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寶玉石文化旅遊節:通天玉銷售額超七千萬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為期7天的2020年湖南·臨武第三屆寶玉石文化旅遊節於12月7日圓滿落幕,節會期間,通天玉的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

本次旅遊節共吸引了全國各地三百餘家珠寶玉石展銷商、特色產品展銷商、採購商和幾萬名遊客匯聚臨武,礦物寶石展銷總面積達一萬餘平方米,共展出通天玉、和田玉、北紅瑪瑙、南紅等寶玉石產品千萬餘件,更有多個特色展區、精彩表演等,亮點紛呈。

在此次旅遊節,通天玉作品深受遊客喜愛,此次寶玉石展開設了一百多家通天玉展銷店鋪,主要以售賣小掛件、擺件為主,展區展覽+線上直播的銷售方式讓通天玉銷售火爆,七天共售出5000餘件,總金額超過7000萬元。

縣寶玉石觀賞石協會常務副會長李華雲說:「雖然這個天氣很冷,但是銷售量還可以,特別是我們的通天玉,這些掛件啊這些小件啊,這些旅客比較喜歡,所以說我們這個通天玉還是比較有發展前途,希望大家有機會到臨武來,多看看我們的通天玉,多了解一下我們的通天玉。」

【來源:臨武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眸湖南·臨武第三屆寶玉石文化旅遊節,精彩!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陳衛平)12月7日,湖南·臨武第三屆寶玉石文化旅遊節圓滿閉幕。短短的七天裡,寶玉石展示展銷、國玉銘珍通天玉慈善拍賣會、掌上展銷會、通天玉形象代言人複賽、第四屆臨武通天玉香花玉原石公盤交易會、臨武天下第一鴨鍋·聖火全鴨宴、第二屆臨武網紅夜市特產美食節、湘粵贛「紅三角」圍棋邀請賽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眾多遊客來到寶玉石文化產業園購寶玉石、觀文藝表演、嘗美食……意猶未盡,讓大家現場感受到了臨武「玉石之鄉、礦晶之都」寶玉石原產地、「礦井口博物館」的獨特魅力。
  • 休寧縣舉辦第三屆美食文化旅遊節
    11月28日,休寧縣第三屆美食文化旅遊節暨第二屆廣場舞展演活動在縣體育館外廣場開幕。    據悉,本屆活動由休寧縣人民政府主辦,縣文化旅遊體育局、縣農業農村水利局等單位承辦,旨在助推全縣文旅、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展示非遺魅力,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李軍)
  • 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懷遠第六屆石榴文化旅遊節啟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6日,懷遠茨淮新河石榴基地上,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懷遠第六屆石榴文化旅遊節石榴開園儀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將以「禹風鼓韻榴鄉懷遠」為主題,從9月26日持續到10月17日。懷遠種植石榴歷史悠久、種植規模大、品牌效應好。
  • 第三屆粉雪節暨第十五屆雪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協調會順利召開
    為促進冰雪關聯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第三屆粉雪節暨第十五屆雪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第五屆雪博會參展活動有條不紊進行。12月16日,由長白山管委會組織的第三屆粉雪節暨第十五屆雪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第五屆雪博會參展活動第一次協調會召開。會上介紹了雪博會參展、粉雪節開幕式的活動方案及任務分工。
  • 2020廣東仁化第四屆文化旅遊節開幕
    12月25日,2020廣東仁化第四屆文化旅遊節開幕。此次文化旅遊節全面展示仁化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一流紅色教育高地的建設成就,助力打造與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銜接呼應的生態休閒旅遊高地。
  • 湖南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將於21日盛大啟幕
    自湖南·益陽(南縣)第三屆國際塗鴉藝術節暨稻蝦文化旅遊節之「全球南縣人為家鄉代言」啟動儀式上獲悉,第三屆「雙節」將於9月21日至22日在南縣舉行。2017、2018年,南縣已成功舉辦兩屆國際塗鴉藝術節,塗鴉藝術蜚聲海內外,成功創建首批「湖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南縣的農業智慧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素質化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成為助推南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 公主嶺市第三屆冰雪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
    24日上午,公主嶺市第三屆冰雪文化旅遊節在二十家子滿族鎮南山滿族文化園盛大開幕,旅遊節將持續到2021年3月8日。 本屆冰雪節,具有滿族文化的雪雕作品引得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 第二屆金達·楊梅文化旅遊節開幕
    國內統一刊號: 第二屆金達·楊梅文化旅遊節開幕 方淼傑李木林等出席 本報訊6月13日,以「走進懷寧,漫步公嶺」為主題的公嶺鎮第二屆金達·楊梅文化旅遊節開幕,縣領導方淼傑、李木林、汪志耿、袁維錫、方茂盛等出席並啟動開幕式。
  • 2018第三屆太子灘文化旅遊節「立恆杯-環湖賽」——曲沃綠風採
    2018年5月1日上午8點30分第三屆太子灘文化旅遊節「立恆杯-環湖賽」準時開跑,本次比賽分三批次進行,第一批:立恆職工組;第二批:社會女子組;第三批:社會男子組。祝賀長跑協會王文獲得職工組第一名;張勇獲得社會組男子第一名;陳文明獲得女子組第三名;李豔麗獲得女子組織第四名;李志娟獲得女子組第六名;衡俊霞獲得女子組第八名的好成績,感謝你們為協會爭光添彩!!!
  • 第三屆長白山粉雪節暨第十五屆長白山雪文化旅遊節啟幕
