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王
近期,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於中俄兩國在南京大屠殺日展現團結的話題。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回顧一下歷史可知,南京大屠殺反映了日本侵華的事實。為了銘記歷史,今年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一場關於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該紀念活動將俄駐華大使館合作的照片公開展示,其中展出了蘇聯女記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
俄羅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傑尼索夫出席紀念活動
在北京盧溝橋附近舉行的抗戰紀念活動中,紀念館聚集了很多來參觀的俄羅斯人,大多數是孩子,他們接連一個又一個獻花,在紀念大廳有一條醒目的橫幅,上面寫著「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在這場南京大屠殺的哀悼活動中,俄羅斯駐華特命大使傑尼索夫也出席了該活動,並他還熱切地表示:「俄中兩國都熱愛和平,同時也是在二戰中遭受最多磨難的兩個國家。」
隨後傑尼索夫還提及中國領導人提過的口號「不忘初心」,兩國政府的做法似乎在共同警告日本。因此作為俄駐華大使的傑尼索夫前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在特殊的節日表達兩國人民之間同樣的心情。雖然中國與俄羅斯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屬於對抗階段,但是當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使得北京和莫斯科的聯繫越來越頻繁,關係也得到了修復和緩和。
中俄關係愈來愈親密
6月,正值俄羅斯舉行衛國戰爭75周年閱兵儀式的重要日子,中國為了表示自身的友好和對此的支持,派遣了100多名解放軍組成儀仗隊參加俄羅斯的閱兵儀式,當時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他的國家都沒有派遣軍隊參加俄羅斯的閱兵儀式,只有中國在這關鍵時刻幫俄羅斯撐面子,由此可見,中俄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俄兩國的關係」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如今日本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也愈來愈好,中方也很樂意以這種友好的方式與日本和平共處,避免受到美國的遏制。然而美國正在從川普政府向拜登政府過渡,因此北京還沒辦法預知以後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會怎樣,而日本又會怎樣回應與中方的關係呢?北京還是有些擔心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會漸漸轉冷,俄羅斯也會時刻注意到這些變化。
據日本經濟新聞中國總局長分析表示,他認為傑尼索夫此次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活動一定是有所考慮,當他看到傑尼索夫與其他參觀者有所互動時,猛然就意識到了這點。事實上,中方一直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只要兩國能夠不觸碰交往底線,中方願意與任何國家長期保持良好關係。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