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最新消息:今天,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共和國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
此前,北京時間13日早上9點,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也通過電視講話宣布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巴拿馬與臺灣「斷交」後,臺灣的「邦交國」只剩下20個。
臺灣《中國時報》稱,這是臺灣近年來遭受的最嚴重的「斷交」衝擊,巴拿馬是「中華民國」在中美洲多年的重要「盟邦」,臺灣恐將面臨「斷交」骨牌效應。
消息公布後,許多網友發來「賀電」!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在接受記者採訪中說: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的大幅提升,那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正式邦交關係的國家,內外政治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目前仍然和臺灣當局保留「邦交」關係的國家當中,有些早就有意和臺灣當局「斷交」,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著眼兩岸關係大局,遲遲未著手處理罷了。」
「如果臺灣當局明確堅持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立場,大陸方面還是會考慮臺灣方面的感受要求;如果臺灣方面不顧大陸民眾感受,否定兩岸達成的共同政治基礎,又不明確提出大陸方面可以接受的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表述,大陸方面難以排除臺灣當局正在走向「臺獨」,相應地就會逐步採取維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內政和外交措施。
希望民進黨當局不要繼續迴避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歷史、法理和政治現實,重建兩岸共同政治互信基礎,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為臺灣營造良好的內外發展環境,造福臺灣人民。」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無限悽涼湧上心頭,這應該是臺灣當下最深刻的感受。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臺灣不能把「斷交」責任推給大陸,而應當從自身找原因。蔡英文當局應當清醒,應當回到「九二共識」的正途上來,否則蔡英文當局未來的「國際空間」將更大被壓縮。
新聞連結:
巴拿馬國土面積7萬餘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國家雖小,卻因巴拿馬運河而世界聞名。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河之一,被稱為黃金水道。全球每年近6%的貿易運輸通過該運河,有全球貿易晴雨表之稱。
巴拿馬因其地理位置銜接南北美洲的特點,再加上運河的存在,成為世界航空和海運的樞紐,許多國際航班需要在此中轉,貨輪則需在這裡穿越運河或靠港。
華人抵達巴拿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來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兩洋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
從此以後,就有不少華人選擇在巴拿馬定居,並形成拉美最大的華人僑社之一。據統計,目前旅巴華人華僑總人數近20萬。
轉口貿易和金融業是經濟支柱
坐擁交通運輸之便利,巴拿馬有美洲最大的免稅區——科隆自貿區。自貿區的轉口貿易覆蓋南美和加勒比國家和地區,是巴拿馬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目前是該自貿區最大的商品供應國。
巴拿馬金融業也以其開放而聞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在這裡設有分行,外國銀行數量最多時超過100家,也使金融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之一。
近年來,巴政府還推動總部經濟,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巴拿馬。中國的華為、中港灣等企業也將地區總部設在這裡。
多元化的民族與生態
巴拿馬以歐印混血人為主,加勒比海沿岸則聚居著許多非洲後裔,還有許多印第安原住民,是個種族多元化的國度。巴拿馬政府有「種族熔爐」的政策,鼓勵和推動民族和文化的多元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