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啥 小心是糖尿病

2021-01-19 三九養生堂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的疾病,要想控制其不惡化,要求患者患者必須有非常強的能力來管理自己的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卻又難以被發覺。那麼,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

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

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信號,如果沒有刻意去減肥,每個月的體重卻減少4至5公斤的話,這就說明身體肯定存在問題。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會促進血糖值上升,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無論吃多少食物,體內細胞都無法攝取葡萄糖,也就是說,體內積蓄的能量將被逐漸消耗,最終導致體重下降。

2.視力減退、視線模糊、眼睛易疲勞

國外某眼科醫學博士指出,糖尿病會對人體的視覺產生影響,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異常上升會導致眼球歪斜,進入眼睛的光線也會因此發生曲折,而視力減退、視線模糊等現象都與之存在關聯,長時間的慢性視線模糊,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3.傷口難以癒合

國外某醫學網站指出,高血糖會阻礙血液流通,延遲傷口癒合時間,甚至還可能損傷神經組織。

傷口的癒合需要充分的血液流通,否則將降低治癒能力,如果經常出現傷口血流不止等非正常現象,最好去往醫院接受診斷。

4.剛吃完飯就感覺餓

慢性空腹感是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狀之一。美國某糖尿病醫生表示,體內胰島素的機能失常會直接導致肌肉、脂肪以及其他組織器官的機能低下。

而這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器官就是胰腺,如果體內胰島素不斷升高,就會促使大腦時常產生空腹感。

5.慢性疲勞感、身體乏力

胰島素就好比身體的能量供應開關,如果胰島素分泌量不足,就相當於切斷了體內的能量供應,從而會產生疲勞感或者易疲勞的體質現象。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疲勞感並非糖尿病獨有的現象,例如癌症、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抑鬱症等也容易引發疲勞感,總體來說,疲勞是大病的主要徵兆之一。

6.足部出現麻痺或疼痛

如果足部出現麻痺或者疼痛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供血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糖尿病引發,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麻痺最先會始於足下,然後逐漸轉移至上半身。

而出現麻痺的原因大多在於糖尿病引發神經損傷,因此,足部出現麻痺或者疼痛是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一個典型危險信號。

7.夜間尿頻

對於夜間尿頻的人,也可能患有糖尿病,尤其是夜間小便頻率不斷增多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視。國外某醫師指出,如果體內血糖值上升,人體會本能的將其排除,進而導致小便次數增多,因此,尿頻也是患上糖尿病的信號之一。

8.喉嚨乾燥

這種現象與尿頻存在較大的關聯,因為頻繁排尿會導致身體缺水,進而導致喉嚨乾燥,不過喝水越多,尿頻次數也會隨之增多,這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9.皮膚乾燥、發癢

如果出現皮膚乾燥、發癢的情況,那麼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另外,脖子和腋下的皮膚發黑也可能是糖尿病所致。國外某醫學博士指出,皮膚類問題可能與血糖值低下以及尿頻導致身體脫水有關。

10.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一種真菌病,表面上看來,似乎與糖尿病沒有直接關聯,但實際卻是一個重要的徵兆表現,而且對象群體不僅包括女性群體,也包括男性群體。

念珠菌感染往往是以葡萄糖為觸媒,最初從溫暖潮溼的皮膚開始感染,並逐漸擴大感染範圍,而感染部位大多為生殖器,另外還有乳房下部以及指間,由於大多數女性都有過一次感染經歷,因此難以在糖尿病方面做出準確的判斷。

糖尿病的自我療法

加強認識

糖尿病病人需要了解和認識糖尿病,正確地對待糖尿病,有效地治療糖尿病。目前對糖尿病的診治滿不在乎的情況比較多見,這種病人常年不看 病,不查血糖,也不去注意併發症的情況,這種態度十分危險,往往要為這種「不在乎」而付出不可挽回的代價。

糖尿病教育也包括對社會、對糖尿病人及其家屬、 對醫務人員及對各級領導的宣傳教育,使他們積極行動起來,和糖尿病作鬥爭。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好的生活方式會讓你有率的遠離各種常見疾病,我們應該順應人體的生物鐘,做到早睡早起,這樣不僅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同樣可以讓你保持一天充沛的精力。

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主食方面經常吃一些粗糧,如蕎麥、豆類、糙米;副食則以蔬菜、瓜果為主,如苦瓜、大白 菜、西紅柿、黃瓜、蘋果等要常吃。在家有條件時,變三餐為4~5餐,這樣可降低餐後血糖高峰,有利於血糖平穩。每天進食總量也不能太少,因為缺少食物向前 推動,腸蠕動減少,易引起便秘。

