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給孩子聽英文讀物為啥效果不佳?

2020-12-23 電劇英語

首先說,聽就比不聽強。中國人學英語最大的障礙是沒有語言環境。周圍人都講中文,孩子聽英語的頻率和時間都不夠,用的機會就更少,這就是學不好英文的最根本原因。英語和中文一樣是一門語言,不用很難熟練。

再有,中文和英文在聲音頻率上是不同的,習慣了中文的聲頻,聽英語的時候耳朵就會選擇自動屏蔽。只有多聽,讓耳朵也習慣英文的聲頻,耳朵才會接受英語的輸入。這就是很多英語培訓機構提出要用BBC、VOA聽力材料「泡腦子」、「磨耳朵」的原因。一個12歲以上的中國人要想讓耳朵完全適應英文至少需要2000小時以上。當然,這只是個大概數字,也會因人而異。成年人也許會需要更多時間,孩子也許會短些。

學習語言的第一個黃金期是1-6歲,第二個黃金期是7-12歲。過了十二歲,學習第二語言時就會不自覺地基於第一語言作為基礎了。意思就是說,當聽到或看到一句外語時,會有一個先轉換為母語再進行理解的過程。這肯定沒有母語那種聽到就直接反應出結果的過程要快。這是不可避免地。所以,學習的過程就是通過大量的理解性輸入和輸入來縮短或消除這一轉換過程的方式。值得慶幸的是成年人學習英語時這種理解性輸入要比孩子強,因為中文水平比較高,但要更多地通過輸出性練習強化語言應用的能力才行。

5歲左右的孩子該如何提高英語?我剛才談到了學習語言的黃金期。處於黃金期內的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優於成年人的,但學習的方式卻很少有正確的。我們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從小是怎麼學中文的。是靠聽錄音嗎?不,肯定不是的。

是不是爸爸媽媽在看著孩子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讓孩子叫「爸爸」、叫「媽媽」。或者拿著玩具給孩子講,這是「小汽車」,那是「洋娃娃」。哪怕孩子剛學會一個音階,父母都興奮不已。這就是說,孩子是在一種語言環境下,被不停的重複和加深印象而形成的語言能力。隨著孩子聽到的詞彙越來越多並理解這些詞彙的含義後,父母才會給孩子講故事或通過音視頻讓孩子聽更多的故事。孩子的聽力和理解力就會快速提升,並有了講話的欲望。

有孩子的家長都應該有這樣一個經驗。起初孩子是不太愛說話的,因為不會表達,想表達某個意願或想法時大多是蹦單詞。而隨著會得越來越多,忽然就變的特貧了。好像除了睡覺吃飯,總有說不完的話。儘管有很多錯誤,但這卻是孩子大量應用語言能力的開始。

那麼,學習英語最佳的方式當然也最好是家裡有這樣的語言環境。如果家裡有人能經常和他們講英語,他們的提高是最快的。有一則報導有個荷蘭語言天才會講七國語言。但他坦誠地說他並沒有大家認為的那種超乎常人的語言天賦。只是他的家庭構成比較特殊,他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以及其他親戚是由7個不同國家的人構成的。他們同時和他講荷蘭語、英文、中文、法語、西班牙語、日語和義大利語。誰和他講話他就自動切換成相應的語言。他覺得很自然,他甚至認為他身邊所有的同學都應該是這種情況。直到有一天,老師發現了他驚人的語言能力,他才知道他和其他同學的不同。

當然,大多數中國家庭會英語且能和孩子說話的家長還是少數。所以,不少家長才會送孩子去英語班或者很小就讓孩子上網課學習英語。但這裡就有一個方法問題了。為什麼聽錄音不如網課效果好,網課不如英語班效果好?原因很簡單,小孩學語言都是先聽大人說,然後模仿,然後使用。也許他不知道大人說的這個東西是啥意思,但大人的眼神、動作等肢體語言以及當時所處的情景和環境,小孩子就能猜到並理解大人所說的含義。聽錄音則缺失了肢體語言及語言環境,所以孩子就很難理解錄音中的含義。就算聽再多遍,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上網課就好點,至少可以看到老師的表情。上那種面對面的英語班恰恰是補齊了肢體語言和語言環境,所以孩子理解起來效果就更好些。

很多家長又問了。說我們家孩子就是上的外邊的英語班啊,有的還是一對一呢,怎麼效果也不怎麼理想啊?這也不難解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頻率太低了。一門語言要天天說、時時用才能掌握,請問一個星期上兩到三次,每次一個多小時,能起到多大作用。且很多孩子回到家後從來不複習或使用,那麼學會的也會很快忘掉。再有一個就是學習的內容。有些培訓機構教的是英語繪本,孩子學了一堆小故事,課堂上跟著哈哈笑,回到家後連一句「我回來了」(I am home)都不會說。要知道語言學來是為了用的,連日常用語都不會說,語言學了又有什麼用呢!還有的培訓機構講很難的故事、甚至是新概念,還講語法什麼的。孩子聽得頭都大了。要知道中國的文盲也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呀!他們卻不識字,不懂什麼句型、語法。外國的孩子也是說話流利後才開始慢慢學習識字和寫作的呀!是不是方法出了問題!

