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各時代成本最高的武器裝備航母艦隊,到底有多貴?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傅前哨 航空知識

「福萊斯特」號航母,是二戰後美國海軍裝備的第一艘大型艦隻,於1952年開工,1955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該艦以及後續艦「薩拉託加」號、「突擊者」號、「獨立」號的平均造價約為2.23億美元(上個世紀50年代幣值)。

可以說,航空母艦是各個時代設計建造的投資規模最大、使用耗費最高的武器系統。當然,不同建造時期,不同排水量,不同動力裝置的航母,造價肯定是不一樣的。現代常規動力航母、兩棲攻擊艦的建造費用當然要高一些,例如,法國設計的「西北風」級直升機兩棲攻擊艦的造價為6億—9.52億美元;西班牙製造的「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為15億美元;印度國產的「維克蘭特」號中型航母至少需要22億美元的投資。

核動力航母更為昂貴,「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均價大約為50億美元。2013年10月11日下水的核動力隱身航母「福特」號(CVN-78),其設計與製造成本已抬高到130億美元!2011年2月25日,美國海軍正式啟動了最新一艘航母「甘迺迪」號(CVN-79)的建造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該艦於2019年12月18日下水。據估算,製造「甘迺迪」號核動力隱身航母,很可能要投入140億美元的公帑。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3號艦CVN-70「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編隊。

但航母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的,保衛一艘航母,保障一支航母編隊,大約需要10艘左右的艦船和潛艇。但具體的數量還要根據各艦船的綜合性能(如防空、反潛、反艦能力)以及裝備技術發展的情況來確定。過去,一個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編成的航母特混大隊,一般需要配備護衛艦、警戒艦、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以及後勤補給艦6—12艘。如果組成一支航母編隊,則需下轄14—18艘艦船。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在執行一般任務時的標準配置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艦、兩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兩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兩艘「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或「佩裡」級飛彈護衛艦)、兩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一艘綜合補給船。

隨著「近衛軍」防空、反潛、反艦、反導能力的提升,進入21世紀後,為美國海軍大型航空母艦提供安全和物資保障的艦船減少為5艘:一艘「宙斯盾」飛彈巡洋艦、兩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一艘「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一艘T-AOE(X)支援艦。我們再來算算它們的成本。

一艘「上了點年紀」,配備有「宙斯盾」系統,可提供有效對空防禦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的出廠費大約為9.25億美元(當時的幣值)。

「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是美國核動力航母的主力「帶刀護衛」,也是美國海軍二戰後建造數量最多的驅逐艦,然而產量的提高並沒有帶來成本的下降。2008年服役的中期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需耗資13億美元才能完建。而該級艦的較新改型DDG-51的製造費用在15億至20億美元之間(2011財年的DDG-114,單艘報價已達18.43億美元)。美國海軍21世紀的隱身驅逐艦DDG-1000的身價更是驚人,已趕上了航空母艦,建造一艘該級艦需斥資50億美元。由於該級艦的建造數量被大大壓縮(僅造3艘),一般情況下,美國海軍不會用它們與航母搭配。

註:

藍色字為航母造價(美元)

橙色字為艦載機造價(美元)

綠色字為航母與艦載機的價值比;

1944年

「埃塞克斯」級攻擊型航母
7000萬
1:2000

 

活塞式F6F「惡婦」艦載戰鬥機
3.5萬
1:2000

1961年

CV-63「小鷹」號常規動力航母
2.77億
1:105

 

F-4「鬼怪」式超聲速艦載戰鬥機
264萬
1:105

可為航母編隊提供反潛護航的「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單價,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時為7.6億美元;到了21世紀初期,一艘英國的「機敏」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身價已升至12億英鎊;而美國新型的「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的建造金額則高達14.5億—25億美元。