    1月9日上午,第三屆長白山粉雪節暨第十五屆長白山雪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長白山開幕。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發來賀信:長白山是孕育我國北方民族、積澱關東文化的「人文之源」,是發源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自然之源」。
  • 博弈春秋,好客堯都——2020第三屆堯都文化旅遊節「堯王杯」圍棋公開賽開賽
    >9月22日下午,博弈春秋,好客堯都—— 2020第三屆堯都文化旅遊節趙雁峰宣布,博弈春秋,好客堯都——2020年第三屆堯都文化旅遊節堯王杯圍棋公開賽開幕4300年前,堯帝定都於此,敬授民時、和合萬邦,開啟了華夏文明史上「堯天舜日」的美好時代;鑼鼓文化、戲曲文化植根民間,剪紙藝術、皮影藝術、木板年畫巧奪天工;汾河、澇洰河、仙洞溝景色宜人,堯廟、堯陵、堯居、鐘鼓樓美不勝收。
  • 賞花、嗨玩、健身……雨花區啟動第四屆全民健身文化旅遊節
    賞花、嗨玩、健身……雨花區啟動第四屆全民健身文化旅遊節(市民在省植物園賞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9日訊(記者 歐陽倩 通訊員 黃靖宇)來省森林植物園賞花,來體驗滑翔傘、熱氣球等項目,來非遺集市體驗傳統文化之美……今天是中國旅遊日,「邂逅美景 暢遊雨花」嗨玩旅遊季在長沙市雨花區啟動,該區第四屆全民健身文化旅遊節帷幕也同步拉開。
  • 第十二屆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開幕
    我心飛翔 飛在安陽    第十二屆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開幕    徐濟超李公樂袁家健等出席        第十二屆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現場 (記者 郭有明 攝)    □記者 王慧敏 李揚     在全國上下歡慶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29日上午,由省發改委
  • 盛大開幕|第十五屆廣東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在塘廈三正半山溫泉酒店...
    10月15日,第十五屆廣東(東莞·塘廈)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在塘廈三正半山溫泉酒店盛大開幕。今年,是廣東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首次走進東莞。本屆溫泉文化旅遊節由廣東省溫泉行業協會、南方日報社聯合主辦,由塘廈三正半山溫泉酒店承辦。
  • 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系列活動丨三角鄉第四屆生態泥鰍文化旅遊節...
    第十六屆瑤族盤王節系列活動丨三角鄉第四屆生態泥鰍文化旅遊節落幕 以節為媒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 2020-11-28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開幕
    12月21日,中國 重慶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在柏林廣場開幕。 本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主題為「喜氣黑山羊 大足好食光」,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大足區人民政府、四川省資陽市人民政府指導,大足區畜牧漁業發展中心、大足區商務委員會聯合主辦
  • 「風吹百合香 魅力七裡河」 第九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開幕
    7月9日,第九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開幕。發布會現場。黃鷹攝本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主題為「風吹百合香 魅力七裡河」,並擬定了「百合花開時 最美七裡河」「悠悠絲路情百合之鄉行」「黃河金岸七裡夢鄉」「精緻蘭州魅力七裡河」「相約多彩百合節暢遊美麗七裡河」「北國南地石佛溝山水宜居活力城」等6條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活動口號,以突出現代中心區建設、百合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等重點工作內容。
  • 2020第八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開幕
    2020第八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開幕。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12日下午,以「『茄』在儋州『香』飄萬裡」為主題的2020第八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在光村鎮雪茄風情小鎮拉開序幕。    葛雲峰說,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開局之年,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作為今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分會場活動之一,是儋州市委、市政府落實省委、省政府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有力舉措。海南雪茄產業已經發展了20年,目前在儋州、東方、屯昌等市縣均有雪茄菸葉種植項目,雪茄文化旅遊逐步成為海南農旅融合的一張名片。
  • 中國(蒼南)第二屆橋墩月餅文化旅遊節開幕
    中國(蒼南)第二屆橋墩月餅文化旅遊節開幕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02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10月1日,中國(蒼南)第二屆橋墩月餅文化旅遊節暨2020年蒼南金秋購物節在橋墩鎮開幕,群眾紛紛來到現場觀看月餅製作、品嘗月餅,體驗中秋節傳統文化,一起歡度國慶節。  在活動現場,10多家月餅攤鋪在橋墩鎮玉湖路及溪山畫廊依次排開。橋墩吳振興月餅加工坊設置了兩個鋪位,其中一個鋪位專門用作烤制月餅。經過三代傳承,橋墩吳振興月餅對製作配方做了不少創新,但是碳烤月餅這門老手藝一直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