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捷生:父親的胸膛 母親的懷抱

2020-12-18 騰訊網

賀氏宗親

本文刊載於《作家文摘》第2374期

文|賀捷生

1948年9月12日拉開序幕的遼瀋戰役,歷時52天,於同年11月2日勝利宣告結束。這場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發起的戰役,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

母親蹇先任的請求

我母親蹇先任是遼瀋戰役的直接參與者。在人民解放軍由全面防守轉入全面進攻時,她從華北到達東北中心城市瀋陽,擔任黨的東北局瀋陽大東區區委書記,在這個位置上經歷了遼瀋戰役的全過程。

蹇先任

遼瀋戰役勝利後,在戰役中急劇發展壯大的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整裝待發,即將踏上南下徵途,但組織上繼續讓我母親擔任原職務,發動群眾建立政權、恢復生產、支援前線,開展減租減息工作。在這個時候,母親不由自主地想到在湖南的慈利有她的家,有她白髮蒼蒼的父親和母親,還有我這個在12年前被迫送回湘西,但幾年前就斷了音訊,如今不知道是死是活的女兒。

遼瀋戰役勝利那些天,她突然闖進了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的辦公室,沒頭沒腦地說:「富春同志,我要回湘西,我想馬上走!」

李富春知道我母親是個心裡有話決不藏著掖著的人。最令他佩服的是,我母親離開我父親後,不吵鬧,不抱怨,不消沉,甚至直接到前線帶兵打仗,這在黨和軍隊領導人的前夫人中,是絕無僅有的。但在革命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她情緒多少有點失控。

作為一個長輩,一個直接領導,李富春十分理解我母親的心情。他耐心地聽完我母親的傾訴,既寬容了這個黨的高級幹部在自己面前的任性,又非常乾脆地批准了她的請求。

■ 父親比母親還上心

我母親沒有想到,為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我父親賀龍比她還上心,還更早下手。

解放戰爭開始以來,我父親賀龍服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把他從湘鄂西創建並帶到陝北的部隊,交給彭德懷統編為西北野戰軍,自己出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說得通俗一些,是此後由彭德懷在前線管打仗,我父親賀龍統管後方,擔任整個解放大軍的後勤部長。因此,他熟悉每個野戰軍和所屬部隊的將領及他們的進軍情況。

1948年冬天,四野揮兵南下,我父親對率領部隊向湖南進軍的第47軍軍長李人林將軍說出了尋找女兒的心願:「人林同志,我要找的是我和她媽媽蹇先任同志帶著長徵的女兒,叫賀捷生,跟著我們吃了許多苦。抗戰前夕,我託兩個老部下帶回湘西撫養,以為這樣能讓她過得好一些,躲避戰爭災難,想不到把孩子弄丟了,如今沒有任何消息,不知道是死是活。你們到了湖南,請幫我留點心,看看能不能把孩子找回來。」

賀捷生與母親蹇先任

離開我父親,李人林軍長把這個雖不重大但必須完成的任務,交給即將接任他的副軍長曹裡懷。到了湖南,曹裡懷召集情報和聯絡部門精兵強將,專題討論如何深入敵佔區尋找我。說來也巧,在介紹完我的情況後,聯絡部門找來帶路的一個叫楊光耀的人,先是倒吸一口涼氣,接著啞然失笑說,「嘿,這件事太簡單了,大家不必去敵佔區冒風險,我一個人去把小女孩領回來就是了。」大家驚奇地看著他,楊光耀又說,「這個女孩我見過,我肯定,她現在不在洪江,而是在乾州;如今的名字也不叫賀捷生,而是叫史捷生……我姐姐叫楊世琰,就是抗戰前夕到延安找過賀老總的那個老部下瞿玉屏的夫人。也就是說,瞿玉屏是我們要找的小女孩賀捷生的養父,我姐姐楊世琰是她的養母。」

幾天後,楊光耀如願把我從乾州帶到第47軍軍部。李人林和曹裡懷兩位軍長見到我,高興極了,馬上給我父親發電報,說賀老總,你的女兒找到了,你看我們把她送過來,還是先留在軍部?我父親回電說,太好了!但不著急,先讓她在部隊待著,能幹什麼幹點什麼。