現代航空母艦的建造成本和全壽命費用已很驚人,而艦載機的身價和「生活費」與之相比,也不遑多讓。一架E-2C預警機的購置款大約為6000萬—1億美元;E-2D「先進鷹眼」的製造成本超過2億美元;早期的F/A-18C/D「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需耗資4553萬美元;而新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的單價則翻了一番,狂升至9000萬美元以上。由該型機改裝的EA-18F電子戰飛機的標價還要高,每架所需銀兩超過1億美元。據報導,到2011年時,美軍一個航母艦載機聯隊的裝備購置開支已升至57億美元。F-35「閃電」Ⅱ聯合攻擊戰鬥機投入現役後,這一紀錄還會被刷新。統計表明,一艘航行中的常規動力航母每天要喝掉400噸燃料,而其搭載的艦載機一天消耗的航油則為700噸左右,真可謂一出動就要花錢,而且所費不貲,金額巨大。F/A-18C/D艦載戰鬥機每飛行一小時,大約要燒掉美國納稅人22400美元以上的鈔票。

1975年

CVN-68「尼米茲」號核動力重型航母
18.8億
1:94

 

F/A-18A/B「大黃蜂」型艦載戰鬥機
2000萬
1:94

1989年

CVN-72「亞伯拉罕· 林肯」號核動力航母
34億
1:36

 

F/A-18C/D「大黃蜂」
4553萬
1:36

註:隨著F-35系列飛機總產量的增加,其生產成本理應逐步降低。根據2019年下半年籤訂的合同,空軍型F-35A的出廠費已被減至8000萬美元上下, F-35B/C艦載型也被壓縮至1億美元左右。

航母艦載機的機體、設備系統都要比岸基飛機複雜,研製費用和造價也高出不少,但由於使用條件惡劣,其壽命卻比岸基飛機短得多,平均使用年限也就是10來年。如果一艘航母的「軍齡」為50年的話,那麼,在此期間,艦上的戰鬥系統和指揮、導航系統等,會歷經4次更新;使用強度很大的艦載飛機,有可能換裝3—5次(除非有意將艦載機的使用壽命設計得比較長,或進行延壽);而艦上的計算機系統的淘汰頻率更高,將進行多達10次的換代。而這些系統所需的更新和翻修費用均不是一個小數目。

據統計,建造一艘先進的大型核動力航母,再給它配備近百架艦載機和為之提供護航、支援、保障的10餘艘驅逐艦、護衛艦、潛水艇、支援艦,以及相關的裝備費、訓練費、維修費、人工費等等,按本世紀初的價碼計算,在航母編隊的整個服役期內,大概要斥資3 000億美元。相關的運行費用,平均每年需支出60—75億美元。這僅僅是本世紀初期的情況,未來的航母編隊的總開銷恐怕還會大幅度上漲。

根據美國總結算局提供的數據,今後一個時期,計劃為美國海軍現役航空母艦配備的艦載作戰飛機的主力之一是F/A-18E/F,其總的採購價格大約為810億美元。光是購買「超級大黃蜂」所需的公帑,就已大大高於建造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費用(從1975年到1989年,美國政府為5艘該級艦的總投資大約為112億美元),何況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上還配備有許多架比F/A-18E/F還要貴的E-2C、E-2D、EA-18F以及大量的艦載直升機呢?

隨著造船技術的發展,以及艦載設備、系統和動力裝置的升級換代,航空母艦的建造費用一直在上漲。由於同樣的原因,航母艦載機的單價也在不斷地飈升。許多時候,其增幅甚至還高於航母。我們不妨看看歷史上的統計情況:

2008年

CVN-77「喬治· 布希」號核動力航母
67億
1:74

 

F/A-18E/F「超級大黃蜂」
9000萬
1:74

2017年

CVN-78「福特」號核動力隱身航母
128億
1:80

 

