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擔心什麼?日媒炒作「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俄展現團結」

2020-12-17 視聽中國

撰文:小王

近期,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於中俄兩國在南京大屠殺日展現團結的話題。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回顧一下歷史可知,南京大屠殺反映了日本侵華的事實。為了銘記歷史,今年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一場關於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該紀念活動將俄駐華大使館合作的照片公開展示,其中展出了蘇聯女記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

俄羅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傑尼索夫出席紀念活動

在北京盧溝橋附近舉行的抗戰紀念活動中,紀念館聚集了很多來參觀的俄羅斯人,大多數是孩子,他們接連一個又一個獻花,在紀念大廳有一條醒目的橫幅,上面寫著「女性攝影記者鏡頭中的衛國戰爭」。在這場南京大屠殺的哀悼活動中,俄羅斯駐華特命大使傑尼索夫也出席了該活動,並他還熱切地表示:「俄中兩國都熱愛和平,同時也是在二戰中遭受最多磨難的兩個國家。」

隨後傑尼索夫還提及中國領導人提過的口號「不忘初心」,兩國政府的做法似乎在共同警告日本。因此作為俄駐華大使的傑尼索夫前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在特殊的節日表達兩國人民之間同樣的心情。雖然中國與俄羅斯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屬於對抗階段,但是當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使得北京和莫斯科的聯繫越來越頻繁,關係也得到了修復和緩和。

中俄關係愈來愈親密

6月,正值俄羅斯舉行衛國戰爭75周年閱兵儀式的重要日子,中國為了表示自身的友好和對此的支持,派遣了100多名解放軍組成儀仗隊參加俄羅斯的閱兵儀式,當時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他的國家都沒有派遣軍隊參加俄羅斯的閱兵儀式,只有中國在這關鍵時刻幫俄羅斯撐面子,由此可見,中俄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中俄兩國的關係」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如今日本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也愈來愈好,中方也很樂意以這種友好的方式與日本和平共處,避免受到美國的遏制。然而美國正在從川普政府向拜登政府過渡,因此北京還沒辦法預知以後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會怎樣,而日本又會怎樣回應與中方的關係呢?北京還是有些擔心日本與中國的關係會漸漸轉冷,俄羅斯也會時刻注意到這些變化。

據日本經濟新聞中國總局長分析表示,他認為傑尼索夫此次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活動一定是有所考慮,當他看到傑尼索夫與其他參觀者有所互動時,猛然就意識到了這點。事實上,中方一直秉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只要兩國能夠不觸碰交往底線,中方願意與任何國家長期保持良好關係。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海外網

