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因為發了一個有關馬布裡上腿的最客觀解釋,引發了大多網友討論,我還說了馬布裡有情緒在裡面,但還是引來了一些人的人身攻擊,很多人可能都沒有看完我的文章,也不了解我要表達的觀點,上來就定性了,我要說持不同意見者大多數不光沒看完文章,更是沒看過完整比賽的,不熟悉籃球規則的,不了解籃球本質的,要知道不是所有規矩都要寫進籃球手冊的,更何況籃球規則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很多人只是看了一張圖片就來質問,這是典型的以點帶面的思維,和標題黨沒什麼區別,你沒辦法和他們講理,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來講理的,是來發洩的,看來馬布裡真給你們打疼了,不然快10年過去了,為什麼念念不忘呢?如果繼續人身攻擊我還是不會理會。
上次文章後面還有網友提出了有關北京另外一個知名的話題:,奔籃去,裁判對我們有利。讓我解釋一下,其實就覺得抓到了北京首鋼與裁判之間的勾結證據,又是有錄音有錄像,鐵證如山,不容反駁。
本來這根本不是個話題,但非要拿出來說,那就說吧,為什麼說這本來不是個話題呢?因為真正的懂點籃球知識的都不會對這句話過度解讀,如果說馬布裡上腿還有一些爭議,動作大,有傷害,而且得到的籃球協會後期的限制,籃球的專業人士也做過討論,但奔籃去從來就沒有從專業人士的口中談論過,換句話說,談論這個話題本身就是個笑話,說明你根本就是個外行!
奔籃去,裁判對我們有利!這句話確實是首鋼教練閔鹿蕾在一場比賽中的暫停期間對隊員們布置戰術時說的,這是教練在短暫的暫停時間用最簡練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戰術,隊員因為長期訓練和磨合都聽得懂,他的原意是要表達讓隊員儘量攻擊籃下,因為今天的裁判判罰尺度鼓勵進攻,鼓勵對抗,攻擊籃下會造成對方的犯規,我們會博得罰球,這樣的戰術對我們有利。在瞬息萬變的球場上教練要根據場上的情況做出應對,這是教練的本領,賽場的判罰尺度不一樣非常正常,裁判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對籃球的理解,又有對主客場的觀眾情緒的把控,甚至有明星哨,每一場的判罰尺度都是不一樣的,不是很正常嘛?NBA沒有嘛?教練要利用這些信息改變戰術不是也很正常嗎?如果真的和裁判有什麼勾結能在賽場上喊出來嗎?這些教練身經百戰難道不知道每一場都有直播,讓你抓把柄?不是小孩子的理解嗎?建議那些不熱愛籃球只拿籃球當做地域攻擊武器的人就不要看籃球了。否則任何一點事物都可以放大到你們攻擊別人的口實。
受教育的程度直接關係到接收信息的能力。而眼界是包容多樣化信息的必要因素,言談舉止是最終表現形式,不懂的尊重別人,只能是秀智商的下限,對別人毫無傷害。井底很舒適,不會被外界失去衝擊,呆著吧!攻擊別人可以得到精神的滿足,精神的滿足可以彌補肉體上的痛苦,最終成為一個快樂的造糞機器。
感謝網友 提供的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