F-35C「閃電」Ⅱ
1.6億
1:80

原標題:《各時代成本最高的武器裝備——航母艦隊,到底有多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北方艦隊
    光榮級巡洋艦的主要武器裝備有1門AK-130雙管130mm艦炮,6門AK-630M30mm近防炮,64單元的S-300PMU遠程防空飛彈;在船舷兩側的16枚P-1000火山巖反艦飛彈尤其引人注目,造型霸氣側漏。
  • 西岸整支艦隊,比不過東岸一個航母編隊,太平洋艦隊差距這麼大?
    有意思的是,分別位於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兩國,居然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太平洋艦隊。之所以組建這支艦隊,主要是為了掌握在太平洋的話語權,到底哪支艦隊的實力更強呢?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兵力大約有25萬人,已裝備的艦艇數量為170多艘,足足佔了美艦艇總數的50%以上,其中包括"喬治·華盛頓"號、"卡爾·文森"號、"尼米茲"號、"隆納·雷根"號、"林肯"號和"斯坦尼斯"號6艘排水量高達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
  • 八八艦隊:日本海自綿延百年的野望,至今已打造4支航母編隊!
    戰後的日本因為美國控制,一直沒能重建新的海軍艦隊,但隨著韓戰的爆發和冷戰期間對蘇聯的鉗制需求,美國對日本進行了重新武裝,以「自衛隊」的名字幫助日本快速的重建了陸、海、空三軍,並提供了大量二戰剩餘武器裝備和物資,使得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一夜之間排到了亞洲前列——這其中也包括日本海上自衛隊。
  • 龐大航母艦隊美軍為何找不到
    【話說軍世】在海軍的戰艦序列中,航空母艦作為最大的上上武器裝備平臺,現代航母噸位已經超過了10萬噸,在二戰時代,剛剛成為海戰核心的航母,還沒有正式在「體格」上超過戰列艦,但是航母出動時,加上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也是一直龐大艦隊,為何,二戰日軍偷襲珍珠港前,4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美軍找不到
  • 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整天亂跑,美國到底有多少個航母戰鬥群
    這段時間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新聞不斷,不是在南海看看,就是在波斯灣逛逛,美國怎麼這麼能折騰啊,美國到底有多少艘航母,有多少個航母戰鬥群,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美國從1912年第一艘航母「蘭利號」下水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航空母艦排水量從萬噸發展到十萬噸,動力從傳統動力發展到核動力,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排水量最大、艦載機搭載數量最多、作戰效率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美國現在共有10個航母戰鬥群,總計11艘核動力航母正在服役,另外還有兩艘在建。
  • 現代海戰有多燒錢?遼寧艦1130近防炮,點射1秒就要花30萬
    提到中國航母,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遼寧艦了,雖然它是由瓦良格號改造而來的,但是仍然是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因此在老百姓的心裡,遼寧艦的地位是要高於山東艦的。而航母出行都是有艦隊隨行的,可以說這些艦隊是帶刀侍衛也不為過,那麼遼寧艦上裝載的近防炮就可以說是貼身護衛了,那麼這個貼身護衛有多燒錢呢?點射一秒鐘就要花費30萬。
  • 八國聯合艦隊要來了!4艘航母、200架艦載機,只針對一個目標
    12月16日,德國國防部長克蘭普·卡倫鮑爾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進行視頻會談,克蘭普·卡倫鮑爾確定德國將於2021年向印度-太平洋地區派遣一艘軍艦,加入美、英、日等國的太平洋常駐艦隊,目前已經有8個國家準備在印度-太平洋地區部署軍艦,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印度、加拿大
  • 武器的制式化和大批量裝備非常重要
    因此得出老大帝國的整體軍事技術已經完全脫離時代,徒有一個巨大的領土和亞洲CHAO貢秩序中心的花架子。實際上卻是根本不堪一擊。而後來的實戰,基本證實了英國人的細緻觀察。老大帝國從火藥、火炮、火槍到艦船技術都已經落後,被英國的遠徵艦隊輕易擊敗。此後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下沉曲線。此後接近100年的外戰,幾乎鮮有勝跡。
  • 一次增派6艘軍艦,中國海軍西海艦隊實力大漲!022飛彈艇可否一戰
    其實吧,"西海艦隊"只是網友給咱們班公湖巡邏隊的一個特殊的稱呼,目前海軍並無此建制。班公湖我國西部地區一個佔地面積不足700平方千米的高原湖泊,本來平平無奇。只因為這些年來我國與毗鄰的國家在此地區附近發生了不少摩擦事件,班公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作為雙方各有一部分控制權的水域就註定成了雙方水上武裝力量較量的主戰場。
