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清
整個複賽期郭艾倫一直處於「被討論」的風尖浪口,而經過對他14場比賽仔細推敲,你會發現他在短短兩個月卻經歷三次身份變化,直至兩個人「出現」才令他趨近於完美,孫銘徽客觀的道出他心聲。
郭艾倫,漸漸進入佳境
第一個階段,超級領袖角色。
首戰北京至對陣浙江,遼寧一勝三負的比賽裡,郭艾倫場均20.8分4籃板3.3助攻,取代史蒂芬森的梅奧尚處適應期,李曉旭仍處傷停,賀天舉完全不在狀態之餘,趙繼偉、劉志軒等人狀態也遠未達到如今佳境,那時的郭艾倫傾其所有扛著遼寧爭勝,無奈遭遇北京和浙江兩支勁敵,對廣州他轟下32分卻意外被爆冷,郭艾倫陷入坊間輿論漩渦,而老叔郭士強則成為最終「背鍋」者。
好勝心極強的郭艾倫
實際細品,全隊的傷病,歷史素有的慢熱,北京與浙江兩支勁敵,三重因素來看,你真的無法完全責怪郭艾倫,可既然現實已經發生,那麼如何面對?
第二個階段,為「老叔」而戰。
郭士強意外下課後,複賽第一階段後三戰和第二階段初的四場比賽,郭艾倫場均28.3分6.3籃板5.8助攻1搶斷,引領球隊獲得3勝1負戰績,那麼他怎麼就強勢爆發了呢?除三支對手實力相對羸弱外,最重要一點,他想要在輿論漩渦中抽身,必須傾盡所有,否則就會被打上因「郭士強下課出工不出力」的罪名,而實際上,沒人能知道這一階段,他度過了怎樣複雜的心理歷程。
為老叔而戰的郭艾倫
第三個階段,為球隊改變。
楊指導未到青島前就已經建議馬丁內斯對郭艾倫和趙繼偉拆分使用,於是從因腹瀉缺陣對山東後,接下來的賽第二階段6場比賽郭艾倫3次從替補打起,雖然場均得分降至18.3分2.3籃板兩項數據略降,但5.8助攻和1.7次搶斷卻是複賽以來新高,並且命中率提升至63.5%%+37.5%,嗯,他終於趨近於坊間皆希望看到的樣子,可在「個人進攻與梳理球隊」之間自由切換。
那麼郭艾倫到底是怎麼完成角色蛻變的呢?孫銘徽昨天接受採訪時道出了大侄子的「心聲」:「大家都覺得我助攻數很高,實際上也是因為隊友能夠把球投進,像打北京和遼寧,劉錚、李金龍的手感都很好,所以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嗯,隊友能夠把球投進,郭艾倫趨近完美的兩位關鍵人映入眼帘。
孫銘徽道出郭艾倫心聲
梅奧前七場比賽場均28.4分6.9籃板4助攻2.4搶斷2.5失誤,命中率62.4%+35.3%,已經交出一份尚可的答卷;而近八場比賽28.4分7.4籃板4.5助攻2.5搶斷2.1失誤,尤其命中率提升至64.8%+50.8%,所有數據有了飛躍式升華,漸漸適應CBA強度、提升體能和自信中,他愈發的趨近球隊「希望的」小外援模樣。
賀天舉前四場比賽50%+23%命中下場均6分3.3籃板,而隨後的11場比賽他以62.8%+45.8%命中率場均貢獻15.2分3.4籃板1.1助攻1.3搶斷,用殳海老師的話定義,「他終於重返巔峰」。注意,當賀天舉能夠找到三分手感肩負起四號位職責,遼寧四號位缺人、三分羸弱兩大短板終補齊。
梅奧和賀天舉助郭艾倫回到理想狀態
從複賽初一個人扛起整個球隊,到郭士強下課後自我證明,再到如今趨近於坊間希望看到的狀態,郭艾倫實際經歷了三次轉型,而這一切始源,並非簡單的換帥和讓他打替補之果,而是梅奧和賀天舉終於均找到理想狀態使然,孫銘徽那句「隊友能夠把球投進」才是真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