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認祖宗的結果,韓國人認為中國東北自古以來就是韓國的土地

2021-01-09 斟北鬥

只要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韓國的版圖一直處於鴨綠江—圖們江之南,從未到達中國的遼河、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然而,由於一種歷史觀念的錯誤,導致韓國人認為高句麗、渤海國都屬於韓國的歷史。韓國人將高句麗、新羅、百濟視為「三國時代」,將新羅、渤海視為「南北朝」。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那即是韓國人亂認祖宗。在這裡我必須強調朝鮮和韓國的區別,朝鮮是一個地名概念,最早指的是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一帶。《山海經·海內經》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山海經·海內北經》又記載:「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而韓國的祖先是「三八線」之南的三韓,下文會詳細介紹。

在古代,生活在朝鮮的一直是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例如山戎、扶餘、肅慎、靺鞨、女真等。商朝末年,箕子帶領商朝的遺民轉移到了朝鮮一帶,成為了一個周朝名義上的分封國,史稱「箕子朝鮮」。《尚書註疏·卷五考證》:「朝鮮,箕子所封,不應在化外。」後來韓國高麗王朝的一位史學家叫做金富軾,他寫下了一本叫做《三國史記》的史書,首次將箕子朝鮮作為韓國的第一個王朝,這就是亂認祖宗的開端。

在漢朝初期,燕國(劉邦分封國)的一位叫做衛滿的將軍帶著殘餘勢力進入了朝鮮,取代了箕氏王朝,建立了衛氏王朝,史稱「衛滿朝鮮」。到了漢武帝時候,滅衛滿朝鮮,設立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並稱「漢四郡」,這是中國直接管轄朝鮮的開端。

兩漢之交,中國東北的扶餘人朱蒙在高句麗縣建立了一個王國,中國文獻就稱之為高句麗。而此時的「三八線」之南生活著三個韓民族部落,分別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三韓才是韓國真正的祖先。魏晉時期,辰韓建立了新羅國,弁韓則建立了伽倻國(不久被新羅兼併),馬韓則被扶餘人佔據,建立了百濟國。7世紀,唐朝和新羅合作,共同滅高句麗和百濟,唐朝得到高句麗和百濟之地,建立安東都護府。

這時候,韓國人又出現了第二次亂認祖宗。《三國史記》又首次將高句麗視為韓國歷史的一部分,將高句麗、新羅、百濟並稱為「三國」。後來中國和韓國的史學家反覆爭論高句麗到底屬於哪裡,其梗就出自這裡。後來新羅版圖擴張,兼併百濟之地和大同江之南的土地,於是新羅就和唐朝以大同江為界了。而渤海國,又管轄著許多高句麗的遺民和故地,韓國的歷史學家又將渤海國和新羅並稱為「南北朝」,出現了第三次亂認祖先。實際上,渤海國是中國東北的靺鞨人建立的,他們是女真族的祖先。

918年,王建在開城建立了高麗王朝,只是韓國的第二個王朝。所謂的「高麗」就是「高句麗」的簡稱,中國的古文獻也經常將高句麗簡寫為高麗。王建號稱「值新羅自滅之期,乘高麗再興之運」,也就是打著高句麗復興的旗號立國。從這裡可以看出,韓國人當時已經十分認同高句麗就是自己歷史的一部分。

韓國人自己亂認祖先還問題不大,因為中國不一定承認啊。當時到了明朝,朱元璋就犯了一個大錯。他將「朝鮮」這個古老的名稱送給了韓國的第三個王朝。從此,中國文獻就開始稱呼李朝為朝鮮,這也就是導致中國人難以區分朝鮮和韓國的區別。不過,韓國似乎對「朝鮮」這個名字不感冒,他們仍然自稱為韓國。清朝後期,李朝脫離中國控制,定國名為「大韓帝國」。二戰後,由於出現分裂局面,北方採用「朝鮮」的國名,南方採取了「韓國」為名。

李成桂

二戰後,中國國內的史學研究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了討好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現象。50和60年的許多學者都認為東北古代的高句麗就是今朝鮮歷史上的一個王朝。有人甚至說:「歷史上中國對朝鮮是不好的,我們的祖宗欠你們祖宗的債。 ……你們的祖宗說, 你們的領土是以遼河為界,現在你看把你們擠到鴨綠江邊去了。」在當時的環境下,出現了有利於朝鮮的話可以說,不利於朝鮮的話不能說的局面。

受到這樣的思想影響,中國和朝鮮劃定邊界時就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例如圖們江上遊1200平方公裡劃給了朝鮮,以至於天池一半都成為了朝鮮的了,另外鴨綠江上的大部分島嶼也劃給了朝鮮。在籤訂條約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出土文物證明朝鮮民族很長時間以來就在遼河、松花江流域居住,鏡泊湖附近還有渤海國的古蹟,中國古代王朝侵略了朝鮮,我們要替祖宗向你們道歉, 把你們的地方擠得太小了」。

