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婚紗好看嗎?我是歌手,亦是演員。這婚紗已經不是首次穿,但是沒有一次是屬於我自己的。這可能是我一生中的遺憾。但你們的愛,已經將這遺憾填補。我將我自己嫁給了音樂,嫁給了你們。」
這是2003年梅豔芳最後一場演唱會演唱的最後一首《夕陽之歌》之前說的話,這首歌說透了她的心聲,隨後她陪伴自己那孤單的婚紗背影走上紅毯的臺階,回首一笑說完那最後一句:「拜拜」之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時隔多年,梅豔芳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討論聲中,可以看出,即便她已經去世,大家對阿姐的喜愛仍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如陳年的烈酒般愈來愈濃。
但你可知道,她的人就像她的歌,女人如花,一生搖曳在紅塵中,隨風輕輕擺動。
梅豔芳的一生都被禁錮在「家庭」中
她出生在一個很貧窮的家庭,上面還有年幼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跑船的父親在一次返航後病倒,不久就撒手人寰。
母親重男輕女,為了供兩個兒子讀書,時年四歲的梅豔芳就被安排和姐姐梅愛芳一起隨著歌舞團在香港的荔園遊樂場登臺演出。
誰曾想,這一表演,就是36年。
據說,那個時候的小梅豔芳常常提著一個大水壺為來看表演的觀眾斟茶,一邊倒水,一邊詢問是否要點歌,如果客人說需要,小小的梅豔芳就會馬上為客人唱曲,從不怯場,聲音洪亮,瘦小的身體裡仿佛有用不完的力量,哪怕是後排的觀眾都能清楚地聽到她的歌聲。
後來到了上初中的年紀,梅豔芳終於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知識,年少的她以為自己可以就此擺脫過去,改變命運。卻不曾想,因為小時候登臺表演的經歷受到同學們的排擠,被嘲笑是歌女。
而為了生活,那個時候的梅豔芳白天在學校讀書,晚上和姐姐坐公車一個戲園接著一個戲園的表演,嚴重的睡眠不足,使梅豔芳白天在學校總是昏昏欲睡,一來二去。最後不得不輟學。
兒時的這段經歷對梅豔芳的一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她在歌曲《歌之女》中寫道「舊戲院永都不滿坐 她照演以歌止肚餓/舊戲衫遠觀不錯 縱近觀穿破多」。
後來在1982年,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華星唱片公司選秀的黎小田得知了這對姐妹,私下趕往灣仔的舞廳,姐姐梅愛芳得知TVB舉辦了第一屆專業人士也可以參加的歌唱比賽,便為自己和妹妹交了報名表。
而梅豔芳的命運也因為這一張報名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數月的比賽,梅豔芳憑藉高超的歌唱技巧和豐富的舞臺經驗,一路高歌猛進,挺進了決賽。在決賽上演唱了徐小鳳的《風的季節》,她磁性、低沉的嗓音一下就吸引住了所有人,震撼了評委和觀眾。
兩位香港音樂界極富盛名的評委黃沾和顧嘉輝分別給出了100分和99分的高分。之後梅豔芳以決賽第一的成績和華星唱片公司籤約。
但是命運還是和她開了個玩笑,「歌女」成了她擺脫不掉的標籤。
雖然華星公司非常看重這位天才歌手,很快就為她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心債》,但是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梅豔芳出道前的「歌女」身份,招來了許多非議,和惡意的詆毀,同時華星公司為她打造的造型也嚴重與她的氣質和歌喉不符,大眾並不買單,一時流言可畏。
直到造型師劉培基出現,劉根據梅豔芳獨特的氣質和嗓音,將她打造成了「男兒漢」的形象,西裝加上墨鏡和厚厚的寬墊肩形成了「梅式風格」,打破了中國人傳統觀念裡的女性形象,梅豔芳成了香港人心目中有型的代表。
屬於梅豔芳的時代正式開始
此後《壞女孩》專輯,首周即賣得40萬張,累計達72萬張,刷新了香港地區個人唱片的銷量記錄。在1985-1989年,連續五年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年復一年,獎項榮譽越來越多,名氣高漲。
當時曾流傳這樣一句話:每到頒獎,必有梅豔芳。憑藉獨特的氣質、大膽的舞臺造型和強大的唱功實力,梅豔芳逐漸徵服全香港。