兩位軍長明白我父親的意思,把我放在後勤部,讓我跟著幾個老兵為剛繳獲的武器裝備和給養登記造冊。我到了部隊,接受了部隊領導分配給我的工作,自然成了部隊的一員。同時,還穿上了軍裝。

我在第47軍沒待多長時間,李人林和曹裡懷兩位軍長先後被調走,由獨臂將軍晏福生接任軍長。他是紅二方面軍我父親的老部下,妻子叫馬憶湘,就是寫作著名自傳體小說《朝陽花》那個馬憶湘,兩人一起跟隨我父親長徵。

聽說我寄養在湘西12年後被找回來了,成了47軍一名戰士,晏叔叔和馬阿姨迫不及待來看我,說我不僅是賀老總和蹇大姐的女兒,還是他們在長徵途中患難與共的戰友,我們一起走過了雪山草地。

母女分別12年後相見

我母親和我分別12年後重新相見,也是在47軍。說不清為什麼,當我在為各種戰爭物資登記造冊的倉庫裡見到日思夜想的母親時,不像人們想像那麼激動,甚至有些害羞,有些不知所措,愣在那兒既沒有哭,也沒有笑。我母親一步步向我走來,看得出,當著陪同她來見我的晏軍長和馬阿姨,她努力讓自己保持鎮靜,不想過於高興或悲傷。但她的聲音卻在顫抖。走到我面前,她沒有停下來仔細看我一眼,說一聲「捷生,你長這麼高了!」便把我緊緊地,緊緊地摟在懷裡。接著,她喜極而泣,眼淚噼噼啪啪地落在我的頭上,我的臉上和衣服上。然後,她死死攥住我的雙臂,前後搖晃著說:「讓我再看看,再看看,這到底是不是我女兒,到底是不是我女兒……」

童年時期的賀捷生

這天晚上,在戰時戒備森嚴的47軍軍部,我們母女倆睡在晏軍長特意交待為我們準備的一張雙人大床上。躺在暖烘烘的被窩裡,母女倆徹夜未眠,問了我無數個問題。我腦子裡依舊一片空白,每次都回答說,沒什麼,我很好。或者說,我習慣了。母親問著問著,忽然停下來,說捷生,難道你沒有問題問媽媽?還有你爸爸?我說,沒有,我沒有想過。母親又說,全國馬上要解放了,和平就要到來,你想過將來做什麼嗎?是去上大學,還是繼續穿軍裝,跟著部隊南下?我說,你們看吧,我聽你們安排。有幾十分鐘,我們陷入長久的沉默,彼此都知道對方睜著眼睛,心裡一團亂麻,但就是不想打破這寂靜,不想說話,感到語言是這樣的蒼白,這樣多餘。這時,我母親和我都意識到,12年我們各自走過了不同的路,遭遇了不同的人生,冥冥中,有一種巨大的誰也說不清的東西橫亙在我們中間,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消除的,只能等待它在時間的長河裡慢慢消融,慢慢地化為烏有。

47軍準備繼續南下,第二天,我母親帶著我去了武漢,把我送到剛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的姨父蕭克和我么姨蹇先佛家。我母親在路上告訴我,她是從瀋陽到武漢,先與我么姨匯合,兩姐妹共同回到慈利安葬了我外公蹇承宴,才去湘西找我。現在,外公被順利安葬了,我也回到她身邊,但母親的家鄉慈利縣請求她留下來當縣長和縣委書記。理由是,與我父親賀龍的故鄉桑植唇齒相依的慈利,同樣民風強悍,匪患連連,有好幾股土匪頑固不化,拒不接受解放軍和當地政府讓他們投降的命令。聽說著名的分別嫁給賀龍和蕭克並跟隨他們當紅軍的蹇家兩姐妹回鄉奔喪,這些死要面子的土匪放出話說,只要蹇家姐妹出面跟他們談判,他們願意放下武器,向解放軍和人民政府投降。

蹇先任(右)、蹇先佛姐妹合影

母親向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同志請假回湖南安葬父親、尋找女兒時,就準備留在故鄉,不回東北了。從小喜愛文字的母親有兩大夙願,一是當一個像她的老鄉丁玲一樣的作家,把她親自參與的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寫出來;二是回到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老家慈利去,當一個鄉村教師,教孩子們讀書明理,做新中國的建設者。