  • 航母真的容易擊沉嗎?別再自欺欺人了,美軍8萬噸航母25天炸不沉
    雖然各種武器裝備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近些年得到的發展越來越大,但在這些武器發展的過程中航母也在不斷進步,要知道,在二戰結束後,退出戰鬥的航母自身損傷都極小,這意味著當時想擊沉一艘航母就非常困難了,更別說是現在。
  • 登航母,進機庫,上甲板,星羅棋布的武器裝備,讓你看個夠
    航母對於一個軍事迷來說,充滿著神秘和無限嚮往,總想一睹它的真容,終於,有了一次天津之旅,當然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看航母去。過了天橋,就看到了偌大的艦身,這不就是航母嗎,想要給它照一個全景都非常難,真是太大了,真的很震撼,猶如一個龐然大物。
  • 二戰:日軍的神風特攻隊到底有多瘋狂,美軍航母指揮官殞命太平洋
    雷伊泰灣海戰之後,日本海軍的大型艦船基本上蕩然無存,硫黃島海空戰中,「神風」特攻隊一躍成為日軍武器裝備中最有效的一種反艦武器。硫黃島之戰結束後,日大本營更是把抵擋美軍強大攻勢的砝碼壓在了「神風」特攻上面。
  • 航母能跑多快?一節的速度又是多少?竟然比民船快這麼多!
    航空母艦跑得很快,但是航空母艦到底能跑多快?最高時速下有驅逐艦跑得快嗎?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少軍迷小夥伴們都考慮到過,但是要說真正認真去想、去思考這個問題並找到答案的,可能並不算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航母到底能跑多快這個問題,聊聊經常能聽人提起的一節航速具體是多少,一艘數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居然能比普通民船跑的快這麼多!
  • 英國航母要來亞太湊熱鬧?炮艦時代已經過去,別再打腫臉充胖子了
    英國航母,也要來亞太了!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5日透露,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將向包括衝繩縣等南西諸島周邊在內的西太平洋,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英國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有專家認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剛投入部署就不遠萬裡跑到亞太地區,拼湊出一個航母艦隊來炫耀武力,這根本就是打腫臉充胖子,得不償失的事。
  • 第三艘航母近況如何了?網傳各分部已合攏,建成後到底有多先進?
    當然,對於未來的中國航母,我們也有著更多的期盼,於是正在江南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三艘航母就備受關注,那麼這艘的近況如何了?有網上消息稱,我國的第三艘航母的各部分已經完成合攏,這也意味著航母的主體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甲板與艦島的修建了。可以見得,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見到這艘航母的全貌,而對這艘航母的眾多猜測也能有個答案。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伊勢級的搭載的武器裝備,在竣工之時處於世界前列這兩艘戰列艦在1918年竣工下水,然後在日本聯合艦隊服役。在一戰以後的世界海軍服役的戰列艦當中,這一級戰列艦的裝備走在世界的前列,和歐美強國的戰列艦相比,絲毫不落下風。
  • 洲際飛彈有多貴?一發東風41就能讓小國破產,外媒:大國玩具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三個國家在海、陸、空三方面均已掌握戰略威懾性的武器、裝備。海軍能起到戰略威懾性的裝備是航母,空軍能起到戰略威懾性的裝備可不是五代戰機,而是高超音速飛彈。那麼陸軍呢?答案是洲際彈道飛彈。這種飛彈又被稱為「大國的玩具」,不僅是因為技術門檻高,更因為它造價實在過於昂貴。就拿東風41來說,簡單的一枚飛彈就能輕易頂得上一個小國全年的財政收入。
  • 整天叫囂擊沉美軍航母,你可知美軍航母有多扛揍?
    在現代海軍中,要是問起什麼裝備才是強盛的海軍部隊的體現,那恐怕十個人有八個都會回答航母。作為加強現代海軍軍備的標誌,航母一直受到了全世界各國的矚目。不過別以為航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其實航母早在一戰的時候就已經誕生了,算起來已經是一百多年的老古董了。
  • 「航母無用論」再次沉渣泛起,網友:忽悠了蘇聯,還想再忽悠一次?
    環球網7月27日引述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的報導稱,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美國應該拋棄那些昂貴、複雜的武器系統,轉而用更小的成本,研製並裝備更加有效的武器裝備。文章提到"福特"級航母每艘的價格超過130億美元,而其搭載的航空聯隊還需要額外的50億美元,特別是航母戰鬥群每年的花銷也超過10億美元。
  • 中國航母有幾艘?各叫什麼名字呢!
    航母是航空母艦的簡稱,作為一種軍事武器,有「海上霸主」之美稱,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