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世界古代民族——可薩人

2021-03-05 託木爾峰健康行

可薩人一般指西突厥民族,可能是由在阿提拉死後潰散的匈人與西遷至歐洲的一支回紇人(維吾爾先民)組成,也包括當地土著(包括斯拉夫人),主體是回紇人。根據隋唐史料,可薩人曾在突厥汗國治下,來自東突厥中的回紇部落,是回紇九部中的葛薩部,屬於回鶻九姓之一。

他們公元二世紀已出現在南俄與裏海以北,北魏曾大破高車,逼迫他們西遷。

他們在公元七世紀下半葉,在北高加索草原伏爾加河中下遊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版圖東至花剌子模,西至多瑙河,達吉斯坦是核心。與拜佔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政治和經濟上保持密切的關係。

古代波斯史說可薩人好劫掠與長途奔襲,長矛是主要武器,亞洲人後來把從事可薩人活動的人也稱為可薩人

他們在拜佔庭帝國和波斯帝國爭奪亞塞拜然的時候,可薩可汗札比爾曾借兵四萬給拜佔庭(統軍將領叫布裡設灰狼)。他們猛烈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為羅馬帝國有效抵禦了阿拉伯勢力的擴展。

在歐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薩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鶻是中亞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樣。在可薩帝國的宮廷裡,有中國皇宮一樣的大量的太監,有眾多的王妃。他們的制度也延續著東方中國的制度,和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制度截然不同。

可薩帝國是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拜佔庭、阿拉伯和猶太商人們成群結隊地到伊提爾和沙克爾收購從北方來的毛皮。隨著商人們的到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可薩帝國找到了落腳處。

後來可薩人都信仰了猶太教。可薩人信奉猶太教的史實散見於基督教作家,阿拉伯地理學家和猶太作家的著作中。

在八世紀中葉,可薩人王公從薩滿教皈依猶太教(是猶太教中的卡拉派)。公元880年左右,發生於可薩汗廷的一場可薩帝國皇帝召集的神學爭論。舉行這次論爭的原因是「猶太人想說服我們接受他們的信仰和習慣,薩拉森人(阿拉伯人)以和平和眾多的禮物引誘我們成為伊斯蘭教的信徒。因此,可汗寫信給拜佔庭皇帝:「出於我們以往的友情,希望皇帝派遣一名博學之人來汗廷解釋基督教教義,倘若這位拜佔庭使者能夠擊敗猶太人和薩拉森人,我們將皈依您的信仰。」最後,經過一番爭論,猶太拉比獲勝,可薩及其部族從此成為猶太教徒。

由於可薩可汗,貴族,及所屬部落都皈依了猶太教,因此,有大量的猶太人遷來可薩汗國。


可薩人成為猶太教徒,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8世紀中葉以後,可薩一直以猶太王國的名義統治著南俄草原,周邊的民族也將可薩等同於猶太人。可薩人也採用了猶太人的希伯來文。

公元922年可薩可汗聽說阿拉伯統治區的猶太教堂被毀,就破壞了伊鐵爾的一座清真寺的尖塔以示報復,並且表示,如果不是擔心阿拉伯人會迫害治下的猶太人,他肯定會對伊鐵爾的清真寺和穆斯林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這表明,可薩可汗是以保護猶太人為己任的。

可薩人在心理上也同猶太人認同。劍橋文獻(約作於949年)中敘述信奉猶太教的可薩人在他們的猶太領袖帶領下全體返回以色列,此後猶太人開始陸續遷移到可薩汗國。可薩猶太教徒無疑是將自己認同為猶太人。

可薩帝國在公元9世紀在政治上走向衰落。這些信仰猶太教的文明的突厥人被他們的同族、還處於野蠻狀態的異教部落打敗了。可薩汗國走向衰落後,境內仍有大量的猶太人或可薩猶太人。後來這些可薩猶太人散落在北歐各個國家。據一些人的考證,愛因斯坦,馬克思都屬於可薩猶太人。今天的以色列有許多從北歐回去的可薩猶太人。