所以,當故鄉向她發出召喚時,她對妹妹蹇先佛說,我把孩子找到了,捷生畢竟姓賀,我把她送回賀龍身邊,就了無牽掛了。因此,我滿足故鄉人民的願望,就留在慈利工作。

父親麾下的一名小女兵

那是1949年四五月份,我記得,母親好像要給未來留下證據,特意帶我去照了一張她與我身穿軍裝的合影。

與母親短短幾天的朝夕相處,她事無巨細,總是千方百計地用她的愛,用她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呵護我,溫暖我。

大概一個月後,母親從故鄉慈利給我來信,隨信給我寄來了那張合影。她在交給我保存的這張照片的背面,鄭重寫下一行字:

捷生:

為了環境所迫,把你長期地寄養別人家中,我在走後的十二年內,懷念你的心情實難訴之於筆墨之間。捷兒!盼你早日歸來!我的近況,可問你的么舅。

你的媽媽寫於端午節1949

這張留有母親手跡的照片,幾十年過去,我一直精心保存到今天。

我在武漢中南軍區我姨父蕭克和么姨蹇先佛家住了一段時間。有一天,記得是開國大典之後,姨父為我找到一架軍用便機,把我送往重慶我父親賀龍身邊。

賀捷生與父親賀龍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中共西南局宣告誕生。幾年後被授予共和國開國元帥的我父親賀龍,此時與號稱西南三巨頭的劉伯承、鄧小平一起,駐守西南重鎮,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司令員;年僅14歲的我,從此成了父親麾下的一名小女兵。