她造型多變,敢於嘗試,從早期的中性,到中期的性感,再到後期的隨性;可以帥氣,也駕馭得了性感,偶爾還有端莊優雅,故被稱為百變天后。和造型一樣,她的歌曲風格也同樣百變,在香港音樂界最高榮譽的金針獎的舞臺上,梅豔芳一口氣唱了十幾種不同風格的歌曲,每一首都有不同的韻味。
而且,不僅僅歌唱事業讓人稱羨,她在電影表演方面,也顯示出了巨大的天分。
1984年,梅豔芳出演了電影《緣分》,同張國榮,張曼玉一同出演,她的表演絲毫不遜色。這部電影直接讓梅豔芳獲得了,第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之後的《胭脂扣》、《川島芳子》、《何日君再來》、《半生緣》、《鍾無豔》、《東方三俠》、《男人四十》等都備受好評,包括和周星馳合作的無釐頭喜劇《審死官》也成為了影片的亮點。
可以說在熒幕中的她,同樣延續了「百變」的特色,拍戲涉足文藝、動作、喜劇等各類角色,且都拿捏得當,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天賦,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觀眾的肯定與讚賞。
縱使在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她,還是離不開無愛家庭的荼毒
年幼時用演出來維持家庭生計,當她成為娛樂圈炙手可熱的明星時,更是成為了家庭裡的取款機。母親無視她的辛苦,心安理得的享受著女兒賺來的每一分錢;不學無術的哥哥則和貪心的母親,一次次聯手向梅豔芳索要錢財,並在梅豔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債務轉嫁給她。
面對親人的背叛,她無法狠心將哥哥告上法庭,只能默默承受著,努力賺錢還債。在外風光無限卻依然在家庭中飽受傷害,甚至去世後十餘年。
梅豔芳知道母親好賭,為了不讓母親在揮霍無度下,晚年生活沒有保障,她才決定不把遺產留給母親。設立信託基金,可以看出梅豔芳對母親最大也是最後的愛護,每月七萬港幣足夠梅媽好好生活,而且生活費會根據物價上漲而變動,金額也會隨之調高。
這一金額顯然不能再支持母親闊綽豪賭或揮霍了,這樣的安排將有利於母親自我行為約束,不至於讓她老無所依。
在家庭裡缺失了太多愛的梅豔芳,一生最想被人愛,所以特別知道怎樣去愛人。她曾這樣講,名與利,對於藝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其實你得到了很多,同樣,也失去了很多。
在俗世的名利場中,梅豔芳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
她這一生,雖然有個無底洞般沒有溫暖的原生家庭,但是她卻沒有放任自己墜入自怨自艾的悲慘境遇裡去,她還有知己好友,還有歌唱事業,她深知這些才是對她而言最寶貴的東西。
2002年,梅豔芳在慶祝入行二十年的紀念節目上對大家說: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四個字概括——友情歲月!林子祥、成龍、徐小鳳、劉德華、許冠文、張學友、曾志偉、黎小田、倫永亮、鍾鎮濤、陳友、童安格、草蜢、許志安、譚耀文、張國榮……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是梅豔芳在舉辦最後一場演唱會夕陽之歌時站在樓梯上對觀眾說的話。梅豔芳的一生就有如那斜陽,美好卻短暫,短暫卻又美好。在生命的最後,她穿上白紗將自己嫁給了音樂,嫁給了舞臺,嫁給了粉絲。
她曾經寫給劉培基一句話:「人生在世只是夢一場,一切皆有天意,我只希望和我的最好朋友歡度可能是短暫但多姿多彩及豐富的時光。」做了該做的事,見了該見的人,唱了該唱的歌,這一生雖有遺憾,卻也無妨。
斜陽易逝,卻許一世燦爛。高曉松曾在採訪時說自己得知梅豔芳離開的消息後,一夜間蒼老了許多。「就好像一個年代的逝去似的,因為他們那個時代是香港最真誠的時候。」
「還會不會再出現一個梅豔芳?」「不會再有,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讚和關注的你。
點擊閱讀往期精選文章:
樊少皇唯一一部限制級電影!票房214萬,因太過暴力上映7天被下架
「賭王」胞妹何婉琪的傳奇人生,及她為什麼稱何鴻燊是「魔鬼」?
從「靚絕五臺山」到「瘋瘋癲癲」,藍潔瑛到底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