相關焦點

  • 可薩人與可薩汗國
    可薩在德文有異教徒,希臘文有匈奴騎兵,在俄文與希伯來文有牧羊人,在阿拉伯語有小眼睛的意思,在亞美尼亞與喬治亞有北方的意思,古代波斯史說可薩人好劫掠與長途奔襲,長矛是主要武器,亞洲人後來把從事可薩人活動也稱為可薩人,在1480年代,喬治亞還有自稱可薩人的突厥語遊牧民,哥薩克與哈薩克也源於此。在拜佔庭帝國和波斯帝國爭奪亞塞拜然的時候,可薩可汗札比爾曾借兵四萬給拜佔庭。
  • 可薩人(一)
    7世紀初,在俄羅斯草原西南部和達吉斯坦,可薩帝國崛起。可薩人是一支信奉騰格里的突厥民族,其首領稱可汗或達幹。巴託爾德認他們屬於西突厥,或者說就是西匈奴。626年,當可薩人的可汗札比爾與拜佔庭皇帝希拉克略在梯弗裡斯會晤時,其就已經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了。 札比爾借給席哈克約四萬軍隊,幫助其踏平了薩珊波斯的亞塞拜然省。
  • 民族樂器|讓世界愛上中國民族音樂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為她做了一件樂器以解遙途思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代稱之為「秦琵琶」。阮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彈撥樂器,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由於阮音色圓潤,渾厚,音域寬廣,因此古代就已成為獨奏,合奏、重奏的主要樂器。
  • 《世界古代民族》華夏族
    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又稱中華。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華」又稱「中夏」。(1)由來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華夏族在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起源並逐漸發展,進入新石器時期以後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傳說陝西中部地區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東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
  • 淺論中國古代民族國家區劃和現代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
    其中典型的便是中國。    古代中國並沒有明確闡釋民族與國家的概念,但並不代表沒有民族與國家的區劃。偉大史學家司馬遷早就在史記裡明確劃分了行國和居國的區劃。漢武帝也曾在與西域諸國交往的國書中提到「爾非王土」。這表明古代中國很早就有了國家的區劃。
  • 古代世界怎樣稱呼中國
    7世紀早期,拜佔庭史家西摩卡塔在《歷史》中曾記載了一個名為桃花石的大國:「桃花石距突厥一千五百裡,居住在桃花石的外邦人,為人數眾多而極勇敢的民族,世界諸國幾乎與其無法匹敵……桃花石從不受王位紛爭之擾,這是因為他們據家族血統選取君主……桃花石國盛行偶像崇拜(佛教),但有公正的法律……生產賽裡斯絲線的蠶蟲在這個民族中到處可見,它們已經歷經許多代的變化,色彩斑斕。」
  • 歐洲一「異類」民族巴斯克人,西班牙學者:來自中原地區
    歐洲人從來就知道這樣一個民族的存在,可一直以來都說不清楚他們的歷史。直到最近,有一位西班牙學者提出了一個假說,他認為巴斯克人很有可能來自中國中原地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一、歐洲的奇特民族 從外貌長相上來說,巴斯克人天生就跟歐洲人有著很大的不同。
  • 歐洲眾多民族的「異類」巴斯克人,西班牙學者:來自中國中原地區
    獨特的民族直到近幾年,有西班牙學者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巴斯克人,或許來自古中國,而且是來自中原地區,即河南山東一帶。而且巴斯克人的語言也活像個大雜燴,曾經有語言學家去專門研究過他們的語言,居然從裡面聽出了七八種語法,還摻雜著古代拉丁語,這讓語言專家們很不解。
  • 《中國少數民族古代音樂史稿(遠古一清末)》出版
    《中國少數民族古代音樂史稿(遠古一清末)》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的項目,全書134萬字。此書以歷史朝代為緯,以各民族音樂為經,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大視野下來認識和理解少數民族的音樂發展史。
  • 《世界古代民族》堅昆人—黠戛斯人
    (一)、堅昆人堅昆,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唐代稱「黠戛斯」,元代稱「吉爾吉斯」,清代稱為「布魯特」。
  • 現在的56個民族分別是古代哪些部落或民族演變過來的?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經歷人類的歷史長河從未中斷過、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目前為止人口最多的民族。    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源於古代濮人,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有關。  12、東鄉族
