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瑞:帶領鄉親「啄」開致富的大門
思前想後,她決定選擇養雞這條路來致富。2008年10月,李瑞將打工掙來的7萬多元積蓄全部拿出來,建起了600平方米的養雞場,購買了2萬隻小雞。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規模化養殖,單靠傳統的「土辦法」是行不通的。眼看著小雞慢慢長大,卻發生了雞瘟,2萬隻雞無一存活。至今,李瑞的父親李有明仍記憶猶新,2008年12月,李瑞看到雞圈裡的雞一隻不剩後,把自己整整在家裡關了兩天。
-
「雞司令」走上致富路
肖志民樂呵呵地說:「養雞是一條致富路,不僅自己脫貧摘了帽。還可帶領周邊村民奔小康。」據悉:他今年養雞18000隻,收入40萬元。並帶領周邊5戶村民養雞致富,奔向小康路。村民都稱他為「雞司令」。肖志明與妻子以養雞為樂,每天忙碌在雞圈裡,為雞籌辦「美食」,早、中、晚餐時,只要他們一聲音吆喝,成百上千隻雞迅速向他們聚攏,爭先恐後,十分擁擠在地上爭著覓食。
-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玉泉區:養殖「扶貧雞」踏上致富路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跑步雞」帶動村民跑出致富路
「我家有一個養雞場,我深知養雞不易,好不容易等雞苗長大出籠,還要面臨銷售問題,一般的都會有『中間商賺差價』,像今年遇到疫情,銷路更成問題。」郭晨可一直想打造一個電商平臺,可以直接從養殖戶手中把雞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跑步雞」項目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
粵讀OS進階18:雞啄唔斷煲電話粥
我有個朋友好鍾意「煲電話粥」,無論幾小一件事,只要同佢嘅好姊妹傾起電話,兩個人就會「雞啄唔斷」,「煲粥」煲成個鐘! 煲電話粥,其實係源於廣東話「煲粥」,「煲」係一種長時間嘅烹飪方法,好似廣東嘅老火靚湯就係煲出嚟噶啦!所以「煲電話粥」就係指傾電話嘅時間好長,好似「煲粥」咁耐:「我從來唔煲電話粥,因為對耳仔唔好。」
-
梅山人物|楊忠:養生態「音樂」雞,成致富「帶頭人」
在新化縣槎溪鎮楊家邊村高椅山生態養殖場,走近一看,就有人在油茶樹上採摘黑黝黝的油茶,在油茶樹下,隨處可見一群群土雞在刨土、啄蟲。「我們不僅和幾個合伙人一起在山上種了油茶、果樹,也承包了魚塘,還養了生態「音樂」雞,前期投入了200多萬元。
-
魯山縣林海珠:餵養「山地跑雞」走上脫貧致富路
「目前『山地跑雞』大大小小還有8000多隻,大約值40多萬元吧。」雞場主人林海珠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今年56歲的林海珠,家裡只有老伴兩人,以前在溫州一家工廠務工,日子過得還可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他因患病作了手術,花光了家裡的所有積蓄不說,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出嫁的女兒雖然不時接濟娘家,但也是杯水車薪。
-
...抓住「雞」遇 勇闖致富路︱三穗縣雪洞鎮界牌村致富帶頭人楊志滔
冬天的清晨,晶瑩的露珠掛在林間的樹梢上,濃霧持久未消散,我站在高坡上的林下養雞基地裡,一陣陣寒風吹來略有些刺骨,但是望著這片「致富路」,我的心裡卻暖意十足。2010年我決定返鄉創業,最開始做鋁合金生意,副業養了雞,因行情不好生意慘敗,副業養的雞也因一場雞瘟死了2000多隻,所有的努力都打了水漂。本來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這一次的遭遇,也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失敗的經驗教訓,家人和村幹部也在不斷鼓勵我重新振作起來。當年,村幹部幫忙我申請特惠袋5萬,讓我重新鼓起勇氣再創業一次。
-
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
新華社瀋陽6月26日電題:小玫瑰開出致富「花路」新華社記者於也童、李宇佳「這批花再有三四天就能成了,到時候希望賣個好價錢。」「用時髦的話說,玫瑰讓我們一家走上了致富『花路』。」瀋陽市遼中區種植玫瑰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所產玫瑰花色鮮豔、花姿優美、香氣濃鬱。張大娘一家所在的六間房鎮正是遼中玫瑰的主產地。從最初簡單的「支部+農戶」經營模式,到現在的「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經營模式,六間房鎮的玫瑰花產業正不斷發展壯大。
-
祥雲桂花亭村:一條鄉村路,打開致富門!