講了這麼多,您應該明白孩子學不好英文的原因了吧!我之前是做影視的,我常常想是否可以用影視培訓班的理念去培養孩子學英文應該是一種比較適合的方法。讓孩子融入一種假設的情景,當然這種情景是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好的。讓孩子去演一個外國小孩,他的臺詞就是要學習的英語內容。模擬學校、家庭、商場、電影院、遊樂場、飯館……任何孩子有可能接觸到的場景。就像美國間諜培養潛伏俄羅斯的間諜學員那樣。先建個俄羅斯村,裡面的一切,飯館、電影院、建築、路牌……,包括牆上的小廣告都是俄文的。然後就讓他們說俄語並在這種仿真的環境內「浸泡」幾年,你說那能學不好嗎?如果有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或機構給我投資,我有信心可以打造出一個中國最好的兒童英語培訓機構! 呵呵!只能在此自我憧憬一下了!希望我的回答能讓那些讓孩子學英語的家長們受益!

相關焦點

  • 給小學和初中孩子的英文課外讀物,目前我只看中這一套書
    所以,一般來說,國內孩子的中文閱讀愛好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是,關於英文的閱讀愛好,我們國內就做得很不理想。不信你去書店看看,適合小學和初中的英文閱讀書有多少。由於一些學校是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但並沒有適合三年級學生的英語啟蒙讀物。
  • 新東方送孩子在家能學的2000+英文讀物共度時光
    小朋友們,面對病毒,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勇敢堅強、不虛度時光的好寶寶!「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待在家裡,就讓書本帶領我們去領略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東方小書童」(新東方分級閱讀旗下APP)送你2000冊原版英文分級讀物,讓妙趣橫生的英文故事陪你度過不一樣的寒假生活!
  • 英文動畫與分級讀物,二者如何搭配學習?
    轉載: Larry Ho Larry英語啟蒙很多家長都搞不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英文動畫到底該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分級讀物和英文動畫這二者之間如何能夠配合好,以達成更高效的學習。Larry一向不怎麼喜歡空談理論,先舉個例子好了。
  • 孩子學習英語沒效果?那是因為,你家孩子沒有做到「堅持」二字!
    試想,你每天背100個單詞,每天讀3篇英文文章,一年下來,還會愁英語成績沒有提高嗎?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孩子把學習英語這麼無聊的事情做到日常化。首先,絕對要讓孩子摒棄「考試之前,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想法。
  • 贈音頻 | 英語經典名著分級讀物,幫孩子從「會讀」走向「能寫」
    正因為閱讀經典有如此多的益處,所以學習語文時,課標推薦讀物中總會包含大量的經典名著;在英語學習中,英語名著分級讀物也是不容錯過的選擇。  因此我們特意選擇了《麗聲指南針英語名著分級讀物》,能夠讓孩子從小學讀到高中、從英語零基礎讀到章節書的「一條龍式」英語經典名著分級讀物。
  • 英語課程設置契合教育理論 引進英文分級讀物
    英語課程設置契合教育理論 引進英文分級讀物 2018-11-08 16:30:22來源:光明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文|凝媽寫了這篇《2歲孩子學英語意義不大?14歲孩子的媽媽告訴你,將來有多省心》文章之後,有很多媽媽問我,能不能推薦一些英語啟蒙讀物,不知道該給孩子看什麼,怕孩子不喜歡,堅持不下去。我簡單回答了一下,媽媽們還是會感覺雲裡霧裡,索性就用一篇文章來詳細介紹下吧,多了解一些書籍,少走一些彎路。
  • 貴陽啟航英語—如何給孩子選擇正確的少兒英語讀物?
    貴陽啟航英語—如何給孩子選擇正確的少兒英語讀物?但大多數家長對怎麼為孩子選擇正確的少兒英語讀物、怎麼有效的在閱讀中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了解甚少。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 英語分級讀物太多不知道怎麼選?七大分級讀物測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說到英文閱讀,這裡面絕不可錯過的當屬對分級讀物的使用。自從用過分級閱讀讀物後,我自己就變成了分級閱讀的鐵桿粉絲,後悔沒有早點引入。 相信重視孩子英語啟蒙的父母對分級讀物並不陌生,去年我就分享過Mark媽媽的戰績《三年陪孩子讀完1000本英語分級讀物,心得和辛苦都想講給你們聽》,讓很多媽媽刷新了對分級閱讀的認識。 分級讀物是目前公認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最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幫助孩子打下紮實的閱讀基礎,循序漸進地培養閱讀能力,最終實現英語自主閱讀。
  • 英語讀物:不知道藍思值多少的適合孩子?典書來推薦了
    願意給孩子嘗試英文原版書閱讀的家長可能會有一些疑問——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書?選擇什麼難度的書籍?孩子看不懂怎麼辦?由於缺乏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因而家長無法準確判斷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也無法衡量一本英文書的閱讀難度,很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匹配。而藍思指數(Lexile)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做這樣一個判別。