相關焦點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2013年4月4日清明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等人,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哭牆祭奠大屠殺死難者。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選在9月3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廣播詔書;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籤字無條件投降。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這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紀念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紀念日。
  • 加拿大安大略省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這意味著,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為西方國家中首個省議會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動議的地區。今後,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圖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14年2月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01動議獲投票通過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加拿大時間10月26日下午3點),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對華裔議員黃素梅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66號動議進行閱讀和辯論。最終,該動議獲投票通過。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日本再次大放厥詞,日本怎麼不跟德國學一學?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日本再次大放厥詞,日本怎麼不跟德國學一學?據近日綜合媒體報導,中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今年是我國第七次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與此同時,在右翼思潮猖獗的日本,許多日本人再次發聲。可以看到,不少中國用戶在國際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和視頻史料,卻被官方媒體限制、刪除或封號,原因就是所謂的 "莫須有的血腥"。比如,美國藝術家的畫作《南京大屠殺》及其英文介紹,就被以 "敏感內容 "為由封號。
  •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能忘卻的國殤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南京大屠殺,國殤不能忘1937年12月至1938年日本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對象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被殺戮的同胞。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的固定舉辦地。
  • ...安大略省前議員黃素梅:推動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讓...
    2016年,黃素梅就為在安大略省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奔走呼號,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該動議。北京時間12月12日,黃素梅參加「南京——從世界殘墟城市到國際和平城市」雲端國際論壇,分享她4年來為這段不容忘記的歷史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談設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忘記歷史就是犯罪
    這一天,不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都收到了來自紀念館或媒體記者的電話,得知了12月13日將被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消息,比起常人,他們更多了幾分感慨。「日本首相至今都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我們倖存者都還活著,他們是賴不掉的,日本政府應該向我們謝罪。」今年90歲的李高山老人曾經參加過南京保衛戰,親眼目睹了南京淪陷後如陷地獄般的慘狀。
  • 日媒炒作自衛隊差點在釣魚島開火 專家:日本不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的對中俄兩國的軍艦進行監視跟蹤的護衛艦「瀨霧」號。針對中俄軍艦駛入釣魚島附近海域一事,日本媒體持續炒作。12日,日媒又稱,如果當時中國軍艦不離開該海域,日本有可能下令根據自衛隊法可以使用武器的警備行動來應對。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採訪時表示,日本不敢對中國軍艦開火。此次率先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是日本軍艦而不是中國,日方斷章取義地編段子,就是要把中國塑造成「惡人」,為修憲擴軍找藉口。
  • 國家公祭日/12.13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國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中國政府設立的紀念日,以國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 歷史背景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本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胡信佳出生於1924年7月1日,日軍佔領南京的第二天,1937年12月14日,就追殺到江心洲。胡信佳在打麥場看到日本兵殺害中國公民好幾人,他當時躲在苞谷桔子的柴垛裡逃過了一劫。
  •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點擊在線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在2018年的10月27日,加拿大成為西方第一個設立「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的國家。今後,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國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殺」定名,但是祭奠對象不僅僅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還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被殺戮的同胞。
  • 南京大屠殺跟她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跟她有什麼關係?有人說,正是因為有她,世界才了解了南京大屠殺,但是,很多中國人卻不知道她。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我們總說要勿忘國恥,可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嗎?在淮安市淮陰區,有一座張純如紀念館,是20年前,張純如寫出了這本史詩級別的巨著《南京大屠殺》。這本書一經發表就立刻被翻譯成15個國家的語言,轟動海內外。這本書向全世界人民全面展現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張純如,世界就不知道什麼是南京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丨那些戰爭博物館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今天,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這一天,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長谷川清下令所屬第2聯合航空隊(1937年9月10日剛剛從大連轉場到新落成的上海公大機場)對南京市區進行"無差別級"轟炸。這天正式成為了著名的"9·19空戰"日。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12.13是什麼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勿忘歷史!;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中天新聞被蔡英文「關臺」,她19年前還上過節目丨每日大新聞
    上尉帶你看一遍 1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勿忘歷史!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江蘇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國行公祭,祀我殤胞!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進行了長達六個多星期的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我不知道她當年出於什麼原因選擇研究這樣一個課題我也難以想像是什麼力量支撐她研究下去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今年12月13日的國家公祭儀式上,松岡環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又一次相聚,她拉著夏老的手,問她身體好不好。她一直希望有一天日本政府能夠正視歷史,像這些倖存者道歉,對受害者做出彌補,讓下一代了解真相。 但近幾年,日本的言論空間正在被擠壓,不同版本的教科書被修改,第一線的教師也不能自由選擇授課內容。
  • 河村隆之為何否認鐵證如山的南京大屠殺
    必須強調,除了扶桑社出版的《新歷史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閃爍其詞,或稱之「南京事件」,絕大多數日本中學歷史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均有明確記載,儘管表述存在差異。既然如此,河村隆之為何大放厥詞予以否認,3月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回答自民黨議員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的質詢時僅表示「規模如何存在多種說法」?難道這種言論真的「不代表民意」?
  • 為了共同的記憶,華僑華人共祭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洛杉磯華人:雖是和平年代,但戰爭傷害不能忘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南加州華僑華人在洛杉磯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及珍珠港事件死難者公祭日悼念活動。洛杉磯華裔律師華強是悼念儀式出席者之一,她對社長說,華僑華人的踴躍參加讓她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