一條公路改變一個村莊,一條公路帶動一項產業,一條公路致富一方百姓。桂花亭村地處雲南驛鎮西南部,距離鎮人民政府駐地22.7公裡,距縣城43公裡,平均海撥2350米,因複雜的地理環境導致交通發展緩慢。桂花亭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優質的農產品,深受大家喜愛,過去因交通運輸問題難以外銷。
-
火星邊跑邊雞啄米似的點頭,地球也一樣,原因還不完全明了
如果在地球的自轉軸上裝上一個雞頭,你在太空裡觀察就會發現,地球一邊跑,一邊還在不斷地點頭,就像雞啄米一樣,是不是很好玩呢?難以解釋的火星雞啄米不僅地球,火星也會雞啄米!地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剛體,所以錢德勒擺動也會因地球內部的非完全彈性而逐漸變慢,最終在約68年的時間裡消失而不再搖頭晃腦雞啄米。正是因為地球高度活躍的性質,錢德勒擺動才得以不斷激發,讓地球在經歷了早就已經數不清的無數個68年後,依然在太空裡一邊跑路一邊點頭。
-
慢新聞|蹦著走的「山雞哥」 蹦噠出一條致富路
今日,記者從雲陽縣政府獲悉,當地有位「山雞哥」靠勤勞「蹦」出了一條致富路。他就是今年65歲的梁尚直。▲他是蹦著走的養雞人蹦著走的養雞人近日,「山雞哥」的致富故事在雲陽縣當地傳開,被人們傳為佳話。由此,梁尚直走上了依靠勤勞來脫貧致富的路。▲通過多方引導幫扶,梁尚直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住房改成保溫室養雞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記者了解到,梁尚直剛開始養雞時,因缺乏技術,200隻雞死掉了一半。
-
肥西銘傳鄉:鋪就民生路 敲開致富門
10月10日上午,筆者走進肥西縣銘傳鄉,映入眼帘的是寬闊的柏油路,來來往往的行人和熙熙攘攘的鬧市,談到這些年的生活變化,當地的老百姓表示首先要為現在村村通、組組到,四通八達的民生路點讚。
-
平涼市崆峒區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每日甘肅網5月22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的路坑窪不平,有些地方連架子車都拉不動,甚至有半米深的溝。每年收莊稼的時候,動不動就人仰馬翻。
-
激活「潛力板」 廣開致富路
而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村民有期待,發展卻沒思路、致富沒抓手。困局如何破解?村委會牆上的兩張土地規劃圖,揭示出水西村的脫貧「密碼」。這兩張規劃圖,一張「支離破碎」,一戶多塊土地,丟荒嚴重;一張「渾然一體」,自留耕作區、機動耕作區、發展經濟種植區一目了然。兩張圖,記錄下農村綜合改革前後對比。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打開雞籠,楊英義的妻子,先是簡單地給雞餵了點玉米,然後將雞趕上山散養。雖然肢體殘疾,但不影響她做這些工作。和妻子分工不同,楊英義騎上電動三輪車出門了,他要挨家挨戶地去給客戶送預定的雞蛋和土雞。晨曦微露,夫婦倆簡單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
-
養雞技術|產蛋雞啄癖和破蛋的原因及措施
一、蛋雞 啄癖的發生及預防1、發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與品種有關,如輕型蛋雞具有神經質,比其他蛋雞品種更易產生;飼槽、飲水器不足,停餵時間過長,飼養密度過大,舍內光線過強,營養和礦物質缺乏,纖維素不足等都可能誘發啄癖
-
禽類貴族,養殖它可以為您啄開致富的大門!
禽類貴族珍珠雞的養殖時近幾年養雞行業中新興起的一種品種,它和普通雞的區別在於它的長相比普通雞好看,其次就是體積要大很多,最後當然就是營養價值更高咯
-
(走進烏蘭察布)北京油雞,成了貧困戶的致富「金雞」
讓貧困戶進入產業化利益鏈走進繡華山莊油雞產業養殖基地,整齊的廠房、整潔的飼料,全程監控和記錄的現代化生產過程令人眼前一亮。無論在基地的育雛區、成年雞休息區,還是在貧困戶院子裡、雞舍裡,都沒有任何雞糞味,取而代之的是散發著清香的牧草味道。這是因為採用了北京市科委提供的除臭除味現代化養殖工藝。
-
一條旅遊環線 打通藏寨致富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9月7日,從丹巴縣城驅車向北,沿著蜿蜒的成華路行駛便來到甲居藏寨,一幢幢紅白黃相間、有如碉堡一般的房子呈現在眼前。 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綿延,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林間。