不過,朝鮮雖然和中國劃定了邊界,韓國卻不願意了。韓國認為歷史上東北地區都應該是韓國的。韓國學者堅持「朝鮮版圖論」,認為如今在朝鮮生活的民族的歷史都是朝鮮(韓國)的歷史。甚至韓國的民間出現了「東北自古以來就是韓國」的荒唐言論。總結起來,亂認祖宗在韓國民眾心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中國承認這一點,對中國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相關焦點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中國人和韓國人吵翻了,這一次是因為衣服。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
  • 韓國申遺和中國有關嗎?為什麼有韓國人會覺得中國文化是他們的?
    近些年韓國加大力度對中國文化申遺,其中有的成功(風水),有的未成功。在這行為的背後充斥著無知與貪婪,讓人很難理解。試問一個考古工作者,在不追溯任何源頭的情況下,僅憑片面的證據,就去認定是自己的東西,這是多麼無知的做法?
  • 韓國教授:一次中國行,徹底打破了我作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正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中國就十分強大,而且還是一個可以以唐朝為代表的文化帝國,自然朝鮮半島從進入文明史以來就歸附於我國,他們的文化也大多源出於中原文化,直到現在,韓國人的語言還是「拼音」,真正記錄歷史依然得使用漢字呢。所以,韓國缺少屬於自己的文化根基,沒有文化底蘊使得他們變得自卑。
  • 韓國專家研究DNA後,認為韓國人祖先源自中國,日本聽後不樂意了
    韓國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馬韓、辰韓和弁韓,三者都帶有韓,故而取名韓國。對於韓國人的起源,也都各執一詞。專業卻認為,中國與韓國是有聯繫的,話一出,日本人臉色可就不太好看了。事實上,朝鮮半島不止一個民族,而是有兩個,一個在北部,另一個在南部。
  • 韓國人到東北旅遊,走上街頭時愣住了:東北人全都是百萬富翁嗎?
    東北是這些年來網上比較受歡迎的地方,因為東北人大大咧咧的性格很討人喜歡,再一個原因是以前很多人對於東北不了解,以為東北沒什麼好吃的。其實這些年通過網絡人們才知道原來東北的飲食也是非常豐富的,而且都很有特色。
  • 韓國起源來了,old先的古風圖片被韓國人認為是抄襲韓服,這?
    然而,韓國人認為這是他們的傳統服飾,指責old先抄襲韓國古裝。發表評論如下(機翻)。拿著電視劇中清代的服裝來告訴old先,這才是你們的傳統服飾,認為其絕對抄襲了韓國服裝。漢服抄襲韓服?回復非常有理有據,從2020「華裳九州」中國華服文化活動到中國影視作品,再到歷史人物畫像都放出來,明明白白告訴韓國人——這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在這樣的鐵證下,韓國網友居然發表了這樣的評論——明代的服裝受到很多高麗服飾的影響。
  •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可怕的未來
    甚至直至如今,很多從未來過中國的韓國人,依然有著中國非常貧困落後的固有思維。 就好像我們聽到非洲,就覺得那片土地上所有的地方都很窮困一樣,這是留存於韓國人腦海中的刻板印象。有一些曾經去過韓國留學的同胞或許就更能體會這樣的感受,他們在韓國讀書,經常會被韓國的同學問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東西中國沒有吧?」
  • 韓國博士:中國之行後,我身為韓國人的自信心,徹底受到了打擊
    我本來認為自己來到的是一個第三世界的國家,因此並沒有抱有期望。但是當我的雙腳踏上北京與上海的土地之上的時候,眼前的景象是我根本沒有預料到的。"這是一個常年留學於歐洲國家的韓國博士來到中國之後的感悟。與此同時,他也是韓國首爾大學的教授,他就是金蘭。在中國的所思所想讓身為韓國人的金蘭十分驚訝。
  •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國的歷史是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中國」這個概念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步擴大的。13世紀以來,西藏始終置於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僅這一點就比美國建國要早5個世紀。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論斷。這裡所說的「自古以來」,不是說「自元代以來」,而是說「自有人類活動以來」。
  • 中國的朝鮮族怎樣看待韓國的?被誤認成韓國人很無奈
    中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每在國家的慶典儀式和聯歡晚會中各個民族都會穿上自己傳統的特色服飾手挽著手,肩並著肩一起載歌載舞,同慶國家繁榮昌盛
  • 韓國媒體:中國的「平均工資」和韓國差不多?來看看韓國人怎麼說
    風靡全球的韓國文化,給人留下了韓國人生活富足的印象,韓國白領在高端餐廳用餐,開著頂級跑車上下班,每天穿著亮麗的衣服穿梭在工作崗位周圍,這樣的形象已經烙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所以韓國留給世界的是一個非常繁榮豐富的形象。最近有韓國媒體說中國平均工資和韓國差不多?看看韓國人怎麼說。
