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伍茲做好擊球準備,進入擊球區,正常上杆,下杆時,突然急剎!停住。
這是2013年世錦賽普利司通邀請賽的第二輪,伍茲的動作令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這一舉動,足以讓人的前臂受傷。當時有媒體報導說,與其說伍茲用手臂停止了揮桿,不如說他是用強大的意念停止了揮桿。
為什麼?伍茲為什麼在擊球過程中突然停下來?
伍茲說他沒有感受到這個揮桿。所以他停了下來,冷靜地離開球,再次進入「思考區」,重複一遍擊球流程,再次進入「擊球區」,開出漂亮的一桿。
如果你關注職業比賽,你會經常看到伍茲在比賽中,一旦遭受幹擾就退出「擊球區」,不厭其煩地進行擊球前準備程序。
擊球前準備流程重要嗎?非常重要。
我們都知道高爾夫非常講究韻律與節奏,緊張往往會打亂節奏,而緊張往往是因為缺乏信心。
那麼,如何讓自己變得自在、有信心、不緊張呢?建立一個良好的揮桿前準備動作與程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我們可以把每一桿的擊球流程都分為三個時區——擊球前的「思考區」、擊球時的「擊球區」、擊球後的「記憶區」。今天,我們重點來分析思考區。
什麼是「思考區」?
「思考區」指的是在擊球前做準備的時候,這時,你處於未來時區。球位是什麼樣的?距離目標多少碼?上坡還是下坡?頂風還是順風?我選擇8號鐵還是9號鐵?我要打一個直球還是一點點右曲?落地後要滾還是要停?
當我們站在「思考區」裡,就是我們動左腦的時候,進行數字、理論、分析、邏輯推演、理智判斷等。
我們需要這些外在的信息,但為了確保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總是觀察太多,想太多,這樣反而容易讓我們的大腦產生信息疲勞。
所以我們也需要考慮內在的因素——也就是你當下個人的感覺,去感覺自己那一刻使用何種方式最能讓自己放心,聽從內心和
那怎麼可以確定我的決定是對的呢?
這就是高爾夫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它最具挑戰的地方,那就是你永遠無法預知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你只需要做出你覺得正確的決定。
但是做出決定時,如果你能大聲地或者在心裡把決定念出來,你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升。例如,「旗位在果嶺右半邊,我要用6號鐵打一記由左往右飛的球。」
在「思考區」與「擊球區」之間有一條隱形的「決定線」,一旦你跨越決定線進到「擊球區」,你就要全神貫注在目標上,不必有其他的顧慮,果敢地揮桿。只要你做好擊球前準備工作,你的擊球成功率一定很高。
高球女王安妮卡·索倫斯坦特別強調擊球流程的重要性,「我每次擊球前都會有24秒的時間準備,嗯,就是這麼精確!」
一旦她進入到「擊球區」,她就會停止所有的想法,專注在當下的擊球。沒有多餘的動作,沒看見她一直擺動桿頭、沒有反覆試著上杆下杆動作,也不會一再抬頭看目標。
可能有人認為這一套流程太浪費時間,其實不會,熟能生巧。況且在高爾夫球場上每打一桿前,本來就需要做一些決定。若能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思考區與擊球區的概念,將讓你在場上擊球更有效率,且節省體力。
很多球員通常不是因為技術不好才打出壞球,而是因為在思考上出錯,或是情緒控制出問題,才導致揮桿出問題。
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擊球前準備流程,刻不容緩!
以上內容選自世界頂尖高爾夫臨場表現訓練體系VISION54。
更多關於思考區、擊球區、記憶區的練習方法,推薦VISION54臨場表現練習卡片,讓你的高爾夫心理訓練看得見摸得著。
本套卡片集兩位創始人Pia和Lynn近30年教學經驗精華,分為十大類別,包含130多種訓練方法,隨機抽出一張卡片,在練習場和球場都可隨時練起來。
僅需199元,馬上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