適宜的運動

運動療法是利用體育鍛鍊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通過消耗血糖、脂肪來幫助患者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運動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 於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每天應從事「持之以恆,量力而行」的鍛鍊,進行l小時左右的運動。運動後最大心率為(220-年齡)的60%~85%為宜。有利於減肥、降糖、降壓、調脂、降低血粘度。選擇自己最適宜的運動,如遊泳鍛鍊法、慢跑鍛鍊法、散步鍛鍊法等等。但切忌高負荷運動,因為這樣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結語:通過文章的閱讀對於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有所了解一下吧。糖尿病病人需要了解和認識糖尿病,正確地對待糖尿病,有效地治療糖尿病。運動療法是利用體育鍛鍊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通過消耗血糖、脂肪來幫助患者降低血糖的有效方法。

相關焦點

  • 今天是世界衛生日,小心這10個徵兆預示糖尿病!
    今天是世界衛生日,小心這10個徵兆預示糖尿病!政務 今天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打敗糖尿病
  • 糖尿病早期的十大徵兆你都知道嗎?
    糖尿病是一種讓人既無奈,又難以治療的疾病,特別是老年患者。這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疾病。也是每年疾病當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有研究表明,25%的糖友發病後還不知道已經患病。專家提示,以下10個糖尿病徵兆應引起注意。
  • BMJ:如果你的狗子患上了糖尿病,那麼你也危險了
    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2億人患糖尿病,其中二型糖尿病佔到糖尿病發病率的90%,究其原因,大多與超重、肥胖和缺乏身體運動有關。眾所周知人會患有糖尿病,但很少有人知道寵物也會患有糖尿病,通常表現為口渴、多尿症和體重減輕等臨床症狀。
  • 如果你養的狗患上糖尿病,你也危險了!
    ,那麼狗也更容易患糖尿病;相對的,如果狗子患有糖尿病,那麼其主人患有2型糖尿病的概率會更大。在少部分確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男性居多,並且具有年齡大、受教育程度低等特點。在評估寵物患糖尿病風險時,研究人員綜合了之前的治療信息以及寵物的品種將這些寵物歸為低、中和高糖尿病組。
  • 身上若出現3個徵兆,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別不當回事!
    高血糖引發的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據了解,我國成人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10%,而且即使血糖檢測處於正常值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不少人的血糖數值是介乎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中間地帶,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在這個階段並不是疾病狀態,如果控制好,還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便很容易進展到患糖尿病。
  • 運動後洗澡會頭暈,可能你患了糖尿病?
    很多人在運動鍛鍊後都有馬上洗澡的習慣,當出現頭暈的狀態時,往往會認為是運動過度造成的,但也要警惕,這可能是因為你患了糖尿病。 因為糖尿病患者運動後洗熱水澡,會引起血糖驟降,繼而導致大腦和心臟供血不足,從而造成頭暈的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暈厥、心臟缺血等問題。
  •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2:45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Beatrice Kennedy團隊研究了貓狗和主人之間共患糖尿病的風險。
  •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1、足部麻木,有刺痛感在臨床,如果出現足部不適,有經驗的醫生都會先確認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如果,足部出現麻木,刺痛感,那這實際上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這些症狀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對四肢神經造成的損傷,一些人群也會出現夜晚腿部抽筋的情況,要警惕了!
  •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
    如果,足部出現麻木,刺痛感,那這實際上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 這些症狀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對四肢神經造成的損傷,一些人群也會出現夜晚腿部抽筋的情況,要警惕了!
  • 注意:嘴裡出現這個「標誌」,可能是患上糖尿病的第1個信號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代謝疾病,主要是由於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出現胰島素抵抗所導致,最為常見的類型是2型糖尿病,在我國,糖尿病影響著1億左右患者的健康,而需要注意的是,長期血糖升高,會導致你的身體出現各種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腎病、眼病,甚至是心臟病和腦梗。
  • 糖尿病病情加重的10大徵兆
    「三多一少」症狀從無到有、 由輕到重 「三多一少(口渴、多飲、多食及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狀,它的出現與血糖升高有關。「三多一少」症狀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血糖高低及病情輕重,「三多一少」症狀越明顯,表明患者糖代謝紊亂越嚴重。
