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現場在正拆遷的工地中,警方正在偵查事發現場 供圖/視覺中國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5月10日下午,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老鴉陳街道辦事處薛崗村,因拆遷事件引發該村村民範華培持刀行兇,致三死一傷。
事發後,鄭州警方發布通告稱,制止行兇過程中,民警鳴槍警告無效,開槍將範華培擊斃。
法晚記者從範華培親屬處了解到,事發後,有村民自發陸續來捐款,還有不少外地和外省的人跑來捐款。很多人都是把錢直接投到捐款箱裡就走了,並不願留下名字和具體金額。
隨後,網上傳出消息稱,警方在開槍時誤傷一人。
對此,鄭州市公安局宣傳處工作人員在接受法晚記者電話採訪時稱,該消息為網上謠言,「對於開槍一事,檢察機關也會介入調查。」
薛崗村村民大部分搬離
5月12日上午,法晚記者來到事發地鄭州市惠濟區老鴉陳街道辦事處薛崗村,通往村口的道路被安保人員把守著,路中間豎著一個寫有「拆遷施工,車輛禁止通行」字樣的警示牌,牌子下面寫著一行小字,「薛崗村城中村拆遷指揮部」。
把守的安保人員告訴法晚記者,村裡正在拆遷,他們在這裡負責把守路口近半個月了,主要工作是維護秩序,外來車輛嚴禁進入。一般情況下,村裡拆遷戶和搬家的車輛可以通行,其他的一律不允許進入該村。
在現場,法晚記者看到。步行的人可以自由出入,不少人從該處或附近一條小路來往於村子裡。
法晚記者進入該村後,看到村莊主幹道路兩旁扔的都是生活垃圾,林立的居民樓房門窗均已卸掉,一樓門面房也空蕩蕩的,一些房內扔的全是垃圾,有些屋子裡還貼著寫有「給錢就賣」字樣的紅紙。
在這些已搬遷的村民房子牆面上,法晚記者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就貼著拆遷通知或拆遷公告。
其中一份4月14日的落款為薛崗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的公告顯示,「今年4月15日零時至5月4日24時為拆遷第一階段,所有獎勵和優惠政策都將在這個階段體現,同時在這個階段村委會為搬遷者免費搬家,過期不再提供免費搬家服務。」
截至今日,距拆遷第一階段期限過去八天,整個薛崗村已成了空蕩村。幾乎所有村民都已搬離村子,僅有很少一部分村民因各種原因還未搬離,發生殺人事件的範華培,就是一直未搬離的村民。
持刀襲擊四人後被擊斃
法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範華培家之所以在拆遷第一階段期限到達後不搬離,最主要問題是和政府的拆遷賠償一直沒談成。
今年36歲的範華培,祖輩一直生活在薛崗村。家中五口人,除父母外,還有一個7歲的女兒。
法晚記者了解到,去年範華培借債70多萬,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了7層樓房,每層面積接近180平方米,打算建好後出租。然而他沒想到,房子剛建好就接到了拆遷通知。
範華培表叔介紹,範華培家拆遷補償可拿到50萬元,但這距他花費的70萬元還差20萬,對他們家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他父親因此事心臟病發作住院,又花費了幾萬元,「日子火上加油,很難熬。」
5月10日下午,範華培外出回家發現家裡停電停水,情緒激動,隨後他拿著刀出了門。公開報導顯示,他看到路邊正在維修的鉤機,以為是鉤機司機斷了他家的電,在與其爭執過程中,用隨身攜帶的刀捅傷了鉤機司機。
隨後他又趕到老鴉陳街道辦事處,在辦事處遇到一熟人,兩人正在說話時又碰到了該辦事處常務副主任、拆遷辦副主任陳山。
他在跟陳山交涉拆遷一事過程中發生言語爭執,範華培掏出刀捅向陳山,致使陳山身中五刀身亡。然後範華培開車回到家中,遇到在他家門口回收空調的文志父子兩人。
他以為文志父子兩人是來回收他們家空調,攆文志父子兩人離開,文志父子和他發生爭吵,範華培拿出刀捅向兩人。
當天下午5點左右,範華培發了一條朋友圈,「人已殺,不要再救。我已活不了。」
目擊者稱範華培身中數槍
根據鄭州市公安局的通報,在制止行兇過程中,範華培叫囂威脅並開車衝撞,出警民警鳴槍警告無效,開槍將其擊斃。
中槍身亡後,範華培的屍體被帶走。多名目擊者稱,範華培身中數槍。
法晚記者在一段公開的視頻中看到,警方在擊斃範華培之前,其家人和村民紛紛向警方求情,請求警察不要開槍,他們去勸說範華培向警方投降,但求情未果,緊接著多聲槍聲響起,範華培倒在了家門口附近的車旁。
該村一位村民告訴法晚記者,警方在擊斃範華培之前,他已被包圍,不可能再傷害到其他人,並且他清楚自己殺了人,不能再活。
警察開槍前,他已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準備自殺,還沒來得及自殺,槍就響了。
有陌生人趕到靈前捐款
12日上午,法晚記者在範華培家看到,臨街的一間屋子裡搭建了一個簡易靈堂,門口白紙黑字寫著一幅輓聯。旁邊一個桌子上放著紙質捐款箱,還有一個本子上面寫著不同捐款人名字和金額。