  • 世界文明古代國家—民族宗教的起源與儒家文化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和印度,波斯,還有以色列,隨著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原始時代的氏族——部落宗教就演變成國家——民族宗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個文明古國的宗教不僅是世界宗教史上最早產生國家——民族宗教的,而且也正是他們最早創造了神聖的宗教經典,也就是經書。
  • 吉雅《馬背上的薩日朗》首發 民族特色鮮明
    自吉雅新歌《馬背上的薩日朗》上線以來,人氣一路飆升,好評如潮。該歌曲推出短短一個月有餘,在網絡中就創下了驚人的試聽量,並在幾大榜單力壓眾多大牌歌手登頂奪冠。她憑藉清亮純淨、高亢遼遠的演唱風格與颯爽飛馳的獨特風情吸引了眾多粉絲。
  • 阿爾泰的古代遊牧民族
    現在阿爾泰山分屬於中國、蒙古、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四個國家。在新疆,此山名為「阿勒泰山」,在俄羅斯名為「阿爾泰山」。阿爾泰山脈雨雪充沛,水源充足,因而河流、森林和草場隨處可見,舊石器時代以來就適合人類居住。同時,除了西北部的雪峰為天然壁壘以外,周圍區域的河谷可以通行,所以阿爾泰地區四個國家的古代文化非常相近。
  •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不說你可能猜不到
    中國有很長的歷史,期間經歷了很多太平盛世和動蕩時期,我們今天在眾所周知的文人詩歌中還能感受到徵戰殺場的豪邁,匈奴在邊緣城市也經常出現。匈奴古代是來自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擅長騎馬射擊,脾氣暴烈,歷史上匈奴秦末漢初時勢力逐漸壯大,長期給我國邊境帶來動亂,漢朝時期當權者對匈奴問題採取各種措施,多次派兵進攻,可以將匈奴勢力趕出漠北地區。現在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偶爾會想起匈奴人的事跡。他們遙遠的樣子似乎只存在於傳說中。我們甚至不能應對他們現在的任何民族。那麼,這個古代令人頭疼的匈奴今天是哪個民族呢?
  • 世界現存民族歷史有3500年以上的12個民族:中國獨佔四席
    希伯來(猶太)語:乃是指猶太教民,或者更籠統意義上所有猶太族人(也被稱為猶太民族),是族群體既包括自古代沿傳下來的以色列種族,也包括了後來在各時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猶太宗教的人群。從廣泛的角度,猶太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嚴格的宗教奉行者。根據有關猶太人組織的統計,2007年全球猶太人總數約在1320萬人左右,其中540萬人定居在以色列,530萬人居住在美國,其餘則散居在世界各地。
  • 中國古代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強國,華夏民族締造了很多輝煌燦爛的文明。在近代之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全方面引領全球。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農業曾是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強大的標誌。在中國古代,以自然小農經濟為主的經濟形態讓我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一直屬於前列。據數據統計,北宋時期,中國的GDP達到了全球的60%。馬哲裡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世界上最 的民族---大和民族
    在日本帝國時代,和人是指不同於阿伊努民族、琉球民族、漢民族、朝鮮民族的民族,同時也指不同於「高山族」的民族。和族是主要由原居住於東北亞大陸的日本海沿岸居民和東亞大陸居民融合演變而成,其族是在古墳文化才完全形成,自身文化長期受到來自東亞大陸的影響,但由於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氣候又自成一派。
  • 多民族的古代中國裡,翻譯的作用和他們的素質與操守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語言十分豐富。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歷史。我國境內現行語言的數量有 120 種,而古代民族數量比現在要多得多,語言的數量也遠超現在的 120 種。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群體的交流,必須需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翻譯,也因此產生了專門的專職或者兼職翻譯這一群體。
  • 中國現行民族文字有近40種,還有哪些古代少數民族古文字消失了?
    中國少數民族的古代文字有20多種,它們都有漫長的歷史。最早的有佉盧字、粟特文、焉耆-龜茲文,都創製於公元前或公元2-3世紀。于闐文創製於公元5世紀,藏文、突厥文創製於公元7世紀,回鶻文創製於公元8世紀,契丹文創製於10世紀,西夏文創製於11世紀,女真文創製於12世紀,回鶻式蒙古文、八思巴文、察合臺文創製於13世紀,滿文創製於16-17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