  • 糖尿病足來臨前,腳部會有4個徵兆
    1、皮膚破潰糖尿病足又被人們稱為老爛腳,它會導致足部皮膚破潰。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近期腳部經常出現潰爛的傷口,且傷口癒合速度很慢,傷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都是糖尿病足的徵兆。這是因為血糖過高,損害到腳部的血管而造成的。
  • 身體出現這4大症狀,提示血糖高了,小心糖尿病來襲
    所以,很多人為了能延年益壽,平時會非常注重養生,以達到減少患上疾病的機率。但很多的時候還是避免不了生病。而在所有的疾病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糖尿病。想必很多人對於糖尿病並不會很陌生。我們都知道人患上糖尿病後,身體會有比較典型的症狀,但當這些症狀出現時,其實已經暗示糖尿病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此時治療已經算比較晚了。但其實在患上糖尿病的初期,身體也會有所提示,只要平時多留心觀察,就能及時發現。
  •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疼,可能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肌梗死...
    什麼是糖尿病肌梗死(DMI) 糖尿病肌梗死(DMI)是糖尿病的一種少見的微血管併發症,由Angervall等在1965年首次報導。 糖尿病肌梗死(DMI)的原因 目前糖尿病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血糖控制不佳合併有微血管病變和大血管病變為糖尿病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1.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導致血栓形成,進而觸發炎症反應,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及缺血壞死。
  • 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多高?《自然醫學》定義6種糖尿病前期亞型
    血脂異常的狀態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進一步升高。然而,當前對糖尿病前期的臨床定義並沒有反映出病理生理學的差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代謝軌跡。也就是說,糖尿病前期患者會不會發展成2型糖尿病是無法預測的。這項概念驗證研究表明,病理生理異質性存在於2型糖尿病診斷之前,並強調了一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沒有迅速發展為顯性2型糖尿病的情況下增加併發症風險的可能。在這項涵蓋25年的研究數據和899名個體的分析中,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共同的生物標誌物對確定了這6種亞型。這些標誌物包括血糖水平、肝臟脂肪、體脂肪分布、血脂水平和遺傳風險。
  • 糖尿病可能有8種症狀,預防的9點要記牢
    雖然糖尿病的紀錄橫跨千年,但其病因與治療方法卻是近代的產物,人類在1900年左右發現糖尿病與胰島素有關,而歷史上第一位經胰島素注射法成功救活的糖尿病患者則出現在1922年。在這之前,糖尿病一直是個不治之症。糖尿病是一項慢性代謝性疾病,除了「三多一少」的症狀外,其併發症才是最令人擔心的地方。
  • 【健康微課堂】手足麻痛難以忍受,小心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盯上...
    趙大叔是一位患糖尿病十餘年的「資深糖友」。近期,他總是感覺手腳發麻,有時感覺像穿著厚厚的襪子,有時感覺像螞蟻在手腳上爬,慢慢地開始出現手足指端刺痛,晚上睡覺前症狀更加明顯。手足的麻木疼痛「奪走」了趙大叔的良好睡眠,導致體重快速下降了30斤,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響。
  • 身體出現這三個徵兆,或是糖尿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警告,不要忽視
    急性併發症一般發病非常快,只能及時治療,而慢性併發症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有徵兆,只是我們沒有注意而已。為了防治慢性併發症,當身體出現這三個徵兆時我們一定要注意。1.尤其是腳部出現輕微麻木、對疼痛感、溫度感覺減弱時,非常可能是糖尿病足部併發症的徵兆。所以出現足癬時,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不但要注意抗真菌感染,還需要監測血糖,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要不然分分鐘糖尿病足就會找上你。2.
  • 幾天時間雙腳碳化、潰爛,早期出現這幾種症狀,可能是糖尿病足
    一位56歲長期患糖尿病的老漢,年前還好好的,過了元旦,突然雙腳變黑,接連幾天雙腳開始潰爛,且不斷蔓延,兩個月時間已經蔓延至腳踝、小腿部。由於長期糖尿病,對腎臟損傷比較嚴重,做過腎透析,所以沒辦法截肢,只能一天天看著雙腳的碳化與創面蔓延。
  • 患上糖尿病,還在吸菸?這2個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儘早戒菸
    吸菸早已被認為是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吸菸與糖尿病的關係其實也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吸菸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在一項對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發現,每天吸菸超過30支的被測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菸者大4倍。吸菸不僅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對於已經患糖尿病的病友來說,更是百害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