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冰雪山水畫院主辦的延慶2020年冰雪山水畫培訓班圓滿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16名冰雪山水畫愛好者參加學習。
此次冰雪山水畫學習班是在於志學老師的官邸運思圓舉辦的,於志學老師幾次親臨現場進行指導,並對每個學員的結業創作進行了點評,學員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恩師創造冰雪山水畫的之魅力,通過十幾天的學習,學員們收穫甚大,創造出許多的優秀冰雪山冰雪畫作品。在辦班兒期間,入室弟子于振芳和常玉輝兩位老師言傳身教給學員們現場作畫,使學員們對冰雪山水畫的技法色彩構圖透視等諸多方面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認知。
於志學:
冰雪山水畫創始人,現任黑龍江省美協名譽主席、黑龍江省畫院榮譽院長、中國美協理事。2004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授予「黃賓虹獎」,2006年獲黑龍江「文藝終身成就獎」。現已多次出版了《於志學畫集》、於志學文集《雪園漫筆》、《於志學畫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畫法》以及中外美術理論家撰寫的《冰雪山水畫論》、《中國畫黑白體系論》、《冰雪藝術美學》等專著。
於志學大師對藝術境界不懈的追求。使他創立了「冰雪山水畫」這一獨特的藝術語言,也成為當代中國山水畫系中的一朵奇葩。十幾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嘗試,歷經重重阻礙,終得正果。其創作手法是在傳統中國山水尤其是雪景畫法的基礎上獨創而來,創出了中國冰雪山水畫的先河。
中國傳統的雪景畫,都是採用「留白」的方法,在畫其他物象景致的時候,留出空白以示積雪之所在。這樣的方法表現出的雪景有些流於概念,無法全像浩瀚積雪之風光。在於志學老師的「冰雪山水」中,用筆技法和表現精神開闢出了一種獨有的「白的體系」。「雪皴法」、「潑白法」、「重疊法」、「滴白法」和「排筆法」組成於先生創作「冰雪山水畫」的技法體系;「畫山無石、畫林無樹、畫樹無枝」則構成「於派冰雪」的筆墨精神。
一九八三年於志學為人民大會堂繪製的《冰凌花》。
於志學入室弟子于振芳老師作品。
於志學得意門生常玉輝傳授冰雪山水畫技藝。
於志學大師潛心研究中國冰雪山水畫技法已有六十多年,他創造了中國畫新的樣式—冰雪山水畫,以其特有的原創性藝術語言和獨特的技法,表現了「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學核心思想,填補了一千多年來不能直接畫雪更不能畫冰的空白;使傳統中國畫的表現對象由山、水、雲、樹拓展到山、水、雲、樹、冰凌、冰雪,創立了中國畫「白的體系」學員們深深體會到,把國畫原有的表現方法無法達到的效果,用於志學獨創的冰雪山水畫技法把北國風光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