  • 韓國教授:走了一趟中國,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於中國的優越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韓國人依然保持著這一份傲慢,認為中國人連白菜都買不起,許多人時刻處在飢餓的邊緣。出於這一份偏見,所以中國人只是他們的搖錢樹。「薩德事件」中,為韓國軍方騰出地皮的樂天集團說:「中國人很愚蠢,鬧騰一陣子就會忘記,他們依然可以在中國撈錢」;韓國女明星張娜拉正式直接表示:「每次製作經費緊張,就會到中國去」,將中國視為搖錢樹。但有那麼一位韓國教授則表示,走了一趟中國後,完全擊碎了他身為韓國人對於中國的優越感。如今中國在韓國人眼中又是什麼樣的?
  • 東北大媽囤300斤白菜,韓國網友聽說後表示:這一定是中國首富吧
    大家都知道白菜在我們中國是非常便宜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用白菜價來形容一種東西的價格很低。不過實際上只有中國的白菜價格比較低,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蔬菜都不算便宜。特別是韓國這個國家,今年以來白菜的價格是不斷上漲,現在一顆大白菜已經要賣到了幾十塊。
  • 韓國人到中國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來了之後被韓國媒體騙了
    ,中國的成就很多西方國家非常的羨慕嫉妒恨,在他們國家很多媒體抹黑中國的事情層出不窮,比如在韓國人的心目中中國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他們一向都是比較有優越感的,也不知道他們優越感是怎麼來的。但是有一個韓國人來到中國之後就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原來是被韓國媒體給騙得太久。
  • 日本史上第一武神,自稱中國皇室後裔,韓國學者:他祖先是韓國人
    到了公元782年,日本已經經歷了「大化改新」,整個日本的社會風氣開始了一場全面學習唐朝先進文化和知識的大變革,但遠在日本東北的蝦夷卻不是這樣。包括奧羽地區在內的日本東北北海道當地居民以捕魚為生,由於其所有的鬚毛都很長,就像蝦的鬍鬚一樣,所以稱之為蝦夷。782年,日本的桓武天皇在位,向蝦夷發動了一場戰爭,但這場戰爭一開始並不順利。
  • 韓國專家的騷操作,研讀中國《史記》後表示:孔子是純正的韓國人
    韓國在很多方面的名聲都非常不好,在體育領域,韓國滑冰選手為了贏得比賽刻意傷害其他參賽選手。在歷史傳承方面,韓國不滿足於本國的東西,總是喜歡「偷」其他國家的傳承,比如中國的端午節就曾經慘遭毒手。01‍‍韓國人在2005年的時候將端午節成功申遺,中國人可是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結果這個節日就半途被韓國人搶走,說是他們的節日。
  • 韓國教授:漢朝前中國一直歸屬韓國統治,外國網友評論出奇一致
    韓國是中國的鄰國,自古以來兩國都有著良好的外交關係,然而近些年韓國某些時候的舉動時刻在挑戰中韓之間的友誼。而這時期的韓國才剛剛進入辰國時期,所謂的古韓國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韓國的發展受到了中國的影響,而這位教授卻說中國是韓國統治的,真是在胡說八道,無稽之談。這位韓國教授說:通過對《山海經》、《武經怠要》、《太平寰宇記》等文獻和考古研究,得出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偉大的韓國民族文化和古朝鮮的光輝歷史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中被歪曲了。
  • 韓國教授金蘭都:來到中國後,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而韓國就不一樣了,為了將自己國家塑造成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度,再三的攫取著來自於中國的文化,甚至恬不知恥的向全世界宣示對於這些文化的主權。比如端午節是韓國的、春節是韓國的。就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李白、孔子等這些歷史名人韓國也不曾放過,聲稱他們都是韓國人。
  • 韓國2大優勢產業被中國趕超,韓國教授:韓國人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從前的我們認為世界上沒有攀登不了的山峰,卻在滿懷信心的時候跌落懸崖;曾經的我們滿腹豪情,卻終究在現實的衝擊之下成為了失敗者。夢想雖然觸手可及,卻依舊遙不可及,我們有著太多的無奈,也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在韓國人的眼中,中國似乎永遠只停留在原始社會的階段。他們不可一世地將中國的落後當成了理所當然,對我們大肆嘲笑。
  • 外國網友發問:古代韓國為啥不徵服中國?老外評論韓國人不想看
    歷史上,朝鮮半島長期屬於中國的領土,直到唐朝時期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從此朝鮮半島才進入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時期。幾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一封來自朝鮮國王的奏摺,懇求朱元璋為他們這個新成立的國家賜名,於是朱元璋大筆一揮,寫下了朝鮮兩個字,這就是朝鮮半島的由來。有韓國網友表示疑惑:古代朝鮮人口眾多,國家強大,為何只有幾十萬的滿洲八旗都能入主中原,而朝鮮卻從未染指過中原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