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鐘擺效應,你今天有多快樂明天就會有多悲傷

2020-12-23 九霄心理

你知道嗎?你今天的快樂,意味著昨天或者明天承擔相同程度的悲傷。

心理學鐘擺效應,指的是人們在達到一個情緒高度的時候,會形成「心理斜坡」,並且將使你的情緒擺向相反的、相同程度的位置。通俗來講就是你感受到了多麼開心的情緒,一定會感受到同等程度的悲傷,而且不會太久。一般情緒鐘擺效應的周期為一個月,在一個月內情緒會有反彈。你今天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那麼不出一個月,你一定會感受到特別的傷心和匱乏。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鐘擺效應呢?

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避免情緒大起大落,目的是減少「心理斜坡」,坡度越小情緒反彈力度就越小。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就是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普通人很難將情緒調整到平和的狀態,但是儘量在遇到好事兒的時候,不要太得意;遇到壞事的時候也不要太難過。例如:欣喜若狂-開心-愉悅-平和-惆悵-傷心-悲痛欲絕,這是一個完整的情緒鏈。當你因為某事感受到欣喜若狂的時候,那麼意味著在一個月內你會體驗到悲痛欲絕。而你要做的,儘量把情緒控制在愉悅-平和-惆悵之間搖擺。

正如上面的情緒鏈所示,普通人堅持不了平和的心態,無法做到不悲不喜。這就需要你有一種定力,一種可以控制情緒的力量。人們的情緒不可以肆意釋放,否則就成了神經質了。作為心理健全的人,要有控制情緒的力量。這種控制情緒的力量,並不是讓你壓抑情緒,而是讓你接納情緒。認識到情緒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並且理解自己的情緒。

將情緒與事件分開

通過認知分析法,將情緒和事件分開,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情緒。通常由於一件事情的結果,引發你的情緒波動,是與你之前的行為密不可分的。比如你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獲得了相應的獎勵,你的情緒會有什麼反應呢?作為普通人一定是非常開心,甚至是欣喜若狂的。根據心理擺效應,你會在一個月之內,感受到同等程度的傷心,甚至是悲痛欲絕。

為了防止情緒因為事件而大起大落,就要通過認知分析法將情緒與事件分開。根據上面的例子,你之所以會取得好成績,是與你之前的努力分不開的。所以你可以因此而感到滿足,但是過分的開心是不必要的。認知分析法的本質,就是讓你將時間的結果與自己的所作所為聯繫起來,這樣能夠大大減少你情緒上的波動。明白事件的因果關係,對你調整情緒會有很大的幫助。

辯證地看待情緒的兩面性

辯證地看待情緒的兩面性,指的是你今天所產生的一種情緒,與其相反的情緒在不久的將來會如期而至。如果你今天特別開心,你一定要警惕,因為在不久的將來悲傷將如期而至。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如果按照太極思想分析,當你得到你心心念念的事物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它。例如你特別想要一把吉他,你滿懷期待了好幾天,每天腦海裡想的都是吉他,等到你得到吉他的那一刻,那麼你所有的期待都沒有了,你將很快陷入一種空洞和匱乏之中。

這就產生了兩種對人生的思考:一種人生是可以避免生活的痛苦,完全做到不悲不喜的狀態,沒有欣喜若狂,也沒有悲痛欲絕;另一種人生是有血有肉的生活,痛苦、開心、傷心、幸福,體驗各種生活賦予的情緒。似乎所有人都願意選擇後者,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是當人們面臨痛苦或者不幸時,卻又後悔了。他們只想要幸福和快樂,但是無法接納痛苦和不幸。

你可以利用鐘擺效應,避免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你也可以在充分理解了鐘擺效應之後,能夠坦然接納情緒的多面性,既能夠享受幸福和快樂,又能夠承擔痛苦和不幸。歸根結底,對於人生的看法不同,生活方式也就不同。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不那麼糾結,不那麼偏執,不那麼刻板。

