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終有時,曾經紅極一時的P2P網貸亦是如此,然而誰都沒想到落幕會來得如此之快。
從業平臺數量從幾千家至清零,有平臺爆雷被立案,有平臺宣布清退,有平臺順利轉型,也有平臺仍在艱難求生,部分投資者逃脫不了被收割的命運。
人人貸雷了?
人人貸傳出退出困難不是一天兩天了,最主要是在大夥的認知中,暴雷的P2P平臺都是高息,沒想到8%的人人貸也會爆。
據報導,人人貸是在一個月之前出現債轉通道收緊的問題,出借人發現標的到期後並沒有資金到帳,錢通過正常渠道已經很難取出來了。在平臺開設的「應急轉讓通道中」,七折的申請目前都沒有通過,只有6.5折的通道可以緊急下車。
利息全無,本金打折,出借人當然不願意。
過去一個月,債轉處理的退出時間還是2020年10月17日21時,沒有變動。事實上,債轉很有可能是人為控制變慢。
2020年10月16日,債轉開始變慢。按照北京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10月12日—10月18日,投資人數為183333人。2020年10月19日—10月25日,投資人數為183055人。
圖 / 圖蟲
曾經的P2P頭部平臺
作為網貸行業數一數二的頭部機構,人人貸也難擋清退浪潮。創始人楊一夫於11月6日召開了線上視頻溝通會議,就平臺回款現狀和轉型情況向投資人公開。
與此同時,人人貸針對有緊急資金需求的出借用戶,上線了應急轉讓通道。出借人可以自願申請打折出售資產,申請轉讓的資產會由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承接,轉讓成功後不可撤銷。
在溝通會上,人人貸方面表示,當前人人貸將收斂新業務,把所有精力放在催收上。人人貸已經在很多地方跑通了訴前調解、批量立案、批量訴訟、批量執行的全鏈條,明年就能看到成效。
相比拍拍貸、51信用卡、宜信、你我貸等機構,人人貸轉型動作較慢,至今才開始進行清退。對此,人人貸稱由於平臺資產期限較長,調整非常麻煩,在開始調整後又遇上了疫情,雪上加霜。
作為網貸行業的老大哥,人人貸一路高喊合規口號,持續開展網貸業務。人人貸主要發力點為中小微企業,客群相對優質。另外,風控能力的增強也為人人貸經營網貸業務提供支撐。據人人貸2020上半年業績報告,平臺累計成交金額已超一千億。
人人貸成立於2010年,是友信金服旗下專業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平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2013年12月,人人貸獲得了1.3億美元A輪融資,創下當時行業最大單筆融資記錄。
在線上溝通會召開前,人人貸上線了打折通道,折扣默認為在投本金的7折,這在出借人群體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2019年,受政策變化影響,人人貸開始關店,從高峰時的300家下降到十幾家,一線員工從2萬多人下降到幾百人,都為維護存量資產。
關店、裁員、減少新業務相當於對借款端客戶抽貸,加上催收政策變嚴,逃廢債愈加嚴重,不過我們一直以過往幾年積累的、短期貸款所產生的利潤墊付,整體情況可控,可以逐步化解風險」楊一夫介紹到。
人人貸官網顯示,截止9月30日,人人貸借貸餘額約250.5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188065人。
創始人兩個北大一個清華
都上過福布斯排行榜
當時媒體報導,人人貸由聯合創始人張適時、李欣賀和楊一夫一手打造,他們均畢業於知名院校,有著非常雄厚的知識儲備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其中,聯合創始人張適時於2014年當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並成為當期封面人物,同年還獲選《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聯合創始人李欣賀在2013年當選中國十大經濟潮流人物、2014年「中國商業創新50人;聯合創始人楊一夫於2016年入選《財富》「中國40歲以下的金融科技先鋒」。
P2P瘋狂過後
2016年,一系列行業監管政策相繼落地,網際網路金融迎來合規元年。2017年對P2P網貸行業來說是「冰與火」交融的一年。
一邊在行業合規壓力之下,行業開啟洗牌潮,超500家P2P平臺被淘汰;另一邊多家平臺迎來了扭虧為盈,並掀起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海外上市潮。
這一年,相關概念股也在這種分化中,迎來冰火兩重天的行情。
2018年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正式對投之家「涉嫌集資詐騙案」進行立案偵查,投之家累計投資額超265億元。
除了投之家,以唐小僧、善林金融、牛板金、草根投資為代表的一批P2P平臺也在當年轟然倒塌,牽連到華聞傳媒、萬家樂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類消息不斷傳出,徹底打破了網際網路金融最後的熱點防線。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6年底,四大網貸重鎮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分別為473、461、331、280;到了2018年底,四大地區平臺數量則變為236、211、114、79。
2019年3月23日,上線運營10年、累計出借超4000億元的P2P平臺紅嶺創投宣布清盤,董事長周世平在紅嶺社區發帖《雖然是清盤,但不是說再見!》,還發朋友圈稱將賣掉個人房產來兌付平臺投資者。
五天之後,頭部平臺團貸網曝出風險,涉及20餘萬出借人,關聯的A股公司派生科技實控人唐軍自首,並以涉嫌非吸被立案偵查。
2019年11月15日,互金行業最為出名的「83號文」下發,明確提出要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主動處置和化解網貸機構存量業務風險,最大限度減少出借人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普惠金融規範有序發展。
隨後,山東、湖南、河南、重慶、深圳等地方金融辦相繼宣布對P2P進行「清場」。
截至2019年9月末,停業網貸機構已經超過1200家,全國已立案偵查786家。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公開場合發言表示。
截自新浪微博@財經網 相關視頻
從國內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貸(信也科技)2007年6月成立算起,P2P行業從無到有,進而遍地開花,再到發生多起風險市場,最終清零落幕,前後不過短短13年。
來源: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 作者:泰勒)、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朱藝藝 編輯:李新江)、公開信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微信公眾號:小斑文化
因微信公號改版,為防錯過小斑的推送
請【星標】或文末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