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隊並非是自給自足,很多在這裡成名的球員並非是球隊青訓體系從頭到尾培養出來的,而是當地體校混不下去,不得已來廣東這邊找機會。
比如說,周鵬,當年在遼寧隊天天被隊內大哥欺負,打不上球了才被父母帶去廣東(據說)。
王仕鵬也同樣,當年家裡窮,交不起幾萬塊的關係費,也去了廣東,新疆的杜鋒也是如此。
然後再說說蘇偉。
蘇偉本身不是學籃球出身的,主業是皮划艇,蘇偉覺得皮划艇沒有前途,也很辛苦,就打起了籃球,不過因為起點低,沒人要他,蘇偉最後向廣東青年隊自薦,成功入學,然後經過多年苦練,蘇偉在06年被提上一隊。
蘇偉這人沒啥特點,就是有一膀子力氣,敢拼,訓練也勤奮,教練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髒活累活都能幹,換做誰當教練都喜歡,當年就是憑藉著防守巴特爾出名,後來進了國家隊,再後來因為阿聯回歸,隊內不缺新人內線而離開了廣東隊,當然,新疆那會給蘇偉開出合同也相當誘人。
再說說徐傑,身高不足180cm,放在哪個隊都不會輕易要他,但在廣東隊,徐傑就得到機會了,當年宏遠三隊和東莞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展合作,東莞體校教練丁萬松就相中了徐傑,隨後他回三隊當教練後,也把徐傑帶去了,這才讓徐傑真正接觸到廣東隊青訓(丁萬松師傅是蔣興權,蔣興權是男籃的教父級人物)。
說到這裡,不難發現,並非是年輕球員喜歡在廣東隊打球,廣東隊內其實也沒幾個是廣東籍球員,而是廣東隊能接納年輕球員,有好的球探,教練,肯給年輕人機會(CBA遼寧籍球員是最多的)。
當然,也因為廣東隊是民營企業投資的職業籃球俱樂部,廣東隊青訓是民營企業出資的,相比其他球隊青訓是由體育局管理的體校模式培養,管理上比較先進,入門門檻比較低,老闆自己管理,也可以放心投入資金,培養新人,加上老闆肯捨得花錢,宏遠集團雖說規模不大,但對球隊的投入算是CBA最好的了。
成名球員為何不喜歡來廣東隊?說的是範子銘嗎?只能說是因為要價太高,物非所值了,廣東隊又不是冤大頭,球員到底幾斤幾兩總經理還是知道的,只給符合能力的工資。
北京隊開出的待遇是最高的,所以廣東隊爭不過。
朱總前段時間也說了,來廣東隊打球,廣東隊肯定沒法既給你最好的平臺又給你最好的工資。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廣東隊不需要那麼多成名球員。
不僅不需要,還經常往外送人,福建,山西,廣州,深圳,上海,青島都有廣東隊出來的球員。
這些年如非有需要,朱總也不會專門用大手筆交易讓讓蘇偉回來,畢竟青年隊人可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