讀完本文,希望給讀者朋友一定的啟發。要麼堅持做一個心態平和的人,要麼接納情緒的兩面性,總之選擇權在你,而你要學會對自己負責。有其他疑惑的朋友,可以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家長巧用鐘擺效應,調控孩子情緒的「晴雨表」
    其實孩子有負面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家長讓孩子去壓抑克制自己的天性,強迫性的讓孩子懂事,會讓這個本該充滿單純和率真的年紀,有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成熟和懂事,想想也會讓人覺得十分心酸。了解孩子的正負情緒,學會認識鐘擺效應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的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
  • 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中的一種概念,他首先將孩子的常見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自信、高興等正面的情緒,另一種則是自卑、難過等負面情緒,而孩子的情緒就像一個鐘擺一樣在兩種情緒之間來回擺動。
  • 快樂心理學——善意的多米諾效應
    這就是與人為善帶來的快樂。好心情可能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時時都有,就好像好天氣一樣。 但是,我們要相信,快樂是可以「傳染」的。其實,快樂時時醞釀並盈漾在我們心中,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把它傳遞給每一個人。每次回來,他臉上都掛著微笑,這讓與他一起散步的人也感到了快樂。與人為善,善待我們有幸碰到的每一個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善待身邊的人,需要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人難免有一時失誤或因一念之差做錯事的時候。你能善待他、寬容他,容許他改正錯誤,他就會心存感激,你也會因此而得到快樂。善待身邊的人,就要關心他的需要,並儘量幫他得到滿足。
  • 你應該知道的鐘擺效應,帶你從一個方面看待你的感情
    有了犧牲者就會有放縱者作為犧牲的最後一種特性——鐘擺效應模型是:犧牲者——中心——放縱者鐘擺效應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你為了伴侶犧牲如果你不是真心的犧牲自身你就會把對方當做利用你的人因為你認為他們沒有盡到他們應該盡到的責任你犧牲到什麼程度他們就會放縱到什麼程度01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暈輪效應的本質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
  • 生活鐘擺效應:如果你一心向目標跑去,註定會丟失快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生活就像是鐘擺運動,兩端都可以預見,只有中間的過程漫長又無趣,粉飾太平也許是在擺動至下一個美好節點前,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但它並不是英雄主義。生活是迷茫而不沉淪,享受最真實的快樂,這又何嘗不是浪漫主義呢?
  • 心理學教你認識:你在別人眼裡有多重要
    不管你是現在是學生還是已經進入職場,周遭的環境、人事關係一定或多或少的困擾著你,甚至制約著你。也有些人,看似活得很灑脫,不在意周圍人的眼光,排除異議,我行我素。內心深處的自己,該面對的時候還是要面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是說給自己聽的。今天我們不喝雞湯,但是帶你們認識:你在別人眼中到底有多重要。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焦點效應。
  • 樓市出現「鐘擺效應」!住房模式發生2個變化
    你聽說過「鐘擺效應」嗎? 在心理學裡,一個人現在的情緒有多興奮,下一刻的心情就有可能更低落,大喜大悲的切換之間,人們的心理如同像「鐘擺」一樣擺動不定。 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
  • 心理學告訴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
    在富人定律裡面有這樣的一條定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為什麼這麼說呢?曾經有人做過分析,真正的富人們,不論他們之間有多大的不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控力超強。自控力,自律的核心,而自律是富人之所以富的終極武器。
  • 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常常情緒化其實是有原因的,這背後的根源並不全是因為孩子嬌氣、無理取鬧,而是面對情緒的到來,孩子儼然成了一個"被支配者"。首先,孩子不懂得怎麼控制情緒並做到收放自如。如果家庭裡經常發生爭吵,或者父母對於孩子太過於冷漠,沒有及時給孩子關愛,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心靈不夠堅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 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①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表達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沒有很好地掌握,在表達問題上總是會有出入。如果家長想要更深入了解"負面情緒陷阱",那麼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鐘擺效應",能有效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負面情緒。什麼是鐘擺效應?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心理學讓生活更「安全」——巴納姆效應
    每天學點心理學,讓你過上「安全」的生活。研究發現當人們被他人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時,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巴納姆效應。只不過因為那些來算命的人本身就具有易受暗示的特點,加之大師話語中有誘導自己代入的成分。所以就出現了「大師」未卜先知,具有「天眼」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生活中如果我們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的證據來支持自己。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多看效應(mere-exposure effect):投入時間與你希望成為朋友的人在一起「多看效應」是一種心理學現象,一個人在自己的眼前出現的次數越多,自己就越容易對其產生偏好和喜愛[2]。多看效應。讓別人睜開眼,多看看你!
  • 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其實,孩子情緒時好時壞,和「鐘擺效應」有關,家長懂得正確引導,便能輕鬆解決問題。★★ 「鐘擺效應」是什麼?很簡單,鐘擺的特質就是左右搖晃不定,時高時低,總是停不下來,而且擺起來的高度時高時低。那麼,把孩子的心情比作鐘擺的話,便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孩子的心情也會像鐘擺一樣,時而高昂,時而低落,情緒變化幅度大。孩子的心情就像鐘擺一樣,起起伏伏不穩定,這就是鐘擺效應。在鐘擺效應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孩子情緒變化之下,在情緒控制方面能力低,缺乏情緒管理能力。
  • 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心理學小乾貨:框架效應,讓別人都喜歡你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實用心理學小乾貨-框架效應,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帶來一些心理知識和成長故事,從內心突破自己,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1、在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先來說一個例子:在同一條街上有相鄰的兩家服裝店,平時銷量大家都差不多,但是當到換季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家服裝店的銷量比另一家要高出很多,原因是什麼呢?銷量好的那家在門口的廣告語是「反季特銷」,而另一家寫的是「清倉大甩賣」,這樣就給人家的感覺不一樣了,「清倉大甩賣」,那肯定是次品,不買,另一家是「反擊特銷」那應該是正品,去這家看看。
  • 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如果孩子的性格變得極端,很有可能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打擊,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兒。如果情況嚴重,孩子還會受到威脅,家長也一定要多上心,不要等事情發生了才後悔莫及。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和學習綜合以上幾點,大家也不難想到,孩子的情緒持續的低迷,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以及學習。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鄰裡效應」01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此話的確不假。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學同事,便是近鄰。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02地方社會環境的特點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方式。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鄰裡效應。
  •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打開APP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與非網 發表於 2020-02-05 14:01:41 我覺得這裡面有一些共識,有一些鐘擺效應,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Q1 的數據出來,會有一定的回調。在 Q2 Model Y 上量過程會有一個拉鋸,到 2020 年 Q3 的時候能看出存在多少的共識。 01 電動汽車龍頭該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