來源:作家文摘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溫情展現先輩的初心與情懷——讀賀捷生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
    溫情展現先輩的初心與情懷  ——讀賀捷生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草地》  作者:江臘生(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賀捷生的散文集《父親的雪山 母親的草地》是一部關於信仰與情懷的大書。
  • 賀龍女兒賀捷生:1歲走完長徵,授銜少將,感謝父母沒把自己扔掉
    賀捷生是當時軍隊中最小的一個戰士,在母親和戰友的肩膀下,賀捷生完成了萬裡長徵。賀捷生回憶:「我出生的時候,真是生不逢時,當時他們都說我是長徵路上的一個行李卷。什麼槍、背包啥的都能放下,但是我都是在母親的懷中。不僅自己受罪,父母更是受罪。」
  • 父親節的思念(文/星瀚)
    父親節的思念文/星翰小時候在你大山般的脊背上嬉鬧摸爬在你滿是長繭的手上頑皮挺拔在你溫暖的懷抱裡撒嬌長大勤勤苦苦的日子瘦削了你的臉頰勞累辛酸的路上成就了兒女成雙成對的家我心中的大廈轟然倒塌還有好多沒來得及訴說的話自以為是自己強大瞬間淚水模糊了雙眼,淋溼腳下的泥巴從此敬孝無望,恭順無門懺悔在胸膛裡擊打
  • 臺灣被侵佔三十八年後如何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誰是最大功臣?
    他出生於北京,母親是日本人,六歲的時候回到中國,他自小習文練武,非常努力,也獲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來在清軍進攻南明隆武政權時,他的父親不戰而降。他認為這種做法自己很難能夠接受。後來更是自己帶領一批人努力的抗擊清兵,當時清軍統領知道他這個人還是很會當兵打仗的,於是就想要招降他。但是都被拒絕了,後來清軍無奈之下打算用他的父親來威脅他,言明他不投降其父就會死去。
  • 憶父親與母親
    大娘剛嫁進門時,父親還很小,抱在懷中,基本上都是大娘抱著背著推磨攤煎餅,做家事,因此父親與大娘的關係不一般,經常與我們講嫂嫂親如母親,就是他的嫂娘。但是這平靜安寧的生活被日本鬼子入侵打亂了。五八年時,父母親還帶頭自動退掉了國家給二位姐姐的烈士之女撫恤金(不滿十八周歲),母親也響應黨中央精減人員退了職,全家靠父親一人的工資支撐日常開支,度過了三年困難時期。兩個姐姐都很用功,學習天分高,沒有辜負祖國和我父親對她們的培養。兩個姐姐的學習成績很好,大姐原來是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但她不愧是烈士後代,有志向有抱負的青年。
  • 油城作家趙鈞海獲得冰心散文獎 │附:獲獎作品《陪母親逛街》
    第六屇冰心散文獎設散文集獎、散文單篇作品獎、散文理論作品獎以及優秀散文獎共4個獎項,共評出從維熙、陳祖芬、趙鈞海等人的散文單篇30篇,評出賀捷生、石英的散文集30本,評出解貞玲等人的散文理論作品8篇。據悉,冰心散文獎在前五屆評選中,先後有鐵凝、賈平凹、遲子建、肖復興、葉文玲等百餘位作家獲此殊榮。
  • 父親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孩子的母親
    猝不及防地,他突然懷抱鮮花回來了。一時間,我百感交集:孩子還是愛我,而我之前竟然暗戳戳地生他的氣!好慚愧呀!「媽媽,我是代表爸爸,把這束花送給你!我們都非常非常愛你!」他滿臉笑意。天啊!天啊!01臺灣東海大學的教授彭懷真:「父親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母親。」
  • 默默無聞如父親,默默無聲如父親節
    母親節已經過去一個來月,父親節也終於在這個周末就快要蒞臨與大家見面。有人覺得奇怪,母親節的時候不用查日曆,到處走走逛逛就能被各式琳琅滿目的廣告活動提醒,而父親節轉眼就快到,如果不是公司同事談起,根本默默無聲,難以引起人注意。
  • 【我的父親母親】母親的甘蔗地
    這可急壞了母親,收成不好,我和哥哥的學費、生活費就沒了著落。七月的陽光,一層又一層往下壓,多麼沉重啊!在一片水稻地裡,母親把彎得很沉的腰抬了起來。大風吹過,母親看到渡口的蘆葦鬱鬱蔥蔥,長勢甚好,特別是靠近岸邊溼地上的蘆葦長得就像甘蔗那樣粗壯。甘蔗!一個念頭在母親腦海閃過。要是在渡口邊的溼地上種上甘蔗,會不會豐收呢?有了這個念頭,母親臉上的皺紋稍稍舒展了些。
  • 父親去世不久, 母親與女兒同時懷孕,女兒氣得要斷絕母女關係!
    父親去世不到一年,母親就二婚了,竟還與女兒同時懷孕。面對母親逐漸隆起的肚子與周圍鄰居的非議,家住渝北大竹林的孫女士一氣之下與母親斷絕了母女關係。然而,最近當她偶然在街上遇到久違謀面的母親和剛出生的「弟弟」時,她有點心軟了。
  • 房產證是父親的名字,父親死亡後,母親還在,兒子該如何繼承?
    按照法定繼承的話,兒子、母親均有繼承父親遺產的權利。但是,如果兒子要全部繼承,就需要其他繼承人放棄。首先要確定父親名下的房子是父親的個人財產,還是父親與母親的共同財產。一般來說,如果該房產是父親和母親結婚之後才買的,那麼雖然登記在父親名下,但是這個房子是屬於父親與母親的共同財產。如果該房產是父母親的共同財產,那麼父親去世後,該房產有50%是屬於母親的,另外50%才屬於父親的遺產。父親這50%的遺產由爺爺奶奶(如果還在)、你的母親、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如有)多人來平均分配。
