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前例:船政的繁榮與衰落

2020-12-22 瀟湘晨報

1868年1月18日,第一號輪船的龍骨安放在了福州船政局馬尾造船廠的船臺上,工匠們在外籍造船技師的指導下,開始了近代機動船舶的建造。這艘兵商兩用木殼輪船,排水量1370噸,主機功率432千瓦,螺旋槳驅動,命名為「萬年清」號。1869年9月18日,「萬年清」號下水,「中外歡呼,詫為神助」。9月25日,沈葆楨率船政局屬員登船視察,親自試航。轉天,「東北風大作,潮聲甚壯,直出大海,以試輪機之堅脆,駕駛之巧拙,銀濤萬頃,起落如山,在事人等皆動合自然,隨於大洋中,飭將船上巨炮周回轟放,查看船身似尚牢固,輪機似尚輕靈,掌舵、管輪、炮手、水手人等尚進退合度」。「萬年清」號的試航做到了不用洋人引港,由中國人駕駛出洋,結果「一切平順」。充分反映了船政局的驚人成績。

馬尾船廠早期造船的原材料和動力機械大多購自國外,為實現左宗棠「以機器製造機器,積聚成巨,化一為百」的設想,1870年8月,船政局利用引進設備開始仿製船用主機。次年6月第一臺兩氣缸豎式普通蒸汽機製造完成,功率432千瓦。作為船政局製造的第一臺動力機器,其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當時參觀船廠的一位英國軍官評價:「他們的技藝與最後的細工,可以和我們英國自己的機械工廠的任何產品相比而無愧色。」

1875年,船政學堂製造專業學生吳德章、羅臻祿等自繪主機功率149千瓦船體設計圖,稟請試造。這艘炮艇排水量245噸,於1875年6月始造,1年後建成,名「藝新號」。1876年出海試航,「船身堅固,輪機靈捷」。沈葆楨譽其「實中華發軔之始」。而該船設計者入學不及8年即可自行設計近代兵船。福州船政局的製造水平和人才培養令人讚嘆。

此後的30多年裡,馬尾船廠為清王朝造出了44艘艦船,總噸位57550噸,佔當時國內總量的82%,造船技術也不斷發展,從木殼船到鐵脅船再到鐵甲船。造船工業是當時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並帶動著上下遊工業的發展,也培養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員和產業工人。同時,福州船政局還組建了第一支海軍艦隊——福建海軍,並為北洋、南洋兩支水師配備了大量艦船和將領。

然而,清王朝的腐敗使中國近代的工業化進程遭到嚴重挫折,船政經費自19世紀80年代起,每年撥付不及一半,1894年後,經費每年不足20萬兩,甚至全年不予劃撥。這段時間,船政局的技術積累和製造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生產規模卻日益縮小。1896年7月,福州將軍裕祿擔任船政大臣,聘任法國人杜業爾為監督,著手建造新式艦艇,以圖重振海軍。杜業爾指導建造的兩艘艦艇「建威」「建安」是馬尾船廠所造功率最大、航速最大的兩艘兵船。

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建立新式海軍作為變法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光緒命各省按額撥款給船政,共籌銀170餘萬兩。不久因慈禧發動政變,款項大部分改撥京師部隊,僅15萬兩供船政使用。1907年6月17日批准慘澹經營的船政局停止造船。

儘管如此,馬尾船廠仍然有著它最後的榮光,王助,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的首任總工程師,設計監造了波音公司的第一架水上飛機,他的同事巴玉藻則是通用飛機廠的總工程師。1917年,他們來到馬尾,參與創辦海軍飛潛學校和飛機工程處,在這裡造出了中國的第一架飛機。