  • 孩子聽不懂英文,到底能不能翻譯?
    不要中文翻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翻譯就是破壞孩子英文思維的建立。」 這強化了我們中文在英語學習中負面作用的恐懼。理論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但實踐中,卻沒有那麼容易。換句話說,就算說的全是英語,但是孩子聽不懂,就等於噪音,白搭。
  • 關於英文啟蒙的一些心得
    0-3歲期間,大部分時間是需要輸入大量的英文詞彙,讓孩子對於英文環境不是那麼抗拒。有的孩子接觸英語比較晚的話,就有點畏難的心理,對於英文的需求是被迫接納,一旦有了心理牴觸,學習的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像豌豆豆2歲這個年齡段,他對英文的發音是非常感興趣的。
  • 助學|「停課不停學」!千本英語分級讀物免費讀!
    延期開學期間,呱呱閱讀向全國兒童免費開放近1000本英語讀物,採用藍思閱讀測評,與全球知名教育出版商合作,提供英語分級閱讀的全流程體驗,讓中國孩子科學閱讀,「停課不停學」。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嘰裡呱啦宣布推出專為5-12歲中國孩子研發的AI定製英語分級閱讀App——呱呱閱讀,即日起向全國兒童免費開放。孩子和家長可以在各大應用平臺免費下載呱呱閱讀App,註冊登錄後即可免費閱讀App中近1000本英語讀物,免費開放期到2020年2月29日。
  • 分級讀物RAZ從G讀到J,我用了120天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一路跟著RAZ讀下來,讀過一些其他分級讀物或者英文繪本後,具備了一定基礎,想嘗試從RAZ繼續讀下去,那麼就不建議從AA開始讀,建議按照前面圖表裡對應的AR等級選擇。我梳理G到J這四個級別對應的常見分級、橋梁書等級,有需要的家長可以參考。
  • 最強英語分級讀物攻略,孩子的啟蒙書你選對了嗎?
    隨著對英語學習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選擇原版分級讀物做為啟蒙輔助,但在初次接觸分級讀物之前,總是有點無從下手。 一方面是不知道原版分級讀物與原版繪本的區別,二是面對市場上眾多的分級讀物不知道該怎麼選。
  • 給孩子聽兒歌、報培訓班就叫英語啟蒙?錯,這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雞血派家長認為,學英語一定要交給專業人士來教,於是給孩子報個一年一萬多的英語培訓班,覺得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佛系派家長覺得,反正上小學以後學校也會著手教英語,於是以逸待勞,白白錯過孩子語言學習黃金期,導致孩子後續英語學習很吃力;還有搖擺派人士,隔段時間想起來了,就給孩子放幾首英文兒歌,要麼下載個動畫片看看,可看到別家孩子已經用英語流利對話了,就立刻慌了陣腳,納悶我家孩子怎麼進步不大?
  • 孩子英文總學不好?試試找個「陪聊」,將英文用起來效果會更好
    孩子和父母交談更多的兒童,在長大後的文化課標準化測試中也取得了更好的分數。測試結果表明,和孩子交流少的家庭孩子平均智商是79,而和孩子交流多的家庭,孩子平均智商是117。這也是為什麼單向說教的效果不大,但是聆聽孩子和向孩子提問會產生最理想的效果。因為孩子不僅感覺到了我們的尊重,孩子的大腦也在高效地參與活動和成長。這個研究表明:對話很可能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
  • 不能錯過的優質英文讀物,讓學生愛上閱讀
    而對於學生來說,閱讀英文讀物更是益處多多。學生不僅能開拓視野,更能通過閱讀量的提升,增加詞彙量與培養語感,從而增強自己的英語實力。本期,三好教師聯盟為大家推薦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優質英文讀物,老師們可以讀完本文後為同學進行書籍推薦或者轉發給家長、學生們閱讀。
  • 我整理了兩個女兒0-4歲的「聽單」,中文、英文...
    可能因為同是孩子的聲音,所以在麥麥聽起來有種聽同齡朋友說話的感覺,每天早上起床時,早餐時放幾段錢的叫醒系列,效果賊好。配樂輕鬆活潑,麥麥每次聽的都很入神,比我平時乾巴巴的給她念科普讀物效果好多了。其實專輯裡面的歌本身就是為初學英文,非英語系國家的孩子而寫的,裡面的英文歌語速慢,句型簡單易懂易模仿,歌詞重複,旋律歡快,我們家倆姐們一聽就跳舞,聽多了基本熟悉的那些都能唱出來了。英文繪本類專輯英文啟蒙怎麼能少的了繪本呢?
  • 走向英文流利閱讀的國寶級讀物-《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美國孩子人手一本的國寶級讀物《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的高清電子版和配套音頻。「神奇樹屋」系列是由全球最大的出版企業美國蘭登書屋15年傾力打造的一部兒童經典。在美國,這套書被設計給從學齡前開始一直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孩子做閱讀教育,是一套非常非常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篇幅不長、語言簡明以及情節設計也很有趣,非常適合孩子進行起步的閱讀訓練,並且為各個年級的小學生提供了文學學習和訓練的優秀文本。《神奇樹屋》是紐約時報暢銷榜的常青樹,連續佔據了160周的位置,與《哈利·波特》擁有同樣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