  • 女兒揭秘父親王近山與母親離婚之後的命運糾葛
    殊不知,作為李雲龍的原型,我的父親王近山的情感經歷,其實比電視劇更精彩、更傳奇。母親就像一隻刺蝟,深愛著父親卻總在不經意間將他刺得遍體鱗傷我的父親王近山與母親韓岫巖的相識,緣於父親的一次受傷。那是父親在神頭嶺戰鬥中身負重傷,住進了129師醫院,碰巧是母親負責護理。父親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母親,母親對父親也是一見鍾情。一同住院的陳錫聯將軍,一看兩人郎才女貌,便暗中牽線搭橋。
  • 我的父親母親 作者|於樹懿 誦讀|王曉音
    我的父親母親/於樹懿我今年七十八歲,父母親離開我們已有二十多年了,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始終浮現在我的腦際,他們風風雨雨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點點滴滴滴,也一直銘記在我的心間。父親是老北京,滿族人,高中畢業後曾在北海公園內的仿膳飯店當過帳房先生,寫得一手漂亮小楷。
  • 當年,父親請不起喇叭班,他吹著口琴迎娶了母親
    關於口琴的事,還是母親去世後,父親對我們說的,它是母親年輕那會兒送給父親的定情信物。四十多年前,母親這個城裡姑娘,作為知識青年插隊到我的老家,知青點就建在奶奶家的院子裡。就是因為這把口琴,母親和父親談戀愛了,為此,父親總說,他和母親是一琴訂終身,後來,母親教會了父親吹口琴。最具戲劇性的是,父親和母親結婚那天,父親趕著生產隊的馬車,去一個老鄉家接母親。別人家娶媳婦都敲鑼打鼓,父親請不起喇叭班,他是吹著口琴去迎親的。
  • 李宗仁長子:被父親寄厚望,卻一生獨愛生母,母親百歲生日宴痛哭
    就這樣,李幼鄰便跟著母親過了一段隨軍的日子。這期間,一直與父親分離的他終於得以每日和父親相伴。不過,因為父親忙於公務的緣故,他只有在父親忙完的晚上或者休息日才能和父親一起玩。 李幼鄰是母親一手帶大的,所以他和母親關係極其親密。幼年時,他經常因為扁桃體發炎生病,每每這時候,他便更加依賴母親。 李幼鄰深愛母親,也因為深愛,所以他從小便懂得了母親的苦,自然地,他也對父親對母親的態度心存著怨恨。在他的印象裡,母親的一生是悲苦、寂寞的一生,而這一切,全是父親所賜。
  • 我的父親母親:是地道的農民,卻是顏色不一樣的農民
    剛結婚時,為了攢些家底,父親上山採摘油榔樹的葉子賣(用於做蚊香),母親與父親一起織篾折賣,夫唱婦隨,過了幾年比翼雙飛的生活,也掙了點家用。母親心靈手巧,買來縫紉機自己做衣服,邊角餘料都能用得恰到好處,我們全家的衣服,都是她親手縫製,每換上新衣裳,我都會得意地穿著到處招搖一下,臭美顯擺一番。母親也很熱心地幫鄰居裁剪布料,教他人縫製新衣。
  • 父親去世,母親精神異常,19歲他為家撐起一片天,卻落得如此下場
    在王傑的記憶中,母親患有精神疾病,雖然能自理,卻無法照顧他們兄弟三個,而大哥的智力又不健全,父親為了生計每天早出晚歸。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聰明懂事的二哥小小年紀就幫著父親照顧他,還幫著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所有鄰居見了都讚不絕口。可就算父親早出晚歸,家裡還是入不敷出。
  • 父親送走拐來的母親,我要找到她
    即便是第一次聽說母親是被人販子拐賣、再販賣到父親家裡,13歲的她也在父親和奶奶面前保持沉默,多年後,她回憶時說:「作為我爸和我媽的姑娘,給往事力所能及的體面。」這件事,是家裡的秘密,她從不刨根問底。 她也試圖追溯原因——或許因為童年很快樂,從來沒覺得自己有任何缺失。 母親離開後,父親沒有再娶。
  • ​「菊次郎的夏天」,關於北野武的父親母親
    其實,北野武出生在京都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母親雖自詡出生貴族,但在嫁給父親後成為了全職主婦。北野武在回憶父母的《菊次郎與佐紀》中寫道,家中強權的母親對入贅的油漆工父親百般嫌棄。在這樣的環境下,父親顯得卑微和窩囊。而北野武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從小便在嬌寵中長大,因此也養成了任性甚至有些自負的性格。
  • 盤點NBA巨星的單親母親:詹姆斯母親「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就是這麼偉大的一名球員,卻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由母親格一手撫養長大的。詹姆斯的母親洛裡亞·詹姆斯是在貧民窟長大的,她在16歲的時候就懷上了詹姆斯。母親洛裡亞·詹姆斯懷孕的時候,他的親生父親拋棄了格洛裡亞·詹姆斯。所以在詹姆斯出生之後,他是和母親一起在外婆家生活的。直到現在為止,詹姆斯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從小詹姆斯就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