馬尾,這個寄託幾代中國人控御萬裏海疆、建成海上強國的曾經的夢想基地,歷盡百年滄桑,仍然訴說著那不應被遺忘的輝煌和無盡的遺憾。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林櫻堯口述歷史:耕耘船政文化四十載
    歷任馬尾造船廠史陳列館館長、宣傳科科長、黨群工作部部長、黨辦主任。四十多年來,他從修船鉗工轉型為企業的文史工作者,致力於馬尾船政文化品牌的打造與推廣。在他的努力下,2004年,「馬尾造船工業旅遊」成為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在國內船舶企業中僅此一家;2005年,以馬尾造船廠史陳列館為主體的船政文化參觀點,被中宣部列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第九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明日在榕開幕
    福州新聞網6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 葉繁)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九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明天上午在福州拉開大幕。本屆研討會主題:船政與科技創新。研討會由臺盟中央指導,福州市人民政府、臺盟福建省委、福州市政協、福建省文史研究館主辦,本報與馬尾區人民政府、福州市臺辦承辦,閩江學院、中國社科院臺灣史研究中心、臺盟福州市委協辦。
  • 楹聯話船政 羅星塔人文研學活動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江超雲)26日上午在馬尾羅星塔公園,一場以「楹聯話船政」為主題的人文研學活動在這裡開展。始建於宋代的羅星塔,是國際公認的重要海上航標之一、世界郵政地名「塔錨地」,被稱為「中國塔」。
  • 近代英國農業的繁榮與衰落對現代社會發展有著怎樣的警示作用?
    但直到19世紀後期,農業的衰落直接影響了英國在工業上的地位,也體現了農業對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性。三、19世紀英國農業的極度繁榮是農業與工業共同發展的現象,而它迅速衰退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還有英國一成不變的農工技術19世紀英國農業、工業以及經濟從發展至最繁榮時期後迅速衰落。19世紀中期發揮了優越的農業條件,成為了工業強國。但是19世紀末,英國農業衰落導致危機加深,工業強國的地位也隨之下降。
  • 衰落造句和解釋_衰落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衰落(shuāi luò)。近義詞有:腐敗,凋零,退步,凋落,凋謝。反義詞有:興盛,蓬勃,發達,繁榮。衰敗零落。指事物由盛而衰。[曹禺《北京人》:「這敗了的垂了頭的菊花,在這衰落的舊家,算是應應節令。」]衰落參考例句:1、從此以後,倭馬亞家系的繁榮就衰落了。2、這漁港因為漁民轉業而漸趨衰落。
  • 船政天后宮舉辦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福州新聞網12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王曉霞 吳丹紅)16日,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船政天后宮舉行。這是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組成。位於馬尾的船政天后宮是世界唯一木質船政天后宮。
  • 「迎世遺 續文脈」2020年海峽兩岸船政書畫展開幕
    福州新聞網12月31日訊(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 通訊員 王曉霞 吳丹紅)今天上午,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迎世遺·續文脈」2020年海峽兩岸船政書畫展,在馬尾船政古街聖教醫院舊址一樓展廳正式拉開帷幕。這是馬尾推動船政文化保護利用邁上新臺階、讓船政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之舉。
  • 「左營」遇上自貿區 福州船政文創開建「小臺灣」
    說起這段往事,自臺灣左營退伍的海軍老兵吳訪平尤有見證臺海兩岸歷史變化與時空錯置之感。如今,福建馬尾開建以這段歷史淵源為題的「左營佐贏」海峽兩岸(船政)文化創意產業園,推動兩岸文創業融合共建。  年過七旬吳訪平也告別「硬邦邦」的軍旅生涯,以臺灣鉅太文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身份,擔任園區運營管理,期待藉助自貿區東風,把園區打造成「小臺灣」。
  • 福州送別海軍史專家陳貞壽 曾參加知識青年抗日遠徵軍
    福州新聞網3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通訊員 陳菁供圖)昨天,大雨一整天沒有歇息,仿佛是在哭別中國著名海軍史專家、福建師大教授陳貞壽。這位96歲的老人,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後一部著作《中國船政文化史》,未等拿到出版的這部新書就永遠離開了。  陳貞壽老師是記者報導福建船政20年裡最常請教的兩位老師之一,還有一位是已經離開多年的陳道章老人。
  • 通訊:「左營」聯結兩岸 馬尾船政文創打造「小臺灣」
