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結婚後和公婆住在一起仿佛是天經地義的,而如今,人們常說,真心盼望兒女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的長輩,是不會和孩子住得太近的。
因為,「遠香近臭」不是沒有道理的,兩代人住在一起,這樣只會引起矛盾、激化矛盾,甚至間接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
那麼,年輕的小兩口為什麼和上一代人住在一起,就十有八九會產生矛盾呢?其實,引起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彼此之間觀念不同,並且是消費觀念不同。
你的公婆或是父母,生活在一個物資匱乏,處處都需要節省的年代,所以節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習慣。但是,在當今社會,有很多節儉是沒有必要的。
因此,你們就會在大大小小的用錢方面上產生分歧,不論是你掙的錢,還是他們的養老金,他們似乎都想攥在手裡,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
如果遇到懂事理的長輩,他們雖然看不慣你按自己的方式花錢,但是也會尊重你的選擇;但是如果遇到固執且強勢的長輩呢,你會選擇順從,還是反擊?
孫美琦和老公江浩東已經結婚三年了,婚姻美滿,家庭幸福,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然而在這燦爛的外表下,隱藏的是孫美琦為這個家庭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奉獻。
孫美琦夫婦是大學同學,丈夫江浩東在校園裡只是一個普通學生,而孫美琦則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不僅成績優異、長相出眾,還是學生會主席。朋友們都說,孫美琦是一個很優秀,能力很強的人。
在畢業後,孫美琦順利進入了世界五百強,而在和江浩東結婚後不到一年,他們就迎來了第一個愛情的結晶。為了好好照顧孩子,孫美琦放棄了升職,放棄了事業,專心在家裡做一個家庭主婦。
雖然犧牲很大,但好在丈夫十分疼愛自己,兒子也十分乖巧,所以孫美琦的小日子過得很幸福。直到兒子一歲,江浩東的媽媽搬過來和他們一起住,孫美琦的日子就開始變得雞飛狗跳了。
江浩東的母親是一個特別節儉的人,節儉到小氣的程度。自從江母來到家裡,就沒讓孫美琦再打開過一次洗衣機,說是費水費電。
此外,每次江母陪同孫美琦去市場買菜,江母都會為了一兩毛錢的差價,去買那些不夠新鮮的蔬菜。最可笑的是,孫母為了省錢,竟然把兒子用過的紙尿褲洗了。
這些事情都讓孫美琦十分氣憤,可她作為兒媳,又不好直接和婆婆爭論。所以,在一起住的日子裡,孫美琦只好在遇到煩心事的時候,向老公江浩東抱怨。
而每當她和江浩東抱怨後,江浩東也會出去和自己的母親理論,但無論他如何勸說母親,都說不過母親的那些「大道理」。
江母總是愛和孫美琦說:「兒媳,過日子要學會省。」孫美琦以前總是會告訴婆婆:「媽,過日子是不能大手大腳,但也不能太摳門了呀,讓一家人過得舒坦才是最重要的。」
說句實在話,孫美琦這句話並沒有什麼錯處,相反她的態度都是極好的。可是,江母不但聽不進去勸,還總拿孫美琦沒有工作來說事,堵得孫美琦啞口無言。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讓孫美琦非常無奈,她實在不想每天和婆婆講道理,也實在不想看到婆婆把家裡當垃圾場一樣,買一些破破爛爛的東西,以及捨不得丟這樣、捨不得丟那樣。
好在孫美琦也不傻,忍無可忍以後,孫美琦想出了一個辦法:婆婆不是總嫌棄她沒有工作不掙錢嗎,那她就出去工作,把家裡交給婆婆,看看究竟誰才是對的。
孫美琦出去工作以後,江母因為年紀大了,為了家務事累得生了病,到醫院花了快三千塊錢。
不僅如此,因為做飯不好吃,水果不新鮮,家裡有異味,江浩東三番五次和她吵架,後來江浩東更是吃壞了肚子,到醫院花了幾千塊。
而孫美琦呢,她憑藉良好的學歷,和先前的工作經歷,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變回了職場女性的她,仿佛越活越年輕了。
江母這才懊悔不已,懂得了兒媳的不容易,也懂得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年輕人追求生活品質,就像她年輕時要生存是一樣的,都是必要的。
其實,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本身是沒什麼可詬病的。但是,任何事情如果過度,就總會引發不好的結果。就像故事裡的江母,不僅最終沒有把錢省下來,還破壞了自己和兒子的關係。
所以,西妹想藉此給女人們一點建議:處理婆媳矛盾時,你完全沒有必要和婆婆對著幹,有時候動點腦筋,就能讓婆婆自己醒悟。
如果你的婆婆認為你把日子過得不夠好,或者她嫌棄你天天在家不工作,那你就順著她的意思,讓她來管理這個家。當她發現她吃力不討好的時候,她就會意識到,她的那一套理念,早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生活。
關於婆媳矛盾,西妹常說要將心比心,所以身邊晚輩的你,也要理解老人年輕時經歷的不易。
畢竟,那個鬧饑荒的年代,連活下去都是問題。他們把那些你們不以為然的節儉,當作一輩子堅持的習慣,也是能夠理解的事情。
最後,西妹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婆婆們,能夠換位思考,給年輕人自己的生活空間,畢竟錢是他們的,日子也是他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