準工作組和ISO/TC102/SC2/SG36國際標準研究組,組織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巴西、芬蘭、智利、韓國、德國、南非、瑞典等國家的專家和20多個實驗室聯合攻關,開展《銅、鉛、鋅精礦中氟和氯測定-離子色譜法》和《鐵礦石中氟和氯測定-離子色譜法》等國際標準的研製工作。
  • 華工科技核心子公司華工雷射參與制定我國雷射產品首個國際標準
    近日,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宣布一項名為「工業用光纖雷射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的標準,正式成為該品類的國際標準,該項標準由國家雷射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標準化研究院提出,是我國雷射產品上產生的首個國際標準。
  • 新材料行業:去粗取精 成就未來
    《中國製造2025》將新材料領域分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技術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個方向,工信部將新材料細分為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特殊金屬功能材料、纖維及複合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六個主要方向,每個方向內都有更為詳細的劃分。可以看出,新材料具有細分方向眾多、特徵差異大的特點,一定程度上給投資和研究增加了難度。
  • 兩家企業參與起草的三項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浙江佶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吉縣華森竹炭製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參與制定的《通用竹炭ISO21626-1:2020》《燃料用竹炭ISO21626-2:2020》和《淨化用竹炭ISO21626-3:2020》三項國際標準日前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安吉縣實現了竹產業企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