    「左營佐贏」園區起自船政文化博物館,依馬限山而建,佔地約13畝、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米,是一條具有船政特定歷史時期(1866年—1920年)風格的街區。  拾階而上,濃鬱的臺灣文創風鋪面而來。雕花紅漆木窗裡,飄出墜有「臺北101大樓」剪紙的掛飾。
  •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展出
    2018年12月28日,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聯合主辦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在南湖革命紀念館東副樓一樓展廳正式展出
  • 船政育魂,青春為槳,夢想啟航
    船政育魂,青春為槳,夢想啟航 2020-03-20 1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船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振均到福建船政調研
    2020年07月22日 17:46:0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22日電 據馬尾造船公眾號消息,7月20日下午,福船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振均等一行深入福建船政,對福建船政創新轉型半年進展情況進行調研。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赴南平順昌開展高中生職業啟蒙教育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教師赴順昌開展高中生職業啟蒙教育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供圖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在2020年職業教育宣傳活動周來臨之際,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響應國家扶貧戰略號召,積極發揮「鄉村振興
  • 奈何明月照溝渠: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參觀記
    國慶假期一晃過半,楊愛紅奔赴福州辦事期間,抽空拜謁了昭忠祠(馬江海戰紀念館),並參觀了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 林寶金:把握承辦世界遺產大會重要契機 推動船政文化保護利用邁上...
    《〈福州古厝〉序》精神,按照全市世遺大會動員部署會的要求,紮實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船政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了解船政文化舊址保護修復情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忠祠,為紀念馬江海戰陣亡烈士而建造,後闢為馬江海戰紀念館。林寶金來到這裡,察看歷史遺蹟,重溫馬江海戰歷史,緬懷福建水師官兵的英雄氣慨和愛國情懷。他要求,要進一步做好建築修繕維護、景觀綠化提升、遊覽線路設計、標識標牌製作等,打造高品質的愛國教育基地和文化旅遊目的地;業務部門要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現場指導,協調解決問題。
  • 起源於石器時代的中國足球為什麼會衰落?蹴鞠之史
    然而蹴鞠是最早的民間體育項目之一,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棋等多種打法,在漢代,他被帶到軍營使用練兵。蹴鞠空前繁榮的時期在唐代,已經到了「球不離腳,腳不離球,華庭看,萬千人盼」的局面。他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清代,也有關於蹴鞠的記載。
  • 西域三十六國——衰落變遷史
    這一篇,我們將講述西域興衰變遷史,順帶告訴大家西域國王為什麼會叫「李聖天」這個中原名字。中國興盛之時,必經營西域。漢徵之,唐得之,元伐之,明失之,清有之。西域的變化和中國的變化緊密相關。我們已經在西域第一篇文章中從西王母開始講述過西域最早的起源。
  • 安徽神秘千年古村石門高,曾經的繁榮與衰落如今都已不再重要
    有一種傳說,人在輪迴轉世的時候,都會喝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之苦,重新投胎做人。於是,人在今世便遺忘了前世的所有記憶;於是,我們今生註定要尋找,要在不斷的修行中找回那個曾經失去的自我。歷史上許多大文人面對佳山佳水時,發出豪情萬丈,是正常不過的。但經歷多年後,還苦苦思念某一處幽境,則是很罕見。
  •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但這個偉大的帝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衰落的?羅馬為什麼會滅亡?事實證明,這答案並不簡單。一些人認為,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直到中世紀,羅馬帝國才走下歷史舞臺。這樣不同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哪個羅馬作為探討對象。據在線歷史頻道HistoryHit報導,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即西羅馬帝國與拜佔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