在靈堂前,範華培的堂哥心情沉痛地對記者表示,現在什麼都不想說,等緩緩神處理完事情了才能接受採訪。
負責記錄捐款的村民介紹,從昨天到現在,村民自發陸續來捐款,還有不少外地和外省的人跑來捐款。很多人都是把錢直接投到捐款箱裡就走了,並不願留下名字和具體金額,僅有一小部分人,在他勸說下才留下名字和捐款金額。法晚記者在記錄捐款的本子上看到,最少的有50元,多的則有500元。
一位從附近村子趕來的李姓男子捐了300元後轉身就走,法晚記者追上去詢問。他推著電瓶車說:「我是看到報導後才知道這事,我們村子也快拆遷了。我能理解被拆遷的心情,誰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既然發生了,也只有這樣捐點錢表達一下心意。」
薛崗村一位和範華培要好的朋友馬先生告訴法晚記者,「他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被逼的沒辦法。現在這事一出,我們心裡很難過,所以大家紛紛自發到他家捐款,人雖然沒了,但心情我們還是要表達的。」
警方稱檢察機關將介入
法晚記者從範華培親屬處獲悉,昨天下午,當地政府通知他們把靈堂撤掉,不讓進行弔唁活動。此後,安保人員把去往範華培家中的路給警戒起來。一些前往弔唁捐款的群眾被攔在外面,無法靠近靈堂。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事件發生後,薛崗村拆遷工作已暫停。
事件發生後,網上傳出消息稱:「媒體扭曲事實,民警就沒有鳴槍警告,直接開槍打車門,範某因害怕躲進車裡,民警繼續開槍,照著前擋風玻璃連開兩槍。範某開車門出去,跑入過道。在擊斃過程中,特警開槍誤傷一名拆裝空調師傅,又開兩槍擊斃範某。其實範某砍死兩人,民警誤傷一人,擊斃一人。事實就是範某殺倆人,民警開槍擊斃兩人,共四人。」
針對此事,法晚記者今日上午與惠濟區宣傳部一張姓工作人員取得聯繫,對方稱:「因此事屬於刑事案件,目前警方正在調查中,所有結果得以警方的調查為準。」
鄭州市公安局宣傳處一工作人員對法晚記者表示:「不要相信網上的謠言,網上的都是非正規渠道消息。一切以我們警方首次發布的消息為準,因為我們這些都是客觀公正有證據的,對於開槍一事,檢察機關也會介入調查。」
本版文(除署名外)/記者 李明德
專家說法 需更重視被拆遷人權益保障
原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趙大光指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出臺具有重要意義,它的制定實施全面規範了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的活動和行為,其出臺和實施更加重視和尊重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保障與救濟,也明確了徵收補償的目的和性質。
趙大光建議,應當對徵收補償條例的實施進行評估,發揮司法審查的救濟和監督功能。
為何造成那麼多的釘子戶和強徵強拆問題?在今年年初北京大學召開的一場「《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五周年座談會」上,原國家土地管理局規劃司副司長鄭振源先生提出,主要是因為補償方案不能很好確定,當然這一方面是《條例》本身的疏漏,二則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造成強徵強拆。座談會上進一步從這兩個方面對《條例》提出未來改革的意見。
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吳少博曾代理過鄭州的某拆遷案,他認為,範華培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一種「過激」行為,但「過激」行為的背後有很多值得政府和社會各界反思的地方。
「河南鄭州拆遷事故確實比較多,我也代理過相關的案件,多是口頭傳達,僅僅是一種協議拆遷,但還經常拿著法律來框,就會引起一些村民的反抗情緒。」吳少博告訴《法制晚報》記者。
2011年以後,《國有土地徵補條例》出臺,要求按照市場價進行評估補償。
現在是不是都按照市場價進行評估補償?吳少博表示,「據我所了解,很多地方在談補償的時候基本都不參考《國有土地徵補條例》,甚至對村民的一些建築進行區別化的對待,比如建築的年代,80年代建的、90年代建的補償不一樣,還會根據每一家的人口多少進行安置。」
吳少博表示,從政府的角度講,必須依法行政,作為一個拆遷的行為和拆遷的主體,首先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據去拆遷,如果沒有這些依據,想推動拆遷是很難的。
「如果政府依法行政,對老百姓的補償也在法律規定的市場評估價範圍之內,我相信也許不會產生這麼過激的行為。」吳少博說。文/記者 溫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